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鹤幸的年味很浓。
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贴着红对联,每个人的脸都挂着过年独有的喜庆笑容。
老人家喜欢团圆,年轻人喜欢放假,小孩子喜欢热闹……个个欢天喜地。
徐一心穿着民族风红大衣和红短靴,顶着一头小彩辫,少数民族少女感满满。
她与一头黑长直的徐一意站在一起,除了面相之外,完全不像亲姐妹。
徐一行给两个姐姐剥核桃吃。
徐爷爷徐奶奶就在一旁看电视。
徐爸爸夫妻和徐叔叔夫妻在做年夜饭,但并没有做徐爸爸的拿手好菜佛跳墙,而是做当地特色年味菜式。
菜肴很多,其中莲藕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
还有鸡、猪头、火腿、吹肝、酸辣鱼、杂锅菜等等,满满都是年味。
在大丽州,过年可是件大事。
从腊月开始,每家每户就慢慢开始忙碌,年味一天天变浓。
鹤幸的腊月,年猪早已杀过,家家户户的火腿、腊肠、吹肝悬挂成一排,成为当地一道特别喜气洋洋的风景。
热气腾腾的米糕从蒸笼里逸出香甜的气味,一般人家订婚、结婚、小孩满月和其他节日也蒸米糕,但以春节最为普遍。
过年,徐一心姐弟妹仨已经不像小时候那般兴高彩烈,却也是万分高兴的。
就连平时全家人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吃个饭都是高兴的,何况还在这种传统节假日里。
“大姐,大姐夫几号过来走亲戚?”
徐一心奇怪地问:“你怎么这样叫木修远?我们都还没有……”
徐一行奇怪地说:“我一直这样叫的啊,大姐夫又没反对,还挺高兴的。”
“……那你怎么不叫子煜二姐夫?”
“从小就叫煜哥,改不过来了。”曾经刻意叫过,但下一句又叫回来“煜哥”了。
徐一意弯着眉眼:“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徐一行:“大姐,你和大姐夫什么时候结婚?”
“……都还没成呢。你急什么?”她妈急可以理解,怎么弟弟也急?
“二姐和煜哥在暑假结婚,要不你们在这之前?大姐夫也是同意的。”
“你怎么知道他同意?”
“我问过的啊。”
徐一心:“!”
“你四月份要参加婚礼,暑假也有,还有国庆的,一年三场,自己就不着急?”
“……我不急!谢谢!”
“可我觉得大姐夫急。”
“胡说。木修远怎么可能急!还有,你不要叫他大姐夫,对他影响不好。”
徐一意噗哧……
徐一行:“不是要结婚的吗?有什么关系?”
“没那么快!还有,你怎么看出他是高兴的?他的表情好像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呀?”
“我感觉出来的。大姐,你不用纠缠这个,赶紧拿下他是正事。我喜欢他做我姐夫。”
“……你都没跟木修远接触过多少,怎么就这么喜欢他?”
“你不觉得他很牛逼吗!姐夫才比我大十年,可他已经走到了人生巅峰!别说十年,就是给我三十年,我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一行,你不用跟谁比。学好你喜欢的计算机,以后找份喜欢的工作,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够了。能力强的人责任也大,你看他似乎很风光,可谁又知道他所吃过的苦?”
“我没觉得大姐夫吃了苦啊!他脑子好,做什么都轻轻松松,连我不懂的电脑问题他都能搞定!大姐,大姐夫真是万能的!”
徐一行一副小迷弟的模样。
“哪有万能的人?不过是他比别人更努力而已!他很小的时候就跟木爷爷学医跟木奶奶从商,玩的时间很少,没有我们普通人幸福。”
徐奶奶摇头:“心心,幸福不幸福仅仅只是个人的感觉,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你所谓的不幸,在别人看来或许根本不是事;你所看到的幸福,身在其中的别人也不一定就觉得幸福。”
徐爷爷含笑地点点头:“你奶奶说的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你不喜欢的,不代表别人不喜欢。”
徐奶奶对三个孙女孙子一一看过去,说:“是的。有些人喜欢读书,比如意意;而有些人又爱打游戏,行行就是。不能说行行喜欢打游戏,就觉得意意读书不幸福。鱼之乐,只有鱼知道。”
徐一心点头,眼睛里有星星:“奶奶,我懂了。”
“有些人天生就对科学感兴趣,有些人又觉得乏味怎么学都学不进去。小木就是对未知事物兴趣很浓的人,所以,他学习的时间多而玩乐少并不代表不幸福。”
“嗯嗯。”
“心心,你也不用刻意去迎合小木。他有他的兴趣,你有你的爱好,互不干涉又能共存,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你和他之间虽然隔着鸿沟,但还能彼此吸引,就证明爱情是不分身份、不看学识的。”
徐一意点点头:“我们每个人身都有吸引别人的地方,只是不喜欢的人看不到,喜欢的人才能看到而已。”
徐爷爷一脸骄傲的表情:“我们家心心的人缘肯定比小木好,优点更不少,人格魅力也不亚于小木。所以,咱也放开心思去享受这份美好。”
徐奶奶:“你爸爸妈妈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凡事不能还没做就先瞻前顾后畏狼畏虎,这样不但束手束脚,也极其影响心情。至于是哪种结果,不仅靠运气,更要靠努力。”
徐一心点头如捣蒜:“嗯嗯。爷爷奶奶放心吧。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尽力把过程做好。”
“万般红紫,过眼成灰。弹指之间,一捧黄沙。你们仨,过好当下就够了。因为未来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你的当下怎样,未来就如何。”
三个小崽子点头点头。
一身新衣的徐爷爷精神矍铄,笑呵呵地说:“大过年的,咱不说这些啦。心心,你去拿坛乾(gan)酒来,咱们准备吃年夜饭了。”
“好的。”
“我酿的这个酒啊,定然比乾隆皇帝喝过的还好喝!”
徐一行竖起大拇指:“那是!论山野佳酿,没有谁比得过我爷爷!”
他们鹤幸的本地酒可是大有来头的: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了本地出产的西龙潭酒,只觉其味醇厚,回甜中有种山野的清香与甘冽。
品遍天下美味琼浆的乾隆皇帝大赞:“这真是天下少有的美酒啊!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酿出这般美酒。”
于是,这酒就成了宫廷御用酒,备受帝王将相的青睐。
因避讳乾隆皇帝的“乾”,所以就念成了“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