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通电嘉奖(1 / 1)粉色袈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兄弟,你们差不多拼光了,撤退吧。”

向文彬坐到了丁远森的身边。

“撤退?往哪退?”丁远森惨笑着:“两个加强中队,一百号人,就剩下二十八个了。退?退回去了,我怎么和他们的家里人交代啊?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帮弟子,很多要么是本地人,要么在这里落地生根了,有老婆,有孩子,有父母。”

向文彬沉默了。

谁还不是爹娘养大的啊。

可他怎么也都没有想到,刚才一往无前决死冲锋的,竟然都是一群帮派弟子!

“好样的。”向文彬叹息了声:“我们四川有袍哥,上海有青帮,大敌当前,都是一样的中国人。”

雨,渐渐的停了。

丁远森掏出烟,可是烟盒子里已经空了。

“抽我的吧。”

向文彬掏出了一包湿漉漉的烟。

“这他妈的还能抽吗?”

丁远森嘴里这么说着,和还是掏出了一根烟,费力的点上了。

一抽,便连连“呸”了几声:“太差了,哎,我说向团长,等仗打完了,我请你抽好烟。”

“真的?”

“真的!”

“那就一言为定了啊!”

日军绝不会就这么甘心失败的。

在夺取阵地后没有多久,天刚亮,日军集中火炮向川军阵地猛烈轰炸,想用密集的炮火夺回阵地。

可是中国官兵毫不退让,两营继续不停地交替出击。

丁远森和他剩下的二十八个兄弟也都在玩命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红的,所有人的神经都已经麻木了。

他们的眼里,只有鬼子。

他们的大脑里,只有两个字:

报仇!

为了那些死难的弟兄们!

一个重伤员身上绑满了手榴弹,回头笑了一下:

“来吧,兄弟!”

两个特工眼睛湿漉漉的,大声说道:

“兄弟,一路走好,下辈子我们还你的!”

他们用力把他推出了阵地。

那个重伤员静静的躺在那里,看着天空,整个人一动不动。

他看着,好像已经死了。

而在绝对优势炮火的支援下,日军凶猛的朝着阵地扑来!

已经能够清晰的听到那些东洋话了。

重伤员笑了笑,然后拉去了手榴弹的导火索。

轰隆隆的爆炸声里,传来的是小鬼子的惨呼声

每一个人都在这么做。

没人害怕,没人逃跑。

10月17日上午,川军第134师402旅804团团长向文彬接到上级通电嘉奖:

因向文彬夺取阵地有功,晋升其为上校!

这次战场谨慎,是用无数兄弟们的鲜血换来的!

向文彬太知道这一点了。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丁远森。

每到日军的进攻被打退,丁远森就会沉默的坐在那里。

烟,早就抽完了。

他在地上找了找,居然连个香烟屁股都找不到。

丁远森有些无奈。

现在有口烟抽该多好啊。

中午时分,激战了几十个小时的阵地,终于暂时的沉寂下来。

丢失阵地全部收复!

而川军弟兄们也终于喘息一下了。

武装别动队还剩下八个人。

最后的八个人。

田家武也受伤了,大腿被子弹打中。

他一边喃喃的咒骂着,一边草草包扎着自己的伤口。

此时在阵地上,向文彬清点全团官兵,营长只剩一人,连长全部殉难,排长只剩4人,士兵只有120人。

向文彬走向电话机,只见通信员王一石已倒在壕沟里,左肩以下被弹片斜切而过,血肉模糊,右手却死死抱着电话机。

很显然,炮弹飞来时,他用身体护住了电话机。

向文彬轻轻地绕过他的的身子,拨通了旅部电话:“报告旅长,阵地收复了!”

此时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哽咽

连日来,从军长杨森到淞沪战区第6兵团长官薛岳,各级指挥官都在等候向文彬团的战报。

阵地如不能收回,日军占据有利登陆点,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捷报迅速层层上报,直至南京。

电话中,国防部传谕嘉奖:

“向文彬作战有功,升少将团长,赏大洋6000元。”

这本来是口头任命。

第二天,南京发来正式电文:

第三天,“20军134师402旅804团团长向文彬,率部奋勇出击,收复桥亭宅、顿悟寺阵地,着即晋升为少将,并奖奖金6000元。”

这是一个奇迹。

就在几个小时前,向文彬刚刚晋升为上校。

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向文彬连升两级,由中校直接晋升为了少将!

在和平时期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也是战时不得已的措施。

升官,加上奖金,激发前线将士们决死一战的决心!

不过,向文彬的少将军衔,很大程度上应该是职务军衔,而不是正式军衔。

1934年,国民政府整军建军中,开始依照日本军队的人事制度,将原属于军政部的军衡司独立出来改为由军事委员会直属的铨叙厅,制定陆军人事整顿及升迁办法。

这其中有一项便是将官阶与职级分开,任职与任官分立。

任职,指的就是军长师长这个职务,任官,则是中将少将这个军衔。也就是说,职务的晋升与军衔的晋升走的是两股道。

按说这是一个进步,是能够真正体现军衔意义的进步,但因为没有考虑到使用基准军衔的办法,也没有继承北洋时期加衔的体例,其弊端很快便暴露出来。

按照过去惯例,军衔的晋升受“停年”的严格限制。

所谓“停年”,就是某一军衔必须停留的年数,也就是最低任官年限。

按规定,各级停年为:少尉升中尉1年半,中尉升上尉2年,上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3年,中校升上校3年,上校升少将4年,少将升中将3年,中将升上将用选升。

照此算起来,一名少尉要升到少将最快也要17年半的时间。

这一下子矛盾来了,当战争发生的时候,指挥员职务的晋升却没有受那么多的停年的限制,一年连升三级的都有。

如黄埔军校毕业的胡宗南、李仙洲、李延年、黄杰、陈铁、桂永清等等,都在抗战开始后的第二年便已担任军长职务,而此时他们从军的历史都还不满14年。

军长是可以当,军衔却得慢慢走。这种任职与任官的分立,这也就造成了“官”的晋升远远的滞后于“职”的晋升的怪现象。

独立旅上尉旅长这样的笑话都曾经出现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