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引周瑜入局(1 / 1)流小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周瑜取代了小厮,带着我前往客房而去。

临行前吴国太欣然的表情,让我心里坚信,无论孙权和周瑜是否有什么龌龊,吴国太对于周瑜是信任的。

不然,我对于东吴而言是外臣,若是不相信周瑜,自然不会让我和周瑜在吴国太府单独会面。

有这样一个人物从中斡旋。

孙权和周瑜的关系,差不到哪里去。

周瑜也不急着问我什么,倒是闲庭迈步般一路前行,我只好像周瑜的书童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听闻卧龙有一个年近三十的书童,也叫诸葛明,不会就是阁下了吧”。

周瑜没有回头,但言辞之中的戏谑之意,跃然而出。

在这个时代,书童是相对低贱的岗位,但是对我而言,书童只是我和诸葛亮之间的戏言,又何来卑贱?

因此,我保持着平常的语气,自然而然的承认了。

似乎我的态度,让周瑜颇为诧异。

或许在他看来,我应该会因此而羞愧才对。

但是他哪里想得到,我是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人,我的心里装着的不是他们这个时代的门阀制度,而是平等的思想。

书童不书童的,无非是一份工作而已。

见我并不上当,周瑜继续说道“久闻卧龙隐居卧龙岗,每自比管仲乐毅,某本不信,但如今见身边一个书童,都可为刘备麾下前军师,想必卧龙确实大才,刘备也确实求贤若渴”。

我听得心里只想笑。

这话,看似是在夸诸葛亮和刘备,实际上却还意图挑拨我和诸葛亮刘备他们的关系。

说我一个书童,可以给刘备当军师,如果我是有才之人,那么有才之人甘为他人书童,是自取其辱;如果我是无才之人,则是在暗中讽刺刘备用人不明。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说话就是喜欢弯弯绕绕。

但是,我在诸葛亮身边熏陶已久,岂有听不出来的意思。

我故作轻松的笑了几声。

“卧龙先生虽有大才,但也曾与我品评天下英雄时说道,当今天下诸多谋士之中,唯公瑾文才武略兼备,卧龙每每提及都督,无不神往不已”。

我心里明白,现在是在人家周瑜的地盘上,生死都在周瑜手中,我所能做的,无非就是隐忍,加上对周瑜吹一吹彩虹屁。

这样做的好处是,掌握说话的主动权,避免在周瑜三言两语之中,将我绕进去。

况且,我还有诸葛亮锦囊中的东西要给周瑜,毕竟不能直接拿出去,有所铺垫最好了。

于是,周瑜在前面走,我一连串的彩虹屁在后面吹着。

从周瑜的反应来看,周瑜颇有些自傲的神情,显然对此是很受用的。

这也可以看出来,周瑜个性中自负的一面。

既然自负,我对于接下来说服周瑜,有了一定的把握。

周瑜在用言语试探我和诸葛亮我们的关系,这种试探,其实也是周瑜的一种策略。

乱世之中,削弱别人,就是增强自己。

如果我是这个时代的人,有这个时代的人固有的所谓风骨之类的思想,那么,周瑜的话,必然可以引得我对留在刘备处产生怀疑,进而给周瑜可乘之机。

周瑜在设计我,我又何尝不是在用一个个彩虹屁,引周瑜入局。

当我们行至客房的时候,我的彩虹屁已经是吹无可吹了。

也正在此时,我瞥见周瑜神色中,带了一丝不耐烦。

确实是,任谁一口气听十几分钟的彩虹屁,都会觉得有些厌烦的。

当看到周瑜的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我知道时机到了。

我嘿嘿一笑,掩饰了一下内心的尴尬,继续说道“卧龙虽然自负大才,但是却也言称,与公瑾比,乃是自愧不如”。

说到这儿,我刻意观察了一下周瑜的表情。

果然,他比较在乎的还是诸葛亮的评价,当听到诸葛亮自认比不上他的时候,脸上的不耐烦顿时消失了。

“卧龙曾有言,当今谋士之中,以公瑾之才华,当稳居第二”。

说完这句话,我故意住口不言。

果然,听到稳居第二这句话,周瑜脸色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动作却稍微一滞。

我知道,以周瑜的自负,又怎肯甘居第二。

周瑜哈哈一笑,目光炯炯的看着我。

“却不知何人,能居当今谋士之首啊”。

虽然言语依旧,但是我却感觉一股有些让我窒息的气息,从周瑜身上传了过来。

这种时候,我自然不会去挑逗周瑜的神经。

从给周瑜吹彩虹屁,到杜撰出诸葛亮说周瑜是当世第二,我一直在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是以当周瑜发问的时候,我故意做出神往的表情,说出了自己一直准备的话。

“当世第一,自然是辅佐曹操以弱胜强,一举奠定其北方霸主地位的郭嘉,郭奉孝了。”

说出这句话,我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如何说服周瑜,在见到周瑜之前,我并没有明确的想法。

直到和周瑜接触后,周瑜身上时刻传递而出的强烈自信,才给了我思路。

过于自信的人,往往都是自负的。

自负的人,最见不得的,就是自己不如别人。

诸葛亮在锦囊中给周瑜的信息,无非就三个。

一个是郭嘉是刺杀孙策的背后推手,还有一个是郭嘉还活着,最后一个,就是司马懿已经出山。

这三个消息中,有两个和郭嘉相关。

因此,我便只能将郭嘉推出来,激发起周瑜和郭嘉的竞争之心,从而说服周瑜,不对荆州动武。

果然,当我说出郭嘉二字的时候,周瑜神情一变。

“此人确实大才,可惜早夭,不然倒是可以一较长短”。

言语之中,虽然推崇郭嘉,但是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不如郭嘉。

顺着周瑜的话,我赶紧掏出早就要交给周瑜的布条。

“其实,郭嘉未死”。

说着,把布条递了出去。

“卧龙先生托我,将这些东西转呈都督”。

周瑜结果布条的时候,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

似乎已然明白,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他递布条做铺垫。

我装作没看见周瑜的眼神,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

接下来,就看周瑜看了布条内容后,会如何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