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慕兮莫名紧张,连带着唇色都发白不少,她在院子里踱步着徘徊。
这是她紧张时或者焦虑甚至进入深度思考时,无意识间可能会做的动作之一。
叮咚一声,信息声清脆悦耳,传入耳中,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尤为响亮。
慕兮迅速拿起手机,解开密码,看到是傅肆发来后嘴角不由自主扬起笑容。
她脚下步子停止,重新回到座位上,丢掉拖鞋盘腿坐上去,深呼出一口气点开。
看到内容后,慕兮犹豫几分,不明白傅肆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手上神差鬼使,发出两个字。
“可以。“
在发送结束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后悔不已,当时怎么不多思考会儿!
她明天还有一大堆研究要做,时间都没办法排开,怎么就答应下来。
况且,傅肆不是还在生她闷气。
到时候估计不会报复她吧?
慕兮莫名想到,冒出一身冷汗,但转念一想,这个几率不大。
不过就是短短两个字,就能让傅肆对着手机屏幕欢呼雀跃,他握紧拳头,做出胜利姿态,眼下挤出卧蚕,眼神复杂闪烁着什么。
太好了,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和慕兮当面且单独聊聊近期感受。
他总感觉,两人像是隔着一层薄膜,明明可以透过去看到对方轮廓,那个那张薄膜如同鸿沟把他们深深隔开。
“你最近什么时候有空,我什么时候都行。“
为了你,我随时都有时间。
傅肆忽略掉小李刚刚发送过来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满心欢喜。
顶多就是多做一个下午的工作而已,他又不是不能加班。
加班对他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淡如饮水。
自从傅氏集团订单比起从天以成倍数增长时,以前能偷闲几回的傅肆重新规划工作,把公司进度往上提升几个层次。
能做到这一点,有一部分还要归功于慕兮。
毕竟,夕月公司目前在科技圈是人尽皆知的大佬,而且还受到了国家扶持,所以它现在这个位置,令所有科技公司垂涎。
同时,质量和创新技术上能力过硬的夕月被大家心照不宣当成了行业标杆。
要是能和它合作上,就意味着被科技界龙头认可。
在另一方面来讲,凡是和夕月合作过的公司多了更多曝光机会,也意味着会被更多公司看重。
所以,订单数目增加,几乎是必然结果。
“我也什么时候都行。“
慕兮听到那边回复,同样说道。
不过就是吃个午饭时间而已,研究什么时候都能做。
慕兮被自己这个想法转变给惊到了。
在上午,她态度还是别人怎么样都行,就是不可以扰乱自己研究作息。
结果,规矩被自己给破坏,只是一个小小邀请而已,她就难耐不住,连忙答应。
对于心境上这种变化,慕兮越来越感到自己心理上某些方面不对劲,但具体是什么说不出来。
而且,她并不认为是负面情绪,所以才放任不管,任其随意发展。
电话里,两人一阵沉默,傅肆轻笑出来。
没想到,他们在这一方面出奇默契。
“既然都行,那就定在后天,怎么样。“
傅肆想到后天他能挤出来些下午时间,于是试探性问道。
如果不行,换个时间也没多少大不了。
“我都可以,那就说好了,后天中午十二点?“
在家做研究最大一个好处,就是自由度极高,可以随时规划每天时间。
在离开慕家之后,她每年都要抽出来时间,独自研究,独自生活一段。
“行,到时候我来订餐厅请客,会把地址提前发出去,你只用等着就行。“
傅肆终于主动一回,硬气说道,而且已经开始在脑子里思考当天做些什么比较有意思。
逛街看电影之类这些事,放在慕兮身上有种俗气感,所以他在想即有趣,又不复杂的计划。
让慕兮享受其中,并且得到放松,才是他把慕兮约出来最大的意义之一。
“好。“
慕兮淡淡回答到,从语气上听不出来情绪,但是上扬的语调微微透露出来她心情不错。
两人就这么互相沉默,谁都没有挂断电话,慕兮感到奇怪。
因为通常来讲,她都是那一个第一个挂电话,并且异常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的人。
但是此时此刻,她并没有按照惯性立马挂断电话,而是默默等待对方,让他去做这件事。
而之前严律师隐隐约约听到员工讨论,有说道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最后一个挂断电话。
况且,能和慕兮多一点电话聊天时间,他求之不得。
傅肆只是担心打扰到慕兮做研究,所以刚刚才尽量长话短说,不做多余解释。
“那就,后天见?“
傅肆看了眼时间,正好是下午两点,是慕兮准时做研究时间。
当时她在研究所雷打不动观察个细胞,做个生化研究做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每一天她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作息,必须完成三组方法。
他当时被院长强制跟着慕兮魔鬼训练一番,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拖延过时间。
傅肆还以为,只要到点,慕兮不用多说,一定会礼貌离开。
没想到,十分钟过去了,对方还是一声不吭,他只好主动出击。
估计是最近作息时间调成,所以才没办法遵守习惯吧。
他想到。
“哦,当然,到时候见。“
在被经过提醒之后,慕兮从发愣中回过神来。
在互相道别过后,两人终于结束通话。
慕兮放下手机,感受到自己脸颊发红,微微发烫,喉咙间还很是干渴。
一定是大师温度控制过于早了。
慕兮喃喃自语,确信道,直接来到电脑面前,现场改程序。
为了家具智能一体化,慕兮早就布好了局,仅仅需要个大师,就能帮忙管理整个空间。
甚至她不想要触发,大师会自我观察空间,并且选择对目前最好的状态。
比如这个温度感应,虽然数据分析没有失误,但在刚才那种环境中过于偏高。
她应该要学习环境关于事物本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