返回9.苏州(四)(1 / 1)山顶的清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态正常的姚善还是显示出了大局观,对时局的推断和朱允炆的判断基本相符,要知道朱允炆可是穿越者,对后续的发展,熟知历史的他,当然了解。而姚善只是根据有限信息,就有这样的推断,有做宰相的潜质。

“各府人的撤离比较麻烦,重点是人的动员,一旦行动开始,反而比较简单,苏州到杭州三百里路,几日就看能到达。”姚善望着朱允炆,对刚才的陈述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朱允炆沉思良久,下了最后的决心,随后发出一连串的命令。

“派快船,走海陆去山东,加双保险,再次联络,铁铉部不容有失。”

铁铉是目前为止朱允炆手里军事统帅能力最强之人,除了庸盛,廖平,其它人都是军事上的二把刀。他的部队多次和朱棣交手,相对其它几部来说,战斗力是最强的。山东的地理位置又是最远,朱允炆当然要加一份保险。

“即刻通知盛庸,务必于明日到达太仓卫,并以盛庸为前军总兵,镇海,金山两卫,人员,船只都归其统辖,通知镇海,太仓卫官兵家眷即刻向浏家港转移,以梁良玉为政治委......哦,不,行政委员,协助盛庸,并尽快完成部队的整顿。”

“陛下,何为行政委员。”向前一步的梁良玉一脸懵逼。

“孟子云,为民父母,行政也,军中行政委员当为管理内部事务,如官兵的思想教育,军功,军阶评定......。”

“当然,此番主要任务便是动员官兵及其家眷出海。官阶品级和总兵同列。”

朱允炆要建立新体制,他借鉴了人民军队的二元领导体制,在革命战争时期,无论面对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危险的环境,这种体制都能保证革命军队对党的忠诚,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有为人士,怎能放着这么先进的制度不用呢,那才叫白穿越了。

追随他逃亡的大臣们,忠心是勿用质疑的。但这些人长期呆在中枢朝廷,务虚工作比较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以后很难胜任一方主官,现在也是难得的锻炼培养他们的机会。

听完朱允炆的介绍,梁良玉顿露兴奋之色,心中暗喜:“这不就是监军吗?皇上还是很器重他的!”

看到梁良玉的兴奋的表情,担心这些人下部队后,就像明朝的监军一样胡乱插手军队的战斗指挥,所以又详细的界定了行政委员的权责:战争时期总兵为第一责任人,行政委员为第二责任人,和平时期反之,两个职位虽然工作重心不一样,但责任是一样的。需要两人相互配合,不能互相拆台,否则出了事那么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又看了看廖平,接着说道:“委任廖平为后勤总兵官,行政委员.......。”

朱允炆话没有讲完,剩下的的人都露出了希冀的眼神,脚步都微微向前移动了一下。

朱允炆心中高兴,“嗯!看来士气可嘉。!”又琢磨了一下会,这活还是让御史们去干。于是又任命叶希贤为行政委员,同廖平搭班子,前去接管太仓卫,负责转移粮食物资。

朱允炆依据姚善的介绍,也认可了他对‘关胜’的评价。这是一员猛将,能冲能打,是后卫的最佳人选。

于是以关胜为后军总兵,牛景先为行政委员。统领苏州卫,同时在流民中招募士卒,争取将部队扩编到一万人。作为全军后卫,警戒镇江方向来敌。

随后的任命就简单了。

委任王资为安全局总管,史彬为行政委员。整合各地锦衣卫,并向已控制地区派出内务人员,暗地里监视可能的反叛分子,保证各地安稳,为安全撤离创造一个短期的窗口。

这个安排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非常有用。几天后,宁波知府王琎就遇到了同姚善类似的事件,正是安全部门的及时出手,才拯救了这位能人。

王琎虽是科举出身,但是出仕后一直为朝廷督造船只,对各种造船法式,组织生产的协调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术型官员。他日后为造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委任王叔英为左路军总兵,梁中节行政政委员,并立刻南下联络王淑英。尽快控制杭州,绍兴,宁波。

委任陈彦回为右路军总兵,金焦为行政委员,其部到达杭州后勿要停留,进一步南下台州,温州。

一口气连下七道命令,总算是将军事方面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这种临时安排将有助于提高行动效率,但执行起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考验各个新鲜出炉的主官的智慧了。

身边就留下两技术官员王之臣,王钺,及贴身护卫程济,秘书杨应能,勤务员太监吴亮。

最后对姚善说:“我予拜姚卿为总理,统筹管理所有民政事物务。卿的任务最为艰巨,望不要推脱。”

“必不负所托!”姚善郑重允诺,君臣相视一笑。

朱允炆又强调了几个基本原则是:“对于官绅,地主,商人,平民,是否出海,不必强求,以自愿为主。”

这其实也是朱允炆一石两鸟之计。留下这些不同心的人,他们会成为朱棣心中的一根刺,朱棣可能会这么认为:“你们为什么不跑路?姚善为何善待你们?你们是如何保全的财产的?难道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人能否逃脱朱棣的猜忌,就不管他的事了。而且官绅,地主阶级是封建制度中最顽固,最保守的一批人,即使他们移民美洲,也必将成为将来改革中最大的阻力。所以他们对于朱允炆来讲是无足轻重的群体。

反而下层人中的军户,匠户,商人,流民,这个群体是必须争取的,他们是无产着者,具有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革命的潜质,将来是新制度的受益者,是朱允炆最牢靠的盟友。

同时要控制手中所有府库的资金,武器装备。

强行扣押往来的海船,通过赎买方式取得海船的所有权。市面上的丝绸,布匹,瓷器,铁条要加大采办购力度。金银对于他们来说已无多少用处,能花光最好,美洲土地上多的是......。

“父亲,我还有几点要补充。”眼见着会议就要结束了,朱文奎认为的几个重要问题还没有安排,于是站起来阻止了众人的散会。

“种子,种子,种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朱文奎解释一下原因。亚洲大陆的很多植物美洲没有,比如蔬菜,粮食,中药材等等。再比如桑树,竹子。朱文奎不懂植物学的也不知道如何种植?尤其是竹子,六十年才开花结果,种子比较稀少,是否能搜寻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