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有条小河,常年都有清澈的河水流淌。
小河里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小时候杜钢最爱干的事,就是在石头缝里摸螃蟹。
过了这条河,离韭菜家就只有几十米了。
谁知刚走上小河上的石头桥,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
“活尚!”
这个声音太熟悉了,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果不其然,韭菜手里拿着一根绑着小布条的棍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守着小河里十几只鸭子。
大半年不见,这丫头好像变黑了,估计是每天都跑出去玩晒的。
虽然是个傻姑娘,但李姨还是把她照顾得很好,衣服干净、合身,头发也梳得很整齐,还扎着两个羊角辫,看起来很可爱。
唯一的遗憾是,好像不见长高。
可能是当年脑垂体受到了影响,韭菜自从傻了之后,生长就变得非常缓慢。
十六岁还不到一米四,看起来就像个十岁的小孩子。
跟同龄人站一起,最少矮了一个头。
“小姑娘,你家住在哪里啊?”
韭菜用棍子向后一指:“那!”
“我能不能要口水喝?”
韭菜想了想,用棍子指着河里:“豁嘛。”
杜钢:……我又不是鸭子。
“我不喝这个水。”
韭菜又想了想,拿着手里的棍子,就噼里啪啦地往家里跑去。
杜钢跟在她后面,刚到院子边上,韭菜用淘菜的大盆,端着半盆水送到他面前。
“豁!”
杜钢:……
“咳咳……”
轻微的咳嗽声中,一个妇女从屋里走了出来,正是李姨。
李姨这些年老得很快。
还不到四十岁,头上就有了不少白头发,而且面色枯黄,皮肤干燥,身形单薄,看起来就像五十岁的模样。
精神也不是很好,没有神采的双眼中,像是藏着无尽的心事。
看到她的样子,杜钢心里不由感慨。
小的时候,李姨还是村花呢。
这才几年时间,就变成这副模样,果然是生活磨人,岁月更不饶人。
“韭菜,让你看鸭子,你又在乱跑了?”
“活尚,豁水。”
“什么和尚?”
“施主,”杜钢开口说道,“贫僧从普陀山云游过来的,想讨口水喝。”
李姨这才注意到,韭菜后面站着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光头和尚。
她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的确经常来和尚化缘。
那个时候的和尚都很清瘦,要的也就是一碗素饭,二两大米,给几个地瓜也行。
哪里像现在的和尚,开奔驰坐宝马,日子过得比首富还要滋润,谁还会出去云游啊。
就算要云游,也是在大城市里转悠,也不会再到这种乡下地方了。
所以她觉得,这和尚要么是混得太差,要么就是骗钱的。
正想把韭菜叫回来,让和尚赶紧离开时,李姨却突然发现,这个和尚,是不是有点眼熟?
脸、下巴、鼻子啊什么的,无一不透露着非常、非常熟悉的感觉,就像是很多年前就认识了,而且还是非常熟那种。
但无论她怎么想,也记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她这辈子也没见过几个和尚,如果有这般眼熟的,肯定不会忘记。
还是说,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想到这里,她又仔细看了看。
衣服皱巴巴的,背包就是块老蓝布,布鞋上沾着泥巴,前面还有个洞,大脚趾都露在外面。
再加上他风霜满面、头皮发黑,别说还真像她记忆里的云游和尚。
既然面善,又不像骗子,那就给他喝口水吧。
光天化日的,也不怕他做出什么歹事。
“我给你倒点热水吧。”李姨说着拿回大盆,又对韭菜说道,“去守着鸭子。”
韭菜瘪了瘪嘴,有点不舍地拿着她的小棍,像举着小红旗一样,噼里啪啦地朝小河边跑去。
很快,李姨端着一碗热水走了出来。
“师傅,请喝吧。”
“谢谢。”
“喝完把碗放在凳子上就行了。”
说完李姨锁上大门,扛起锄头,就要去地里做农活。
见她要走,杜钢顿时心念电转。
必须要想办法让她留下,否则他一个过路的和尚,也不可能追着她去地里说话。
但说什么、怎么说,还需要仔细考量。
那先看看吧。
慧眼!
嗡——
无数画面涌入识海,叠加成了一本厚重的大书。
李秀容。
女。
38岁。
杜钢惊讶地发现,李姨最近的书页,有不少淡淡的红色。
红色,意味着好运、喜庆。
既然是好运和喜庆,为何她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于是他查看了这些红色页面,明白了。
李姨最近的确有喜事,而且是双喜临门。
第一喜,来自她的继子刘志杰。
刘志杰今年二十二岁,春节时相中了一门亲事,进展顺利,计划年底就要办酒席。
第二件喜事,韭菜也要跟人定亲了。
现在这个社会,只有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汉,没有嫁不出去的傻姑娘。
不久前,有媒婆上门说亲,把韭菜介绍给了隔壁村的一个单身汉。
但这让他有点不明白。
李姨对韭菜很好,也曾说过要养着她一辈子。
但现在韭菜才十六岁,看起来还像个小娃娃,为什么这么着急给她定亲?
还有这个定亲对象,他也有所耳闻。
三十大几岁了,一直没娶到老婆,家里穷得一塌糊涂。
其实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人好吃懒做。
有点钱就大手大脚、吃吃喝喝,吃饱喝足还要去打麻将,一打就是几天几夜,不输得一分不剩绝对不下桌。
说通俗点叫混日子的,老话叫:赖时汉儿。
但凡有一点点智商的女人,都不会多看这种人一眼。
不是每个单身的男人,都如他这般冰清玉洁。
如果韭菜以后真的嫁给了他,别说过好日子,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
但,李姨却同意定亲了。
有点匪夷所思。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杜钢也顺利地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他开口说道:“恭喜施主。”
李姨回过头,有点意外地问:“恭喜什么?”
“自然是恭喜施主双喜临门。”
她一双儿女的事,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和尚听说了也不奇怪,所以李姨并没有很惊讶,她只是有点好奇。
这个和尚,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