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眼泪让周围围观的人都忍不住动容,再结合颜家女人一看,好些人立即想起了当年颜家门口的闹剧,瞬间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女孩儿是谁了。
当初颜家不要脸面,将诺九娘和这个女孩儿一起赶出了颜家,闹出了大动静,让人想不知道都难。
如今旧事重提,颜老夫人瞬间黑了脸,当初她手段不够狠,顾忌着颜家族里,才没有将这贱皮子留下来慢慢磋磨死,让她攀上了那么一个高枝。
如今是不能得罪了。
“这种事哪是我这种妇道人家能做主的,姑娘要是不急,且等我回去问问。”颜老夫人打太极道。
闻颜若闻言,端庄一笑,道:“如此便谢过夫人了。”
眼见着人越来越多,颜老夫人可不是她那个大儿媳妇,会在这种情况下和闻颜若挣个上下,丢下一句,“三日后,我会让人告知你。”
便带上两个儿媳就离开了。
目送那三人离开,人群也渐渐散了,闻立海上前,“姐,你要回那个颜家去?”
“怎么可能?”闻颜若轻声反驳,“我只是想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用我来威胁双亲。”
闻立海是个鬼精灵,眼珠子一转就明白了闻颜若的顾忌,故意道:“那你不怕这些人威胁他们?”
“哈。”闻颜若轻笑两声,瞥了闻立海一眼,“你以为当初娘亲说什么都要将我的户籍落到闻家是为什么?”
“哦!”闻立海眨巴着眼睛,瞬间明了。
大郢伦理比律法更重,但你让人轻视律法试试!
正墨将两个小孩儿的表现看得清楚,心底突然有点羡慕,羡慕这两个小孩这么通透,不像他,天真愚蠢,害人害己。
这时万籽凑到正墨身边,“阿久姐家这两个小孩好厉害。”
正墨心底的惆怅立时消散,勾起一抹笑,“是啊。”
他以后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愚蠢的东西。
这一个小插曲后,在码头边等着的力工有人跑来,说家里的船已经停稳了,可以去抗货了。
一行人闻言,立即跑到了码头那边,却看到自家船的舢板上,张大正牵着一个女子走下来。
张大因为常年跑船,皮肤有点沧桑,但那女子的皮肤竟然与张大的皮肤不相上下。
闻颜若一行人见此,均有点目瞪口呆。
“姐,那是大张叔吧?”闻立海不敢置信地问,“他找到婆娘了?”
闻颜若笑眯眯的,一把摁住他的脑袋,“说话文雅点,你可是读书人。”
然万籽也来凑热闹,“我滴个乖乖,大个头竟然带个媳妇回来了。”
正墨:“……”他看到高程和文尧两个,跟着一个小女孩儿身后,也走下了舢板。
张大看着这一行人,明显也愣了下,顿时放下了女人的手,一张糙脸上微微发红,“大小姐、大少爷,正墨小子,万籽姑娘,你们怎么来了?”
万籽笑嘻嘻的,“张大哥,你不介绍一下?”
张大嘿嘿笑了两声,“这是我媳妇,杨氏。”
杨氏在张大身后,窘迫地行礼。
这时,高程、文尧也下来了,那个小女孩儿就跟在他们身后。
闻立海口无遮拦,“程哥、尧哥,那不会是你们媳妇吧?”
现场一静。
高程率先反应过来,脸色有点僵,“不是。”
文尧直接没说话,用眼神认真地否认。
张大忙道:“不是的,不是的,这是杨氏的女儿,平时我们都喊大丫。”
一场乌龙……
闻立海缩在闻颜若身后,看着高程和文尧僵硬的脸色,“那不是我看程哥和尧哥年纪大了吗,以为你们会和大张叔一样找个媳妇回来呢。”
“我孤家寡人,就不是顾家的性子,应当不会找媳妇了。”高程深呼吸,缓了缓自己的语气,认真地和小少爷解释。
文尧依旧不说话。
“行吧。”闻立海撇撇嘴,程哥越来越可怕了,尧哥越来越哑巴了。
让闻立海这么一打岔,众人也就放过了对张大的打岔,张大也得了机会,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闻立海。
“小少爷,你在这里正好,这是大人让带回来的家书。”
“爹的信?”闻立海惊喜地接过那封信,笑眯眯就要准备拆开,被闻颜若阻止。
“还是让娘拆吧。”
闻立海一想,也是,便遗憾地收了起来,“那我们先回去了,你们先忙。”
说着就准备离开,万籽临走时问了一句,“哥,要给你把嫂子带回去吗?”
这回是杨氏开口了,“不用、不用,我和大丫有一把子力气,可以帮忙搬货。”
张大也点头,“还是我自己带回去吧。”
“那好。”
一行人立即转头回家,闻立海迫不及待冲进了暖房,口里嚷嚷,“娘,爹爹来信了。”
诺久书正在哄小意儿,闻言立时呆了呆,而后才慌张地将意儿放下,忙起身去接信。
闻张氏也想看信,不过还是先将意儿给看好,耐心等人读信,“阿久,快看看,阿寒写了什么。”
“嗯。”诺久书匆忙应了一声,忍住心底激动,忙拆开信封。
闻光寒用一个大信封,直接装了几封信,有给闻张氏的,有给孩子们的,有给其他人的,还有单独给诺久书的。
单独给诺久书的那封最厚。
闻立海在一边看着,心底酸溜溜的,“爹好偏心。”
诺久书没好气看了他一眼,将给闻张氏的舒心递给他,“去,给奶奶读信。”
“那我的信呢?”闻立海鼓起脸颊。
“让你姐先看。”诺久书说着,将写给孩子们的信递给了闻颜若。
闻颜若笑着接了过来,拆开。
闻立海委屈,但还是乖乖给闻张氏念信去了,信上写的无非是他很好,嘱咐闻张氏也好好的。
给孩子们的信,内容大差不差,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见这边和谐了,诺久书才拆开自己的信。
闻光寒给诺久书的信最后,却并不全是千里松相思的,更多的是朝廷和府城那边的动态。
诺久书将那些思念的话语压到最后,准备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再看,而后拿起那些时事的信息,仔细看起来。
闻光寒说他在府城的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当初皇帝和齐太傅化名敲打的一朝,府尹对闻光寒很是客气,他是全力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