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下午,刘瑁得到了皇帝刘协发来的制书,得知自己又升一级,成为了大汉帝国的骠骑将军,但是他心中已并无任何波澜。
因为这位置与车骑将军相差不大,也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他并不稀罕。
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现在粮草已不多,必须得尽快返回,所以在心中开始思索并规划下一步的方案。
自己现在手中有一万五千余人,杨怀在故道还有四千人,牲畜在外。
可不要小看牲畜的消耗,战马在冬天也是要吃粮食的,主要是吃粟,以保证足够的体重,否则体力无法适应作战需要。
现在如此多的人畜全留在关中显然不行,因为此处没存粮,而且很快就到冬季,秦岭如何运粮?
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先留杨怀、徐晃驻守右扶风郡的陈仓,包括两千益州兵和两千降兵。
杨怀带有部分粮食,应该能坚持两个月,自己在附近的武都郡想办法筹集一些,差不多就能解决问题,毕竟只有四千人。
陈仓的位置十分重要,此城易守难攻,当初马腾、韩遂等人反叛之时攻打陈仓,大半年也拿不下来,诸葛亮后来也一样。
不过现在李傕已败,再加上缺粮,他安排在那里的守将肯定早已逃回了李傕的大本营池阳,自己唾手可得陈仓。
得到陈仓之后,杨怀、徐晃可以在这里利用军人屯田,在这里种植冬小麦,解决一部分明年粮食所需。
据刘瑁所知,目前冬小麦在北方而言,主要还是在两淮及河南南部地区推广,关中冬小麦种植面积极少。
在关中种植冬小麦,是增加粮食供给很有效的措施。(PS:关中地区大量种植冬小麦是在唐朝开元年间)
自己这次回去,要顺路去凉州见一下皇甫嵩、马腾、韩遂等人,这对自己下一步经营凉州有极大好处。
此事办完之后,自己就带领这一万五千余人从大散关一线返回汉中,同时利用这个机会逼迫武都太守雍朗投靠自己。
从历史上看,武都郡很容易得到,主要是该郡西北方附近有大散关、故道城,因而郡治下辩县从来都不是防守的重点,其他县城也是如此。
至于这里的氐羌人,在历史上也容易被人招抚,只要以诚相待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
历史上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并未在这里遇到多大麻烦。
而且曹操在汉中战役失败后,还强迫迁徙了这里的数万户进入右扶风郡、汉阳郡(上邽)一带,避免它们落入刘备之手,这些事情也都非常顺利。
刘瑁在这里对投降的士兵进行整编三日之后,就准备带着他们返回关中。
这日傍晚,他正与吴班、黄权等人商量行军事宜,忽然贾诩带进来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
“皇甫郦拜见刘将军!”男子进帐之后行礼。
“原来皇甫兄,快快请坐!”刘瑁认得这人。
皇甫郦是皇甫嵩侄儿,在皇帝身边担任谒者仆射,千石吏。
“多谢将军!”皇甫郦落座之后,讲了来此的缘由。
原来,昨日刚刚有人从河上传来消息,他的叔父皇甫嵩病故。
于是他正好趁这个机会离开皇帝刘协,赶回凉州奔丧,如此一来就没有人说他不与皇帝共患难了。
刘瑁听过之后,脸上露出难过之色,“吾原本这次想顺路去探望皇甫老将军,不曾想他却已仙归,真是令人悲伤!
老将军戎马一生,平定黄巾之乱立下千古奇功,是吾辈之楷模,唉……”
旁边众人一听,也都感叹不已。皇甫嵩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刘瑁心想,皇甫嵩家族几世为将军,门第极其显赫,丝毫不输于汝南袁氏。
只不过他们是凉州武人,在山东士人眼中影响力没有那么大罢了。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决定给皇帝刘协上表,自己代表朝廷去给皇甫嵩吊丧,如此可一举两得。
朝廷当然同意,并且赠皇甫嵩骠骑将军,再拜家中一人为郎。至于赠送何种礼物,让刘瑁自己斟酌,刘协肯定是穷得叮当响的。
刘瑁接到皇帝的旨意之后,即刻带领轻骑八百,赶往皇甫嵩老家安定郡朝那县。
随行人有贾诩、邓芝、张任、徐晃等人,大部队交给吴班带回到陈仓,让他一路小心。
……
安定郡朝那县在长安城西北方,六盘山东侧,后世宁夏固原附近,顺着渭水的主要支流泾水河谷而上,交通也算比较便利。
刘瑁一行人在路上行走八日,顺利抵达皇甫嵩家乡,进入到他们家的大坞堡。
虽然关中动乱日久,凉州也不太平,不过此地也还算不错,人口比高峰之时还剩下三成。
毕竟凉州的女子也会弓箭骑射,豪强们也都各自为政,相互纷争并不算太多。
这些人在天下稍微安定一些,肯定很快就会进入附近关中平原耕种或者放牧,且以放牧为主,很不好对付,幸亏自己准备抢占先机。
见刘瑁亲自代表朝廷前来吊丧,皇甫家人十分客气,皇甫嵩长子皇甫钰组织家人热情迎接,将刘瑁所带来的数百骑都安置在了坞堡百姓家中居住。
这皇甫钰字坚寿,也曾经当过侍中、太守等显赫官职,这几年见天下大乱才闲居家中,伺候年老的父亲。
安顿妥当,刘瑁带着随行人前去看望了逝者,烧了几炷香,然后与皇甫家人闲聊。
皇甫钰首先对刘瑁和众人表达了歉意:“如今之所以天下大乱,都是由于吾心慈手软,鬼迷心窍阻止父亲攻击董卓那贼……”
原来,当初董卓藐视皇帝刘宏,反意明显,许多人劝说皇甫嵩诛杀董卓,不过皇甫钰因为是董卓至交,所以劝阻了父亲。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董卓当权人之后也才没有杀皇甫嵩。
刘瑁挥挥手:“往事休提,当初即使老将军杀了董卓又如何?即便没有董卓进京,洛阳一样会大乱,这从袁术强行破门入宫屠杀宦官就可看出端倪……”
原来,根据古代法令与规矩,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带外兵进入后宫,只有禁军可入。
因此,尽管何进是大将军,当初也只能屯兵宫门威胁,因为皇帝、太后都在宫中。
由于没得到皇帝或太后的旨意,袁绍也没有胆子攻打宫门,因为这要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道德风险。
不过,这件事袁术却做了。
袁术胆子最大,所以后来他最先称帝。
军人破门入宫,意味着大汉皇权彻底瓦解,军人正式登上舞台掌握帝国命运。
众人一听刘瑁如此说,也都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