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中一趟有几个好处:
一,得名
自己是宗室,又以再兴汉室为号召聚人,在皇帝刘协蒙尘的关键时刻出面帮一把,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视,对于今后号召天下士人帮助自己有莫大好处。
二,升职
自己可获得更高职务,增加影响力。虽然现在天下大乱,不过大汉皇帝旗号对影响力依然十分巨大,就是曹操、袁绍以及其他所有人,他们官职都要皇帝认可。
袁绍曾经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就是为了便于封官。
自己在小皇帝危难时刻出手相助,他肯定会加自己的官。
由于自己是宗室,这次升职四方将军以上毫无问题,因为张济都将趁此机会当上骠骑将军。
三,笼人心
通过此次进入关中,可以进一步凝聚东州人的人心。
在自己的辖区中,有无数的关中人、南阳人以及其他地区的中原人,他们虽然暂时流落益州,可是都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够重回故乡。
自己要向他们表明,自己绝不会割地称王,而是要实实在在兴汉,如此一来,他们绝对会尽全力支持自己。
四,结盟
与马腾见面,暂时建立联盟,各取所需,这对自己今后进入关中至关重要。
现在关中有十几路豪强,以马腾、韩遂势力为大,二人关系极好。当然,暂时不能泄露自己占领关中的雄心,免得他们起疑。
五,察情
自己走子午谷出汉中,走陈仓、故道一路返回,顺便查看关中形势,特别是武都郡情况,为明年春进军武都郡作准备。
如果条件具备,直接偷袭武都太守雍朗也是选项之一,不过万不得已,不能采取这项措施。
因为那时已接近初冬,自己粮食肯定也要用尽,如果被阻击于武都郡,则可能全军覆没。
他考虑清楚之后,就假意说自己已得知郭汜、张济、杨定、杨奉、董承等人已决定护送皇帝东归之事,把自己准备进入关中走一圈的计划说了,最后道:
“……李傕虽暂时同意让皇帝东归,不过等他醒悟过来肯定会反悔,因为失去主上之后,他就成了反贼。
吾料,到时半途必有恶战,主上凶险万分。吾拟带七千步骑,出子午谷给主上送粮,救主上于危难……”
三人听后,起初都很有些震惊,不过又认真想了想,觉得并无多大危险。
吴懿已在维修子午栈道,很快就会完成,这条线路主要被益州控制,只有临近关中的一个小关归司隶管辖,如今关中混乱不堪的情况下,不会有被伏击的危险,因为李傕还梦想着益州上贡呢!
还有,刘瑁带三个月的粮食足够,而且这个季节战马基本不需要单独喂粟,食用青草即可,减少了粮食运输量。
最关键的是,李傕、郭汜已闹翻,李傕原本的同党郭汜、张济、杨定、杨奉等人已形成了暂时的联盟对抗李傕,刘瑁给皇帝送粮,与他们是一路的,李傕暂时不好主动进攻。
话说回来,刘瑁穿过子午谷过后,只要把由原本由司隶管辖的唯一关隘占据,即便与李傕战事不顺,也可很方便退回子午谷,并不是绝路。
因此黄权首先表态支持:“属下同意主公北进关中,不过一定要准备周全。李傕的凉州骑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属下认为,吾军现在实力不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其发生直接冲突。
还有,应派一军进入武都郡故道迎接主公,必要之时也可进入关中策应,以保万无一失,量太守雍朗也绝不敢反对。”
刘瑁点头表示认可,心想,黄权果然是难得的参谋人才,一般人万万不及。
嗯,后世他能够给刘备出奇谋占领定军山,一般人也没有这个谋略与胆识。
阎圃这时又补充道:“主公,李傕的西凉精骑确实天下无敌,请主公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多带弓弩手。
另外,吾常听关中人言,李傕非常信任贾诩,主公不如派人与其结交,如此一来也增加一份胜算!”
刘瑁点点头:“嗯,吾也听说过此人大名,早想认识!”
贾诩是人精,现在他还没看清形势,是否帮愿意自己忙还不好说。
邓芝见他们二位发言了,自然也不甘落后,拱手说道:
“主公,属下认为,进入关中与李傕发生冲突之可能极大,属下认为还应该考虑另外一条退路:走武关,出南阳退回汉中。
这条路有一巨大优势,而且可以派人在沔水迎接主公,而且通过沔水运输粮草很方便。
从这条道进入关中,刘表肯定会阻拦,但是从此路退回汉中,他绝不会阻拦,因为那将陷他于不义,再说他也拦不住。”
刘瑁听过之后也对他的意见表示认可,这是第二备选方案,可以照此做些准备。
于是他说道:“既然诸君都同意,就立刻准备,十五日后择吉日出发。令吴班为中军都督,跟吾统率大军入关中;王商代理广汉太守;
吴懿兼任吾军府长史,知府事,留汉中;公衡代行营长史;甘宁统两千步骑为前锋,提前三日先行进入子午谷;
杨怀、庞乐统四千步骑,三十日之后出故道接应吾军;李异、杨任领三千步骑,十日后出房陵,备足粮草以备接应;
令巴西賨人朴、杜二大族各推举一人担任司马,各统一千人随吾入关中勤王;……”
自己暂时离开汉中后,这将军府军权可不能交给王商,必须得是绝对亲信,所以让吴懿兼任长史知将军府事,留汉中最合适。
另外,别部司马杨怀非常勇而敢忠心,也是父亲手下的大将,他一直驻守白水关。
这次就给他个机会,将领总是需要锻炼,没准将来能成为名将。
至于让賨人出兵,这主要是出于笼络賨人考虑。
朴、杜二族是在賨人中势力最大,随时召集上万人毫无问题,让他们跟着自己立功,这对他们家族既是荣耀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