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没有人比他跟清楚。
南宋建国后集中马军决战的后果。
失败的后果实在太可怕。
这就是为什么在南宋建立之初本来是非常有机会收复北方失地。
最后确功败垂成。
表面看是赵构不愿意抗金。
但其实那是十年后的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
上位之初的赵构还是积极抗金的。
甚至还让主战的李纲做了南宋第一任宰相。
只是后来他的皇位做稳了,出于各种原因就不愿意再抗金了。
但是抗战之初他哪怕他不愿意。
他至少还是表现出了抗金的意志。
但是在北方抗金形势一片良好之际。
张浚做出了错误判断。
因为各州各府都有捷报出来。
他感觉金人原来没有那么强大。
确实宋人是人,金人也是人。
只要战略战术得当。
要赢其实并不稀奇。
但是张浚膨胀了。
认为没必要跟金人耗下去了。
来一场决战。
一次性把金人赶出中原不好么?
想法当然是好的。
但是太过于集于求成了。
各路的步军厢兵义勇战力不一不说。
至少你的骑兵不过是把各地的马军集中在一起的有马步兵而已。
富平之战南宋5万多骑兵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宋朝账面上的马军高达20万。
但是你要想到官僚腐败吃空响等问题。
还有就是刚发生靖康之难。
这5万多骑兵可以说就是南宋初的全部家底了。
所以赵构想看看岳飞是怎么说。
如果也是跟张浚一样,因为打了几场胜仗。
就想跟金人决战。
那么无论他岳飞是“武圣”还是“战神”都没必要听了。
至少证明现在的他还能成长起来。
水平跟历史上的张浚差不多。
岳飞见赵构愿意听。
心中一喜,准备把自己心中所有设想全盘投出:“陛下,要有骑兵,就得有战马,战马和普通马的差别,完全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
“战马的品种和生养环境都有严苛的要求。”
“就拿滇马和西域大宛马来说。”
“成年公滇马身高仅34寸(115厘米),而大宛马则有42寸(140厘米),这两者在冲击力和速度两方面有多大的差距,可想而知。”
赵构道:“你的意思是,我大宋并不缺马?而是缺战马?”
岳飞道:“是也不是。”
赵构:“怎么又是这句话?你接着讲,朕听着。大家也听听。”
听皇帝这么讲,宗泽、张浚等人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的能有什么高见。
岳飞接着道:“先前我说组建骑兵,便是想从马军中选出适合的战马,这样的骑兵才是真的骑兵。”
“所以把马军的马集中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战马和不适宜做战马区分开来。”
“非战马就交给各军各部。”
“然后把战马集中起来,拿出其中一部分做为组建冲锋骑兵。”
“另一部分组建新的养马监,这件事情就是臣最想跟陛下提及的。”
“请陛下重建马政!!!”
马政?
很多人可能跟穿越而来的赵构一样。
对宋朝的了解过于表面。
只以为宋朝软弱,就是因为没有骑兵。
而没有骑兵是因为宋朝没有养马地。
然而事实是。
宋朝对外战争胜率是6:4
宋6,敌4.
而宋朝也不是没有骑兵。
账面的骑兵也是高达20多万的。
水份再打,到张浚手上组织决战的时候还能拿出五六万骑兵。
至于养马地。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最好的养马地应该是河套平原。
其次山东、关中,再次则是内地。
北宋在河南养马监的就有两千匹马。
当然能用做战马的不多仅两百匹。
但不管如果,事实证明,中原是可以养战马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宋朝的骑兵怎么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呢?
答案就在马政上面。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北逐匈奴。
卫青霍去病更是打出了汉骑的威名。
一骑当五胡。
这在宋朝不敢想象的。
一金当五汉还差不多。
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北逐匈奴。
就在于他有大批的战马可以支持他有大规模的骑兵。
而他的战马就利益于他产马政。
汉武帝在河西六郡设立了多达36所牧师苑,总计养马将近30万匹。
而且热衷于引进良马,大宛马就是这个时期引入内地的。
到了唐朝的时候更是称得上可怕,仅高宗时期,养马数就高达70万匹。
从周边30多个国家引入良马,培育而来的良马被称为“唐马”,身材高大,气势惊人。
所以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看他是否能兵威外国。
其实就是看他的马政。
宋朝也不能说就没有马政。
但是马政混乱。
战马和非战马混杂,没有重视战马的培养等等。
北宋的马政搞得稀烂不说,甚至还有人天天吵着马政太费钱了不要养马了。
马政的核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答案是——
和人买的。
但还是有马政的。
北宋真宗时期就有20万匹。
宋朝原本其实也并不缺马。
甚至骑兵都不弱。
先前岳飞也表示过自己的骑兵不弱。
单以战果而言甚至还很强。
但是宋不缺马是真。
可是缺战马也是真。
云南的滇马有的是。
但这种马,你就是发给前线的岳飞等人,恐怕也只能拿来运运粮草了。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
南宋将全盘继承北宋制度。
那么接下南宋的马政成果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颗粒无收”。
但是现在岳飞提出要重建马政。
并不是说宋朝没有马政。
而是他想改革大宋的马政。
提出战马和非战马要分开饲养。
这样就能保证战马的纯正。
汉武帝也是培养战马也是慢慢建立起来的。
只要有了种子。
慢慢的培养总有一天会战马如雨。
所以岳飞并不是如张浚一般莽撞。
赵云、张浚等都表示无异议。
宗泽虽然也是士大夫。
但是属于开明的士大夫,并不会跟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一样说:马政太费钱了,还不如买。
宗泽也表示岳飞的提议可行。
宋原本就有养马监,这事办起来倒也简单。
岳飞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没想到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表面虽然还保持着镇定。
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了。
从马政赵构也看出来了,岳飞就是那位岳飞。
并不是因为他提前十年坐到了一军统帅就缺乏了谋略。
马政从经济效果来讲确实还不如买马划算。
原因很简单。
战精和普通马是不一样的。
战马的喂养成本可能够你能养五匹普通的马。
但是从长远战略来讲,不能单讲经济成本。
可是眼光狭隘的士大夫不一定同意。
看了一眼梅执礼。
他一直装作隐行。
别人不知道,但是赵构知道这事还得通过内阁。
梅执礼跟赵构的眼光一对视。
拱拱手表示应和。
这就表示吕问好、李纲应该问题不大。
果然朝臣是什么态度,其实还是看皇帝是什么鬼样子。
话说秦桧怎么还没跑回来?
不知道他会是变成什么鬼样子?
真是期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