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仙君道:“牛兄所言甚是,当日夏玄对我们两家的突然袭击,使我们两家损失惨重,无数儿郎殒命,但是,自打我们两家有了准备之后,他便再无机会偷袭。
他现在除了用阴谋诡计来逼反我们两家之外,别无它法。
而我们两家却可以好整以暇地等待时机,所以现在是情况是他们比我们着急多了。”
牛二郎道:“黄伯父说得对,现在最着急的是他们,我们两家,最多有人说我们冷血,自家子侄被杀戮数千都无动于衷。”
“所以你们就安排了朱老七一事?”黄科隆问道。
“朱老七只是一个偶然,他们本是我们牛家的家奴,大郎以前把他们撒出去,就是为了留下一些暗桩,后来大郎殒命之后,朱老七等人感念大郎对他的好,所以自发要为大郎报仇,我也拦不住。”牛二郎回答道。
黄科隆道:“如今既然事也如此,我们两家也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了,再这样互相猜疑,恐怕不是好事。”
牛二郎道:“二郎有句实话要说,如今是多事之秋,两家联合起事,恐怕走漏消息,我的建议是两家各自准备,如有行动前半个时辰通报对方。”
黄科隆有些愠怒
“二郎叔这是信不过黄家?”
“不是信不过,而是多一个保障,如果牛家先举事失败,还有黄家,相反也是这样,不知黄伯父以为如何。”
黄仙君点头道:“也好,多一份保障也是好的,从今天开始,我们两家各自准备,只要机会到了,即可先行行动。”
说完又说了一会闲话后各自散去。
醉仙楼,熙熙攘攘的来客热闹非凡,胡思赖坐在二楼的一个包间里,从中午开始,已经整整等了两个时辰,站在他旁边侍候的老伙计,脸上都有些怨色了。
茶叶换了两回,已经泡成了白水,胡思赖还没有等到明月社的人。
胡思赖很有些不耐烦了,他一口喝完茶杯里的茶水,站起身来。
“看来这明月社也是一些胆小如鼠的家伙,连来见一面的胆子都没有。”
说完就要出门离开。
老伙计道:“客官,谁说明月社的全是鼠辈,我这不是来了很久了吗?”
胡思赖笑道:“没想到居然是你。”
老伙计道“能侍候胡爷吃饭,是我的荣幸。”
胡思赖关上门,走回桌子边坐下道:“我们是边吃边聊呢还是我吃你侍候着聊?”
老伙计拍拍肩上的抹布道:“你请我喝酒,那就喝着聊吧!”
胡思赖点点头道:“你们明月社的人真是很奇怪,馄饨摊,老伙计,你们除了杀人,还对吃的很有研究啊。”
老伙计笑道:“老夫明月社的副社长江秋月。”
酒菜上来后,两人落座后各自喝了三杯酒,这才放下杯子。
“你就这么想娶易秋秋做老婆?”
“什么易秋秋?”
“也就是张寡妇,本名易秋秋,你不会连她的真名都不知道吧?”
“确实不知,但是她现在已经是我老婆了?”
“你知道娶她的代价有多大吗?”
“知道啊,十万金花而已,我已经备齐了,你们可以随时来拿走。”
“谁给你说的十万金花?”
“我上司夏县尉。”
“夏县尉就这么自负?”
胡思奶笑道:“我家大人说了,如果明月社不想要这十万金花,那就算了。”
江秋月虽然很生气,但是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
“如果我们不答应呢?”
“我家大人说了,如果明月社不答应,那就把我们这一家人给明月社送回去,任凭明月社处置。”
“他就这么吃定了我们?”
“我家大人又说了,是明月社先派人要来杀他,他只是活捉了一个杀手,顺手把这个杀手送给自己的兄弟做老婆,而且还给明月社准备了十万金花的聘礼。
我家大人还让我代问江社长,天下还能找到多少个这样讲理的官员,。
最后我家大人还说,如果明月社同意了这段婚事,以后和苍鹜县就是亲家,大家有什么事可以互助,还可以互通有无。”
江秋月思考了很久,胡思赖边喝茶边耐心等待。
“告诉你家大人,十万聘礼拿过来,明月社也会准备十万嫁妆,另外,我们社里喜欢吃牛肉,再准备二十头牛过来。
但是明月社有一个要求,易秋秋得明媒正娶,所以你们苍鹜县得八抬大轿到明月社来娶亲。”
胡思赖笑道:“你的意思得把易秋秋还给你们明月社?”
“对!”
“好!”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江秋月一抱拳。
“见过夏玄县尉。”
胡思赖一抱拳。
“见过江秋明社长”
江秋明道:“江秋月与我是一母双生的双胞胎兄弟,夏县尉是怎么发现我不是江秋月的?”
夏玄扯掉脸上的蜜胶扔到墙角
“江社长又是何时发现我不是胡思赖的?”
江秋明道:“如果夏大人变幻成胡思赖的模样,一见面我就可以看出来,毕竟在我们这种老仙棍的眼里,幻化就是雕虫小技。
但是夏大人用蜜胶做了假脸,开始还真是蒙住了我,只是后来我发现大人说话的气势,绝非一个县衙班头的派头,所以思考了一下,对这事最上心的,除了胡思赖外,就是夏县尉了。”
夏玄点点头道:“秋明兄高见,佩服佩服,小弟判断你是秋明社长,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只是觉得明月社刺杀县尉这事既然失败了,社长怎么也应该出来解决这个事情。”
两人说完又哈哈大笑了一阵。
两人喝光了三坛酒,雅间的气氛就变得热烈了。
“夏兄弟,老哥问你一个问题,现在牛家和黄家都恨不得食你的肉,你就不担心某天突然出现刀剑往你身上递过来?”
“谢谢秋明兄关心,今天与你一见如故,兄弟就说实话,我是巴不得他们两家出面来对付我。”
“这么说兄弟胃口不小啊。”
夏玄摇摇头道:“哪里是我的胃口大,是郡里的大人们胃口大,黄家或者牛家如果不思悔改,还要继续我行我素,可能就正好顺了两边的心愿。”
“这么说你就算一个背锅的人?”
“无所谓了,锅背多了也就不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