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到过襄阳,但是对襄阳却印象深刻。
那是源自金庸先生小说里的襄阳之战。
三国时期的襄阳,较之金庸笔下的襄阳,更为久远。
一入襄阳,一股厚重感扑面而来,作为南北门户,襄阳自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以襄阳的城墙建造、城防都是极其严格。
以前看小说,里面总会提到军容一词,对此我曾嗤之以鼻。
认为无法从军容看出来军队战斗力。
但是看着襄阳城墙上站着的士兵,看着襄阳城内一队队巡视的士兵,我终于明白何为军容整洁了。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但是当你看到这样的士兵,你就知道,他们的战斗力必然不俗。
以前读三国的时候,对于目前掌控荆州(襄阳属于荆州)地区的刘表颇为不屑,认为其徒有虚名。
如今亲眼看了刘表治下这些士兵,我才明白,能够成为三国的一方诸侯,刘表绝非凡夫俗子。
诸葛亮对襄阳城显然极其熟络,带着我左转右转,很快便来到了一处府邸前面。
这块府邸门府极高,周围遍布着同样高大巍峨的建筑,同时,到了这些建筑周围,往来巡逻的士兵数量明显减少,倒是府邸周围,隐隐绰绰有诸多人影。
显然,这应该是襄阳城内的大户人家了。
蒯府,两个大字笔走龙蛇,道出了这家府邸主人的来历。
其实,这时候的字和我前世所用的简体汉字有所不同,但是好在我以前对古文很感兴趣,钻研过一些,所以也能看出来。
看到蒯(kuai)府两个字,我突然明白这是哪家的府邸了。
荆州豪族诸多,诸葛亮并非生来便是荆州家族,而是在其年幼的时候,父母双亡后,被他叔叔带到荆州。
其后,诸葛亮的两个本族姐姐,便在其叔叔的运作下,嫁给了荆州的两大豪族,一个便是蒯家,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庞家。
蒯家在荆州颇有地位,兄弟三人皆有政务在身,算得上是实权派。
而庞家则是隐士之家,在士人中颇有名望。
想到这儿,我不得不赞叹诸葛亮叔叔,虽然历史对此人着笔不多,但是单凭诸葛亮叔叔为诸葛家族铺的路,就能看出此人不凡。
我正在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遐想的时候,诸葛亮突然顿住了脚步。
我一时刹不住,险些撞在了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不满的哼了一声,我不由有些诧异。
虽然相识不久,但是诸葛亮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但是此刻却脸色有些发红,眼睛中甚至有犹豫之色。
就在我猜想诸葛亮为何如此的时候,诸葛亮冲我点了点头。
我以为他是在朝我打招呼,我也冲他点了点头。
诸葛亮呆了呆。
“去敲门啊,这么没有眼力见”。
言语之中,充满了不可置信,仿佛我是一个蠢到了极点的人。
拜托,我是一个从民主社会穿越而来的人啊,怎么可能像那些有着封建残余思想的书童一样,主子一抬屁股,就知道主子要做什么呢?
心里这么想,在这个时代我终究是要靠着诸葛亮吃饭的,赶紧忙不迭的跑去敲门了。
门一打开,诸葛亮便昂首挺胸走了进去。先前脸上的不自在,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于开门的门房,显然对诸葛亮十分熟络,见面便直呼诸葛先生,显然诸葛亮是蒯家的常客了。
豪门世族,果然不同凡响。
进来蒯府,我以为自己进了公园。
山水叠嶂,院落交错,若不是熟人带路,只怕我走不了几步就会迷失其中了。
“诸葛先生,您来迟了呀!今日的品评已经结束了,如今大家都在用餐了”。
门房开门后,一直跟在我和诸葛亮身后,对我显然是无视了,对诸葛亮,倒是格外热情。
看来诸葛亮在豪门世家,也颇有地位啊。
我正感慨着,一道尖利的声音突然响起。
“哎呦,这不是孔明兄么”?
“怎么,今日又是品评结束才到啊”。
随着尖利的声音想起,一个和诸葛亮年纪相仿的公子哥,在众人簇拥中,和我们迎面走来。
“山景诱人,亮多欣赏了些许,这便有些迟了”。
诸葛亮说起慌来,是真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明明是自己在襄阳城外看刘备入城耽误了时间,这一嘴就扯到山景上去了。
“孔明兄还是如此悠闲自得,颇有隐士风范啊。不过诸葛家二小姐不是嫁给了庞家吗,那可是著名的隐士世家,孔明兄何不多去庞家亲近亲近,怎么总是往蒯家跑呢”。
言语之中,尽是讽刺。
这公子哥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喜欢隐居,应该和同样隐居的庞家走得近一些,怎么就和在荆州掌握实权的蒯家走得这么亲近呢?
言外之意,是诸葛亮故作清高呗。
我向来看不惯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作风,这公子哥都不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知道是一个二世祖,我正想开口反驳他几句,却发现我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
更不用说反驳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
“各大世家联合举办的品评,乃是荆州盛事,我自然要前来观瞻了”。
说完,朝着那公子做了做辑。
“蔡瑁将军主管荆州军务,荆州安宁,全赖蔡将军,我听闻蔡将军家教极严,是以蔡家公子熟知军务,想必此次品评必有高论”。
诸葛亮一语道破了这公子哥的身份,原来是蔡瑁的儿子,难怪如此二世祖。要知道,彼时的荆州,虽然刘表统帅荆州,但是蔡瑁却是荆州军务的掌管着。
乱世之中,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有话语权。
不过,我似乎记得三国历史中,蔡瑁的结局可不太美妙啊。
我正在恶意的想当蔡瑁的悲惨结局来临时,这二世祖是什么样子时。那公子身旁一个书童,连忙带着谄媚的笑说道。
“那是,我家公子说了,刘备入荆州,是给咱荆州牧送猛将来啦”!
荆州牧,说的就是刘表了。
我在心里冷笑。
给刘表送猛将?你们眼馋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还眼馋你们荆州呢。
不过看着对面的书童机灵劲儿,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木讷了。
本来年纪就比诸葛亮大,要是在呆呆傻傻,岂不是很糟糕?
我见诸葛亮没有开口,赶紧学着那书童的样子说话。
“咱家公子也说了,刘备入荆,如猛龙······”
咳咳······诸葛亮突然用剧烈的咳嗽打断了我的话,随即狠狠瞪了我一眼。
“诸葛兄,您来了”。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道女音响起,化解了尴尬。
我突然想到,如今的孔明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我若是仗着对三国的历史熟悉就乱说,岂不是害了孔明。
这样一想,我也赶紧闭嘴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