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假墨宝(1 / 1)苏大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这篇《祭侄文稿》,可能会有人问了,它何以珍贵?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文稿》,是由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写于公元758年,也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乱第3年。

这一篇颜真卿的真迹,在他无数出名的作品之中仍旧可以名列前茅。

但凡是对书法有所了解爱好的人,都听说过写一篇《祭侄文稿》的赫赫威名。

因为,这篇《祭侄文稿》在文物界公认的传世墨迹之中,被评判为颜真卿生平最为巅峰、最为可靠之作,更是曾经被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行书第二”。

天下行书第二,这是何等崇高的评价。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可以称颜真卿的这一副《祭侄文稿》为“天下行书第一”。

因为现在还存世的《兰亭集序》,通通都被书法界鉴定为后世摹写,王羲之的真迹作品并没有被传承下来,所以其他人也只能从那些临摹的作品之中窥得书圣的一丝风采。

这样一副堪称无价之宝的传世墨迹,竟然被人巧妙的隐藏在了一座佛造像内。

若不是因为那意外的一摔,可能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被有缘之人从佛造像中发现取出,重见天日。

亦可能就这般一直被封存于狭小晦暗的木雕之中,没有完好的环境条件来保存,最终随着时间漫长的流逝,而化作一堆尘土,消弭与天地之间。

“没想到,这座小小的佛造像之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幅绝世之作!”

尢少兴虽然不是什么书法爱好者,可是,跟在林风的身边,也总能耳濡目染地了解一些东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无论从艺术创作角度还是历史意义上,都是堪称国宝的存在。

只是,又有一个深深地疑问横亘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副作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无与伦比,他的墨迹是全华夏都推崇珍惜的艺术瑰宝。

无数学习书法的人,从最开始提起毛笔,沾上墨水,描摹练习的就是颜真卿的字帖。

他为数不多传世的作品,都被各大博物馆珍藏,就连展览也是不常有的。

沈语寒这样身份的人,也只是曾经在某个国际艺术的联合展览之上见过这幅真迹一次。

“林风,《祭侄文稿》的真迹,不是一直都被博物院收藏吗,那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副,难道是……赝品?”

说着,沈语寒的声音越来越没有底气。

谁都知道天底下,可从来没有两篇《祭侄文稿》的真迹。

这一副作品乃是颜真卿于灾祸战乱的时期,拼死击退敌军,却最终只寻回了亲人子侄的头颅尸骨,悲痛之下有感而发的随手书稿。

倘若眼前这一副为假,那么能够临摹出颜公如此风采的作者,又是何等的文士风流。

真品?赝品?

按照常理逻辑的推断似乎,真迹绝不可能会流落于此,被他们从一座佛造像之中寻到。

恐怕,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林风目光深沉地扫过这幅文稿作品,带着历史的气息存在至今。

视线流连忘返在那一句用墨浓重的“父陷子死”之上。

这一句简单却又警世的话,在整篇文章之中最为突出,尤其是铁画银钩的笔迹里,藏锋而出,杀笔狠重,带着一股厚重而浑朴苍穆的气韵风度。

然而下一句,这股浓烈的情绪戛然而止,前后强烈的反差可以预见,写到了这里的颜真卿已进入沉重的低徊,他沉重深邃的心情在这一刻迸发出了最强的力度。

这是对现实的悲剧发出最真实的控诉,情绪一跃,上升到了全篇高潮的顶峰。

就在最后一段,颜真卿的笔触又突然之间飞动起来,虽然墨尽笔枯,仍有苍劲流畅的气势,充分的显露出颜公满身英风烈气。

悲痛与英烈的情绪,始于笔端,最后落于字里行间。

看到这里的人仿佛已经彻底同当时的颜真卿融为一体,他们已然不再呐喊,愤怒被深深地压抑起来,丰富沉重的情绪转而祷告上苍,结尾的一句“呜呼哀哉”,尤以“呜”一字狂草之一泻千里之势,若如青烟一缕,随魂魄而去。

林风的思绪也随文稿中浮现的情感而波动,穿越千年看到了那一场战役的惨烈,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开口。

“这一副《祭侄文稿》,确是真品无疑。”

能够给观赏之人带来这样的震撼与感动,除了颜公的真迹,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

“可是,《祭侄文稿》传世以来都是被好好珍藏着的,这又如何解释?”

“《祭侄文稿》最后一次现世是在和R国的联合艺术展上,据传,当时作品收回的时候,因为展方的失误,对这幅传世墨迹形成了极大的损伤,五年过去了,它再没有被拿出来供人欣赏过。

据我的推测,它应该是在那一次展览上就被人掉了包,真迹就此遗落海外。如今它出现在这里,不知道是哪一位有志人士,冒险出国,辗转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才能寻回这件宝物,用这种方式隐藏起来送回。”

空气之中弥漫着长久的沉默寂静,在场的所有人不由得随着林风娓娓道来的话语,幻想出一幕幕惊险的画面。

没有人对林风的鉴定提出半点异议。

终于,林风眼神一敛,收回微微有些失控的情绪,小心翼翼地把这幅承载着华夏民族优秀不屈气节,艺术价值无限的作品收起。

抬眸看向一旁的沈语寒,林风再一次说出那句话。

“这座佛造像,追根究底是你买下的,其中内藏乾坤,也是你的机遇,它们还是应该物归原主。”

“林风,若是你非要追根溯源,那也是为了送给你,我才会买下它,所以,它们并不是属于我的气运,可能是冥冥之中上天要通过我的手,把这些东西交到你的手上。

若是换一个人,恐怕还发现不了佛像内部的墨宝,一切因果自有联系。”

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在其他人的见证之下,沈语寒只是收回了破碎的佛造像,而《祭侄文稿》则是被林风珍重地收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