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节 祭陵传檄(1 / 1)飞星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元4570年西元154年1月29日,农历甲寅年虎年大年初一,东京南京。

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到来,让整个东京、整个中国陷入了一片热闹喜庆中,清政府统治区内是这样,夏华治下也是如此,并且,夏华治下的热闹喜庆气氛远远地超过清政府统治区内,原因很简单:首先,清政府的全国性统治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为了救急和续命,清政府加大了对其统治区内的广大民众的盘剥压榨,使得民众的处境愈发地水深火热,就算没有这个原因,清政府治下的大多数民众本就生活在饥寒交迫、饔飧不继的穷苦中,即便是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权贵豪强们,也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担忧焦虑而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如此阴霾密布的大前提、大环境,使得清政府统治区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黎民在过年期间也露不出发自肺腑的笑脸,反观夏华治下,则完全不同,因为夏华的苦心经营以及投入的不计其数的银子,在他治下,百业蓬勃发展,社会欣欣向荣,万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并且看到以后有奔头、生活有希望的民众自然在精神气上犹如清风朝霞,过年时尽情庆祝、热闹欢腾其次,这个年正是太平天国民众过的第一个可以光明正大地庆祝、欢度的春节,在先前几年,由于洪秀全当政并且他下令严禁过年,使得太平天国民众不得不放弃欢度这个传统佳节或者胆战心惊地私下过年,如今,随着夏华的当政,“不准过年”的禁令被完全地废止了,民众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过年了,况且,先前几年不准过年让民众早就“憋坏了”,连续积攒了几年的“年味”和“年气”在这年一下子得到尽情的释放,使得这个年比往常更加红红火火。

飞舞的雪花让东京一片银装素裹,城内城外,密如雨点、响彻全城的鞭炮爆竹和烟花声从大年三十晚上持续到大年初一白天仍然没完没了,全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浓浓的年味铺天盖地地淹没了整个东京。作为太平天国此时的实权掌控者,夏华在大年初一这天没去“深入群众、与民同乐”,他在举行一场郑重的、严肃的、具有着重大意义的典礼:祭拜明太祖。

紫金山下,明孝陵前,万民林立,百官云集。整个明孝陵已经进行了打扫、清理、修葺,愈发地气象巍峨、肃然庄严,现场秩序井然,数千名军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严密把守着,个个荷枪实弹、全副武装,身穿新式军装、头戴宽檐钢盔、脚蹬牛皮军靴、背负火枪、腰悬佩刀,人人在雪花中纹丝不动,上万名军民在警戒线外拥挤得水泄不通,争相观看率领文武百官祭拜明太祖的大明王夏华。石象路神道前的阶下已经摆放好了牛、羊、猪三牲太牢祭品,同时还有华夏军在战场上缴获的足足几百个清军将领和清廷官员的顶戴花翎,这些满清顶戴花翎是夏华敬献给朱元璋的特殊祭品。随着礼仪官的一声“祭拜典礼开始”,夏华神色庄严、毕恭毕敬地跪下,紧跟在他身后的上百名高级官员和高级将领也一起恭恭敬敬地跪下。现场虽然万人空巷,但却鸦雀无声,只有料峭的刮风落雪声以及夏华诵读祭明太祖文的声音:

“大明太祖高皇帝在上!我等后辈子孙谨以至诚,祷祝昭告,祭高祖之天灵。遥想当年,汉宋沦亡、蒙元代之,中原震荡、神州幽暗,陛下应势而起,崛起于布衣却神武盖世、受命于天,聚召荒之雄杰,龙战四海之沃野,南征北伐、天下无敌,终以不辱天命、复我华夏,日月得以重光,大义得以再造!陛下廓清寰宇之壮举,我等后辈子孙每每思忆之,无不为之心驰神往、誓泪传承陛下之天人神威、英武风采,气吞山河、震古烁今,万世不朽、今昔犹在!呜呼!汉家不幸、奸邪辈出,跳梁小丑、沐猴而冠,数典忘祖、认贼作父,以致皇纲再堕、道统复衰,我等后辈子孙羞惭惶恐,无颜面对陛下之天灵。幸,日月昭昭、大义不灭,天道所向、人心所归。华德薄才微,赖群臣之克己奉公、将士之奋勇争先、万民之众志成城,得以光复东南半壁,谨依陛下之遗烈,猥托陛下之余威,定鼎金陵,初奠业基,不敢怠惰之,欲效陛下之先行,赴陛下之后尘,复兴华夏、重振神州,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解乾坤社稷倒悬之危。立誓于此,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不死不休、不胜不归!生为我华夏之人杰,死为我华夏之鬼雄!天诛地灭,唯我大华夏万世不绝!惟陛下实鉴临之,我等俯拜而敬告之。”

当夏华虔诚无比、庄严无比地念完这份由左孝琪代笔起草、再由他本人反复修改后的祭明太祖文时,由于一直一动不动地跪着,他浑身上下已经落满了雪花,眼中热泪夺眶而出。

现场仍然鸦雀无声,同在现场的数百名高级官员和高级将领、数千名军人、数万名平民在夏华话音落定后仍然保持着肃穆无比的寂静,每个人都跟夏华一样,心神激荡、思绪鼎沸。

祭拜明太祖,是一个各方面意义都非常重大的举措,特别是在政治上的。朱元璋逝世后,被安葬在明孝陵,至今为止已有450多年,四百五十多年来,除了明朝历代皇帝向其祭拜外,清朝历代皇帝也对其进行了祭拜,清朝皇帝们祭拜明太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拉拢人心,不过,洪秀全没有祭拜,后世有说法声称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祭拜了明孝陵,那是违反历史事实的,洪秀全尊奉的是“皇上帝”,为了不触犯“皇上帝”,他自己不当皇帝,还把中国古往今来的所有皇帝都改成了王,当然包括朱元璋在内,毫无疑问,洪秀全对朱元璋是没什么敬仰尊重之情的,祭拜朱元璋更不符合洪秀全的政治思想和宗教宗教,甚至,为了修建他的天王府天王宫,他还派人把明孝陵、明故宫残留宫殿拆走了很多建筑材料本来,洪秀全打算毁掉明孝陵和明故宫残留宫殿的,幸好杨秀清、冯云山、夏华等人竭力地劝阻了他,夏华一直想要祭拜明太祖,以前,洪秀全还掌权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他肯定没办法将其付诸行动,如今,太平天国是他掌权了,完全没有了任何顾虑,自然可以公开地、正式地祭拜明太祖了。

夏华公开地、正式地祭拜明太祖,是在向全国释放一个重大的信号:由夏华统领的太平天国跟由洪秀全主政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夏华的政治理念跟洪秀全是完全不同的,夏华已经公开地、正式地摒弃了洪秀全的那套政教合一思想,重新地恢复到了华夏的正统道路上。

另一方面,夏华祭拜明太祖也是为了凝聚民众人心、激励军队士气,号召部下军民效仿当年朱元璋推翻蒙元的壮举,万众一心、推翻满清。不过,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夏华在他的祭文中没有辱骂、贬低、丑化元朝和蒙古族以及清朝和满族,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源于后世的民族团结思想,汉族、满族、蒙古族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汉族的秦汉唐明、满族的清朝、蒙古族的元朝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事实,必须正视。夏华不是一个狭隘的大汉族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华夏的天下是华夏民族的,而不是汉族一家的。海纳百川方为正道。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最终被以湘淮军集团为主力的清军给镇压和消灭了,那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现了:太平天国的高层们几乎都是汉人,湘淮军集团的高层们也几乎都是汉人,清朝则是满人建立的,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反清后,同为汉人武装的湘淮军却不但不帮助、不响应、不加入太平天国,反而充当满清权贵的武器,剿杀同为汉人的太平天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也是太平天国走向覆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除了军事上、战略上、经济上、外交上等原因,最大的原因还是出在了政治上。太平天国以外来宗教起家,其高层集团虽然是由汉人组成的,但洪秀全等高层却罢黜儒学,推行“拜上帝会”作为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由于早年屡试不中的经历,洪秀全对儒学深恶痛绝甚至恨之入骨,在得势后立刻全面反孔,太平军所到之处,孔圣灵位被炸毁,孔儒典籍被焚烧,孔庙被破坏殆尽,如此之举,让天下饱读孔儒典籍的人对其深感惧怕、排斥、抵触乃至仇恨,如此,太平天国不但没办法吸收知识分子,还导致人奋起反抗太平天国,曾国藩就是典型代表。没有人的帮助,洪秀全怎么可能得到天下?甚至,人还普遍地仇恨和反抗他。对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武装首脑而言,他们知不知道他们身处的、他们效忠的这个朝廷是满人的?当然知道!毕竟他们又不是傻子,他们对此是心知肚明、清清楚楚的,但是,满清朝廷虽然不是汉人nn,但满清统治者却是尊奉孔孟、尊奉儒学的,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人,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可以说,儒学就是他们的信仰。在nn上,曾国藩等人知道太平天国是“对的”,但他们无法接受太平天国践踏他们的信仰的行为,更加无法接受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意识形态,于是,他们宁可“助纣为虐”,也要捍卫自己的信仰,捍卫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说,太平天国与湘淮军集团的战争,已经不是民族道统之争了,而是信仰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与其说曾国藩等人是为了大清国、为了大清国皇帝,还不如说曾国藩等人是为了孔子而参加剿杀太平天国的战争的。正因如此,历史上,湘军攻破天京城后,找到洪秀全尸体的曾国藩下令将其砍成碎片、烧成灰烬、混入,最后装进大炮轰射掉,令其“挫骨扬灰、魂飞魄散”。曾国藩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一是为了震慑全国其他n者或想n者,二是为了给成千上万死在太平军手上的湖南子弟报仇,三是为了给他自己狠狠地发泄仇恨,他恨透了这个罢黜儒学、玷污孔圣的“邪教头子”。

曾国藩等人不只是人,还是汉人地主,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和“圣库制度”是无需多言的,就算为了保住自己的田地财产,曾国藩等人也是要跟太平天国拼到底的。除此之外,太平天国的众多“天条”存在各种不得人心、令人厌恶的地方,比如,不准喝酒、不准过年、不准夫妻团聚、不准家庭团圆等等,这些政策不但违反了中国传统伦理,甚至都违反了人性,如此,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不反对太平天国反而不正常了。

夏华在掌权后展开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他的拨乱反正不只是军事上、经济上、外交上的,还有政治上的。

结束祭拜明太祖的典礼后,夏华回到唐王府,正式地发布了奉天反清檄文。

正所谓“出师有名”,后世打仗需要发布宣战书,古代打仗则需要发布檄文,两者道理相通。早在桂林时,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就发布了三份“对满清的宣战书”,即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这三份檄文在语言文字上充满了浓浓的三国演义风格,在内容上则充满了浓浓的“农民气息”,按照常理,洪秀全等人既然起义反清了,肯定要打出光明正大的道义口号,既是道义口号,肯定是正气凛然的关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之类的东西,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布的三份檄文里居然尽是当官捞钱娶美女之类的东西,不仅如此,檄文本该言词庄严、文笔郑重,但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布的三份檄文除了列举清政府的“诸多罪孽”外,竟然还使用类似于市井泼皮无赖的恶毒粗俗语言把满清权贵从此时这一代一路往上追溯咒骂到了祖宗十代,怎么难听怎么骂,怎么肮脏怎么骂,最麻烦的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根本没有抓住“重点”,毕竟,他们信仰的是尊奉拜上帝会,注定无法在意识形态上占据制高点,从而使得这三份檄文虽然可以号召广大农民其实农民也不识字,识字的都是信奉孔孟儒家的人,却难以号召作用比农民更大的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曾国藩在组建湘军后发表的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心知肚明“太平天国代表汉人反清是对的、自己身为汉人却效忠清廷是说不过去的”的曾国藩避开了nn,抓住太平天国尊奉外来宗教、践踏孔孟儒学、违背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最大破绽,声称太平天国“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之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变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先贤必痛哭于九泉”,从而稳稳地站在了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极大地拉拢了广大知识分子投效己方阵营。

夏华拥有比洪秀全、杨秀清更强的实力,摒弃没有洪秀全、杨秀清的那个天然性的弱点,因此,他可以光明正大地摒弃拜上帝会,光明正大地尊奉孔儒,如此,他就可以把站在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的曾国藩给一脚踢下去,继而取而代之。夏华要推翻满清,除了打军事战、打经济战、打外交战以外,还需要打政治战、打文化站、打宣传战,眼下,他是没办法打军事战的,因为他没钱了,但打政治战是不需要花钱的,写一篇檄文再公开地发布,堪称没有成本,并且还可以获得比战场上歼灭十万万清军更有价值的战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日本于西元194年发动甲午战争时,特地撰写了一篇名为开诚忠告十省之豪杰的檄文,以此进行宣传战,挑拨中国国内的汉满矛盾,诱骗清政府统治下的广大汉人站在“帮助汉人驱逐满人的日本人”这边。毫无疑问,宣传战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战争手段。在这段没钱打仗时期内,夏华正好“抽个空”,动动笔杆子、张张嘴皮子,正式地发表反清檄文。夏华的奉天反清檄文全文如下:

天道有常,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大明太祖高皇帝兴兵于元末,其受命于天、德泽苍生,以致天下归心、豪杰争效,遂而扫灭群雄、居得天下,然惜,朱明历经二百七十余年,天德逐丧、人心离散,以致国运衰微、气数枯竭,天灾连累、迭繁,终酿李闯之内乱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攻入北京城、灭亡掉明朝的不是满清,而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关外之满洲,山穷水恶、道运艰危,其疆域不及大明十分之一,其人口不及大明百分之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时,其治下人口只有30多万,其治下领地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公里,作为对比,明朝当时人口高达1亿以上,领土面积高达00万平方公里以上,其数代君主,孜孜不倦、励精图治之,以致兵强马壮、军精民锐,遂而逐鹿神州、猎夺天下。汉人、满人,俱为华夏之人,中原、满洲,俱为华夏之土,华夏之人坐拥华夏之土,实乃天道大义所在也。汉人、满人,既俱为华夏之人,当平等公允亲爱。汉有汉服、满有满衣,汉不迫满人穿汉服,满又何以逼汉人着满衣?汉有汉礼、满有满仪,汉不迫满人施汉礼,满又何以逼汉人行满仪?汉留汉家之长鬓,满剃满族之长辫,汉不迫满人留长鬓,满又何以逼汉人剃长辫?所谓满汉一家,实乃欺世盗名之辞尔,信以为真之汉人,实乃颟顸昏庸之辈尔。白云苍狗、时过境迁,清朝一代历经二百余年,已然重蹈朱明之覆辙,弊端丛生、积重难返,官吏鬻职、军国渎货,治策衰颓、纲纪不振,其接外国也,不本公道而循私论,不凭信义而事诡骗,为内外远近之疾恶,鸦片之役,其损兵折将、丧师失地,更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令我泱泱华夏之文明武威沦为国际众邦之笑柄,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众多外邦尽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国力军力优然胜于华夏,满清经此之大败,依仍妄自尊大、鼠目寸光,明已知耻却不后勇,明已见贤却不思齐,闭目塞听、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既无力丰足子民于域内,也无能抵御强敌于境外,呜呼,长期以往,我华夏必将万劫不复矣!今我华夏,内忧不绝、外患不断,盖因满清气数已尽、大势已去矣!天下当共弃之、共讨之!本王应天顺人、吊民伐罪,只反倒行逆施之清廷,不戕本国同胞之满人,汉人、满人,俱为本王同胞也!本王志在革除弊政、荡灭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圣贤之真意,务核实而复太平王道之大治,以挽我华夏于危难之中,终建汉、满、蒙、藏等族共享丰足之盛世!殷诚热切,天地可鉴,挚望天下志士共辅本王达此宏愿。若有弃顺效逆者,本王有言,尔等听之且思之,满有满君、汉有汉主,满人效忠满君实乃天经地义,汉人效忠满君则为汉奸丑类,必遭唾弃!千古骂名,万年遗臭!尔等身穿长袍马褂、头套顶戴花翎、额前剃光、脑后留辫,身死之后,以何颜面见尔等之祖宗?以何颜面入尔等之祖坟?先人不识,后辈不认,尔等必为孤魂野鬼!

在这份奉天反清檄文里,夏华旗帜鲜明地重申“汉人和满人都是中国人,都是同国同胞”“中国的天下,汉人可以坐拥,满人也可以坐拥”“本王只反清廷,不伤满人”等态度明确的论点,不仅如此,对于清朝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夏华也没有以汉人的身份辱骂满清,而是十分清醒、十分清晰地进行了十分公道的评论,认定“明朝灭亡是因为汉人自己不争气”,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对清朝建国前期和初期的几位君王进行了不低的评价,说他们能在堪称穷山恶水的东北地区缔造出强大的满清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总体而言,夏华是认同清朝的道统法理的,但他明确地指出,满清气数已尽,继续让满清统治中国,只会让中国万劫不复,并且满清没有真正地实行“汉满一家、汉满平等”政策,他推翻满清是为了拯救中国,建立一个汉、满、蒙、藏等民族地位平等并且一起过上丰足生活的太平盛世,另外,他还斥责了维护满清统治的汉人,声称他们不但是“汉奸”,还是帮助满清朝廷继续祸害中国的“罪人”,从而一下子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夏华的这份奉天反清檄文被传檄天下后,中外俱惊。正在长沙的曾国藩看到这份檄文后,震惊恐慌得跌足长叹,连连道:“完了!完了!天下人心从此归向夏华了!”

夏华对满清的“政治进攻”不只是祭拜明太祖和发布奉天反清檄文,大年初三这天,他坐船前去山东,准备正式祭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