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份,13号鸭终于培育成功,只要一个月就能出栏,肠胃大,消化快,对蝗虫情有独钟,产蛋量不错,成活率也高。
唯一的缺点是鸭肉比较柴,还有些腥,味道不大好。
但青化县百姓一年到头来都吃不上一回肉,13号鸭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就将13号鸭命名为绿头白尾鸭吧!”
吕易看着眼前一大群绿头白尾鸭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了13号鸭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鸡和鹅的培育就要轻松不少了。
很快6号鸡和9号鹅就培训成功了。
6号鸡被命名为黑冠白羽鸡,生长周期短,产蛋高,食量也大,唯一的缺点就是公鸡无法打鸣,不能给人报晓。
鹅是吕易和哆啦梦专注的重点,毕竟鹅是食量要比鸡鸭大很多。
9号鹅食量大,消化快,但是产蛋量和生长周期要略微比绿头白尾鸭和黑冠白羽鸡逊色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比普通鹅类要凶一点,喜欢撵着人追,加上羽翼是黄色,所以被命名为黄翅平头鹅。
哆啦梦感慨道:“没有十全十美的生物,黑冠白玉鸡、绿头白尾鸭、黄翅平头鹅这三种禽类虽然有缺点,但是用来对付蝗虫就足够了。”。
吕易笑道:“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将它们培育出来已经很可以了,接下来就是要建设孵化厂了。”
已经成年禽类不好直接卖给青化县百姓,价格贵,穷人买不起,只能卖他们的幼苗。
此次售卖幼禽还是由官府出面,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增强薛武在青化县百姓中的地位,提高其威望。
将来一旦天下大乱,百姓们要是无条件相信官府,无论是征兵还是征徭役都变得简单很多。
毕竟青化县也是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县,潜力不容小觑。
除了黑冠白玉鸡、绿头白尾鸭、黄翅平头鹅三种禽类,一些昆虫也培育成功,以蜘蛛为多。
尤其是一种叫铁丝蛛的,蛛丝坚韧,结出来的蛛网很大,都能网住麻雀了。
当然,为了确保培育出的新型昆虫破坏当地生物平衡,大肆繁殖,造成严重危害,吕易在培育的时候就留了一手。
这些昆虫的繁殖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五六代后,甚至不能产卵。
除了昆虫,还培育出一些鸟类,专食蝗虫。
昆虫和鸟类不需要经过百姓之手,吕易等它们大量繁殖之后直接投放道青化县境内。
六月,青化县,大石镇。
“亭长老爷,这鸡苗、鸭苗、鹅苗真的就那么便宜吗?”
一位面目黝黑的农民有些不敢相信,小鸡一文钱两只,小鸭一文钱一只,小鹅两文钱一只,实在是太便宜了,鸡蛋都要一文钱一个呢!
亭长大声对下方的众人说道:“那当然,传说这鸡鸭鹅的幼苗都是薛县令高价从外县重金购买的,专门为了对付蝗虫,不然价格也不会这么低,不瞒你们说,我家里都买了几百只了!”
“给我来五十只鸡,三十只鸭,十五只鹅!”
“别跟我抢!这五十只黄翅平头鹅是我的!”
“你都已经买了一百只了,还买?好歹给我留一只啊!”
“我乐意,亭长又没说限购!”
周围的百姓纷纷抢购起来。
之前挖丰饶渠河的时候河,只管饭不管工钱。
后来吕易为加快工程,让薛武颁布一条法令,凡是工作五个时辰后,每工作一个时辰给十文钱,也就是加班费。
上限是两个小时,二十文钱已经是高薪了,基本上所有的百姓都曾加过班。
再加上这两年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每个家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余钱。
跟上次“零利息借贷法”不一样,此次没有限制购买人群,一些富户、地主乡绅也能享受价格优惠待遇。
因为只有买的人多,才能有更多的鸡鸭鹅去吃蝗虫,消灭蝗群,所以就没有限制富人购买。
山水图里,吕易和哆啦梦把陆香寒,还有肥鲶鱼黑奎都暂时叫来帮忙。
还好黑冠白玉鸡、绿头白尾鸭、黄翅平头鹅的生长周期快,产蛋量高,再加上山水图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一点五倍,所以产能还能跟得上县城和六镇百姓的购买速度。
李二狗是白渔镇乡民,从小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双亲也在洪水期间饿死了,自己好不容易才在三十岁的时候取上妻子。
仙种刚出来的时候,他有幸领了一些红薯种子,红薯成熟后收获了八石红薯。
八石红薯!李二狗这辈子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粮食。
本以为要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哪知道未来要大旱五年。
幸好有土地神提供挖渠法器,官府提供粮食,全家这才活了过来。
挖渠期间,李二狗勤劳能干,等一天挖渠工作结束后,他每天加班两个时辰,赚取那20文加班费,一年半下来,家里都有一两银子了。
再加上官府租借的两亩田,每年只要给四分之一的粮食,家里粮食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年初的时候,李二狗把住的破茅草屋给拆了,重新给砌了一间青砖大房。
“娘子,快来看,我买了一些鸡鸭的幼苗!”
李二狗兴冲冲的拿了六十只幼苗回来。
李王氏,也就是李二狗的妻子,惊讶道:“这么多小鸡小鸭,得花不少钱吧?”
“不贵,不贵,加起来也就五十文!”李二狗兴奋道。
李王氏捂住嘴吃了一惊:“这么便宜?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李二狗笑道:“这些都是薛县令从外县重金购来治蝗虫的,成活率高,长得快,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李王氏松了一口气,同样笑道:“薛县令可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前两年没有官府提供粮食我们早就饿死了,他老人家说的话自然是正确的!”
“要不是家里的钱都花在砌房上面,我还想多买一点呢!”李二狗感到有些可惜。
“你呀就知足吧,家里就你我二人,再买多一年也养不过来!”
李王氏看着面前可爱的鸡鸭,笑的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