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时醒时睡的在学校医院里躺了两天多,在护士们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跟自己同样症状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但都是本科生。
这些本科生都来自于法证学院。
医生们经过多方的问讯,发现包括伊莎贝拉这些学生都是去过大学城法院的人。
所以这的确是一桩聚集性的流感事件。
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出现流感,他们已经见怪不怪。
流感,多大点事儿嘛!
伊莎贝拉心想。
等等,这个世界的医疗技术……得流感极有可能会死人!
伊莎贝拉平时自诩为免疫力不错,没想到却是第一个发病的人。
所以,整个大学城都进入了熏药草、洒烧酒的流感时期流程,学校也宣布放一个星期的假。
本科一年级的新生们对此感到难以言喻:开学第四天就放假,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鬼魂们不敢进入医院里来,即便他们已经死了,仍然有好生之德,他们进入医院万一接触到了身体很虚弱的病人,会让他们当场过世。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伊莎贝拉烧也退了,人也有精神了。但是她还是不能走出医院——除非能够证明她完全康复了。
她索性帮助医生和护士们干起了活:帮病人们洗涤衣服、给学姐们擦脸换退烧的帕子、给没有力气独自就餐的病人吃饭。
最开始没有人敢让她干这种活,可是她自己再三坚持、态度极其坚决,没有任何人能拗得过她。
别人以为她新鲜劲过去了就不会做了,但是她却一直都在做,从每天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看到有什么事情要帮助就会去做,勤快地如同护士一般。
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非常着急的家长坚持要把自己生病的孩子带回去,而学校医院的医生为了能够控制住流感的传染范围,坚决反对家长把孩子接走。
爱子心切的家长们认为学校的人是想把自家孩子留住,等到他们病死之后死无对证。
这个时候,伊莎贝拉都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且态度非常坚决,让他们把孩子留下。
皇帝和首相都没有说把自家孩子接走,他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伊莎贝拉一个人力量根本就不够,摁住葫芦浮起瓢!
还是有一些的学生被家长给带走了。
皇帝知道此事之后,对此采取了强制措施:外面的家长可以带着物资和药品进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是里面的人一个都不准出来!
原来那些被家长接回去的学生则被和其他生病的市民一起集体隔离起来了。
伊莎贝拉看到医生和护士们戴的要么是面纱一样的头罩,要么是像面具一样的塞了棉花的面罩。
她从请人帮自己找来了一些轻薄的棉纱,亲手教大家做12层的面纱口罩。
她以前教过卡罗兰领地的人做这个东西对抗流感,现在居然在这个地方还要教一次!
当然,也有一些本来就从卡罗兰领地来的家长和支援医生本来就会做这一个棉纱口罩,在进入大学城之前就准备了很多。
伊莎贝拉这一切行动本意只是为了让自己有点事情做,不要像咸鱼一样没事干。
可没想到,居然让京城百姓们对皇室的好感度上升了一个台阶!
他们称伊莎贝拉为“人间天使”,伊莎贝拉感到非常的肉麻——我只是做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干嘛要把我捧那么高?
有这心情你们多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不好吗?
各种溢美之词流传在京城之中,伊莎贝拉心里非常麻木:
这些人可真是够行的,当前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抗这次流感吗?
她现在又不方便号召百姓们用自己的力量彼此互助——她又不是皇室的代言人,活干多了有名声没功劳,话说多了可就有过失了。
皇后发动自己的朋友们大力捐助各种防疫所需的物资捐给隔离医治点,并且戴着安妮·瓦莱利女士介绍的面纱口罩去慰问了所有的收治点。
帕特尔城的平民百姓们头次真心实意的承认:这个来自合亚兰帝国的外国公主的确是自己国家的皇后。
为了防止疾病传染给自己的孩子,皇后一直都没有回宫。
在慰问完所有城内的收治点之后,她去了大学城。
她在大学城内见到了正在帮忙用开水沸煮患者用过的饮食器皿的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对她说:“我这道工序叫做消毒,可以杀死附着在这些器物表面的病菌。”
她把自己手里的事情交给别人代劳,去陪自己的母亲。
已被关在大学城里九天的伊莎贝拉问皇后:“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京城内状况比较严重,虽然是控制住了,但是集中收治点死亡的人加起来也过千了。”皇后想到自己见过的那些死人,不禁颜色暗淡:“孩子失去父母、父母失去孩子……不知又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唉……”
皇后搂着伊莎贝拉,说:“幸好你这次康复的很快,你可知道我收到你得病的消息,急得连觉都睡不着!”
伊莎贝拉说:“我发现大学城里的患者,年龄越小恢复的好像越快,死去的都是50岁以上的居民。我是占了年龄的便宜。”
“你呀,这运气真不怎么样,半年两次瘟疫都到了你身上。”皇后拍着自己女儿的背:“等你假期里,一定要把你送去修道院修行,让你积一些福泽。
还有哇,每次祈祷的时候你应该更虔诚一些、每次听布道的时候也应当认真一些~”
“我知道,我一直都很认真的啦!”伊莎贝拉笑着说:“但我觉得在这之外,积善行德才是最重要的。”
皇后说:“你就是这样一种善良的孩子,所以你两次遭受瘟疫都可以保全己身。”
伊莎贝拉顽皮地说:“您别总是说我,在这种情况下,您还是别到处乱跑,如果您病了,我还要担心您呢。”
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皇后感到十分温暖:“你这小家伙,居然关心起我来了,毕竟是年龄大一点,也更懂事些,完全不像那几个小子!”
果然女儿才是小棉袄啊!
“真是辛苦您了呢,”伊莎贝拉想到现在的时况,不禁又开始皮起来:“您这么一番动作下来,黎明百姓们几乎要把‘皇恩浩荡’写在额头上了呢?”
“这话也能随便说?”皇后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尤其、千万别当着皇帝的面说。”
这丫头大大咧咧的性格像了谁啊?
竟有人敢这么间接的讽刺皇帝光取得名声不干活!幸好是自家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