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红色级别宝物。
韩舟有点惊讶。
迄今为止,他找到的所有宝物里,只有一件达到了红色级别。
抗癌特效药“宝象素”。
除此之外,就连堪称无价之宝的“雨过天青柴窑瓷”,也不过只是金色光点罢了。
韩舟仔细看藏宝图。
本次的藏宝图中只有一个光点,就是这个红色光点。
韩舟还发现,这个红色光点,似乎比当初“宝象素”的颜色要淡一些。
代表其价值不如“宝象素”。
尽管如此,毕竟达到了“红色”级,价值必然远在“柴窑瓷”之上。
到底是什么呢?
韩舟很好奇。
……
百度经纬度,发现位置在彩云之南,昆明。
乘坐飞机达到昆明。
昆明,是彩云之南的省会。
昆明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
是一座非常美、非常宜人的城市。
韩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每到一地,必先尝一尝当地的美食。来到了昆明,自然也不例外。
要说昆明有什么美食,汪曾祺曾给过答案。
汪曾祺是著名文人,沈从文的弟子,性格恬淡,好吃会吃,懂生活滋味。著有等,也是近年来因怀旧而翻红的文人之一。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介绍了他家乡江苏高邮的咸鸭蛋。这篇也被选入了语文课本,很多读者朋友应该都读过。
当中对咸鸭蛋的描述,“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何其生动鲜活,令人垂涎!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跟随学校来到了昆明,在昆明居住了好些年,对昆明的美食,颇有研究。
其所著一书中,有专门的一节。
“……我离开昆明整四十年了,对昆明菜一直不能忘。”
“昆明菜是有特点的。昆明菜——云南菜不属于中国的八大菜系。很多人以为昆明菜接近四川菜,其实并不一样……昆明菜不像四川菜那样既辣且麻。大抵四川菜多浓厚强烈,而昆明菜则比较清淡纯和。四川菜调料复杂,昆明菜重本味。”
昆明菜是很有特点的。
韩舟找了家当地的酒楼,二楼临窗坐着。
是旧式的木制窗棂,推开小窗,看见楼下人来人往,人声夹杂车声,都是人间烟火气。
韩舟要来菜单,点了饵块,汽锅鸡,干巴菌,另加一杯玫瑰露酒佐餐。
汪曾祺在里以打油诗的风格介绍昆明美食:
重升肆里陶杯绿,饵块摊来炭火红。
正义路边养正气,小西门外试撩青。人间至味干巴菌。
所谓重升肆里陶杯绿,指的便是玫瑰升酒。这种酒,是以粗制白酒,加云南特产香玫瑰花瓣发酵蒸馏而成。酒液透明清亮,甘冽醇厚,散发着玫瑰花香。
韩舟浅尝辄止,也有微醺之感。陶陶然。
饵块,则是云贵常见的主食,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可以看做块状的米线。主要的滋味在于汤底和种种配菜、佐料。
韩舟一碗饵块,汤里有鸡片鱼片肉片,极嫩,极鲜。
不是那种味精齁咸的鲜,而是清甜有味,咂摸几下,舌尖便有回甘的鲜。
好吃。
正义路边养正气,指的是“汽锅鸡”,这样一道本味大菜。
汽锅鸡是云南名菜,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
店家选用的是武定肥鸡。汪曾祺曾说,“鸡瘦则肉柴,肥则无味。独武定鸡极肥而有味。”
店家给韩舟揭开锅盖:只见汤清如水,而鸡香扑鼻。
尝了一口,鲜美嫩滑。
最重要的是,用广东人的话讲,“有鸡味”。
有鸡的本味,而非各种佐料麻辣的味道掩盖了鸡的味道。
因为汽锅蒸出来的鸡肉已经脱骨,因此吃起来也非常方便。韩舟几筷子下去,就吃了小半只鸡。
小西门外试撩青,指的是牛舌。昆明的牛非常厉害,各种牛的部位都很好吃。汪曾祺在里细数了昆明牛肉如冷片、汤片、红烧、干巴等种种做法,并且说:
“我一辈子没有吃过昆明那样好的牛肉。”
不过韩舟这次没有点牛肉。人的胃是有限的,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他没有一下子饕餮般什么都点全,而是留了点余地给后续的时间。
最后一句,人间至味干巴菌。
云南是吃各种菌类的天堂。抖音上常有云南人吃菌子被送进医院,数小人的段子。
汪曾祺也写过一文,说起自己在昆明曾吃过的野生菌如牛肝菌、青头菌、鸡枞菌、干巴菌等等。
有近年来最流行的牛肝菌。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薄片,否则吃了会头晕。菌香、蒜香扑鼻,直入脏腑。
也有干巴菌。
“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糟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何其动人的描写。
韩舟品尝了炙烤的干巴菌,微微撒一点盐。筷子夹起,放进嘴里咀嚼。
果真如汪曾祺所说,种种气息出没于舌苔和鼻腔中,让人在生理上食欲大振,又让人在精神上为之沉醉。
干巴菌,确实是人间至味。汪曾祺诚不我欺。
……
品尝完美食,韩舟结账,摸摸肚子,就下了楼。
沿着街道走。
据藏宝图显示,宝物就在城区里,不远处。
韩舟慢悠悠地踱着步子。
十分钟后,来到一处小巷。
小巷不宽,只有人行道,三三两两的行人,没有车子经过。
两旁树下,摆着很多小摊。
韩舟打开藏宝图,确认了方位,便走到一个小摊前。
这是一个杂物摊,各种杂物,台灯,钢,几个封闭的小箱子。
摊主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头发乱糟糟的。
男人看到韩舟,问道:“先生,来买东西?”
韩舟道:“这些东西是?”
男人道:“先生,你放心,都是清白物件。我太爷爷是西南联大的教授,这些东西就是他留下来的。如今没用了,就都卖掉,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