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回 到达西关(1 / 1)艾灵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的这番说辞传到楚梓兮这里的时候,她已远在千里之外的凉州,这几日的日夜兼程让她甚是疲惫。

年少时她曾一时贪玩,混在爹爹大军押运粮草的队伍中,跟着爹爹一路北上,去了边关,一路与风沙相伴,竟不觉得苦楚。

许是在宫里的三年,受了皇帝无数娇养,如今身体竟已有些吃不消。

可身后尚有皇帝的追兵,前方又有楚凉的生死未卜,她不能松懈。

她摸了摸灵风的头,兰轻从驿站里拿了些草料,她抓了一把,放到灵风嘴边。

“小姐,前面会经过凉关,没有拿到州丞的通关文谍,我们是无法通行的。”

“不必忧心。”

她既已做了此番决定,出宫前就已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了。爹爹征战疆场,战无不胜,靠的不是武艺高强,而是他敏锐的判断,和睿智的头脑。爹爹的英明,让她一度钦佩不已。

当年她身陷三王夺位的漩涡,爹爹临出征之前,交给她一枚令牌。此枚令牌是先皇所赐,可以让她在大宁所有关卡来去自如。

不远处传来马蹄的哒哒声,听声音只有一匹马,此处是凉州驿站,来往行人换马喂料都在此地,有马蹄声倒也正常。

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男子骑着高头大马,闯入她的视线。他勒马而止,驿站内的小厮闻声而出,“官爷,有何吩咐?”

那人并未下马,只喊到,“有流寇在京城作乱,烧了平南王府,一路北逃。你派人到城里通知凉州州丞,凉州戒严,凉关现时起,只进不出。”

说罢,将一纸文书丢到小厮手里,小厮打开一看,盖了青州州丞的官印,当下便回到,“官爷放心,小人即刻去办。”

那人见事情办妥,便调转马头,折返回去。

小厮收了文书,见到她们二位还未走,好心道,“二位姑娘今日怕是出不了凉州了,不如进城去找个客栈歇歇脚。”

兰轻笑道,“多谢小哥挂怀!”

楚梓兮上了马,她必须赶在这小厮凉关戒严之前出去。消息能传递到凉关来,那身后的追兵离她也不远了。

皇帝苦心经营数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她困在了京云宫。她如今逃出,若是再回去,便永无出宫的可能。

灵风跑的飞快,身后的兰轻险些没有跟上,楚梓兮急,她也急。

所幸到凉关的时候,封关的消息还未传来,她亮出令牌,守将略看了一眼,也不曾问话,便开关放她们二人西去。

临走时不忘叮嘱她们一声,“眼下西北正在开战,前方三百里便是战事吃紧的西关城,两位姑娘不如就在北州歇下。”

楚梓兮笑道,“官爷不必忧心,到了西关城,自有人能护我二人周全。”

明安王驻地,便在西关城。清河关失守,北鲁尉迟欢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元琅镇守的西关城。

北风民风淳朴,邻里多善,前有驿站小厮,后有守关士兵,相继送暖。

凉州已有些许荒凉,出了凉州,夜色如幕,一眼望去,竟没有一丝亮光,一轮弯月挂在夜空中,周边绕着几颗忽明忽暗的星星。

一丝冷意袭上心头,她戴上斗篷的帽子,握紧缰绳,双腿夹了下马肚,灵风嘶吼一声,扬起马蹄。

京城到凉州一千五百里,这一路上太平祥和,她们两个弱女子策马而过,竟无遇到一个贼人流寇骚扰作乱。虽说大宁北鲁休战三年,大宁现下算是太平盛世,可是这太平尚不至于让她如此安宁。

楚梓兮知道,暗地里早已有人为她保驾护航,悄悄开路。

西关城,等着她去的不只有楚凉,还有明安王,元琅。

大宁边关共设三道防线,第一道是雍关,第二道是清河关,第三道便是西关。前两道防线的丢失已经可以让大宁百姓惴惴不安,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万无一失。

西关城。

前方三十里便是北鲁安营扎寨的地方,守城的士兵早已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的父母兄弟,是大宁的数万个百姓。

负责守城巡逻的是新上任的张将军的部下,叶甘,原是楚凉心腹,楚凉擅开城门迎敌,重伤未愈,皇上任命张继良出任大将军,明安王便以他熟知军中事务为由让他任张将军副将,从旁协助。

所谓的从旁协助,不过是想利用叶甘对楚凉的忠心来钳制张继良。叶甘站在城楼上,目光极力远眺。叶甘的爹爹是先楚将军的随从,随楚天阔一起战死在青城山。他与楚凉自小一起长大,熟知他的脾性,自然知道那日他为何会做出鲁莽之事,无视明安王的命令,擅开城门。

而那支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箭,偏巧便射入他的胸膛。楚凉能征善战,武艺高强,身手灵活,鲁军射出来的箭很少有能一击击中要害的,那支箭的主人准头也太好了些,能一箭瞄准激战中的楚凉,属实不易,怕是尉迟欢也难以达到如此水准。

叶甘想的入神,城楼上突然传来骚动,他皱了眉头,握住别在腰间的剑,转身向后走去。

忽然骚动又停了,只听得上楼的脚步声,随后便是几个士兵齐刷刷的高喊,“奴才参见王爷。”

叶甘停步,复又往后退了一步,颔首,直到一双黑色的绣着金色祥云的靴子闯进他的视线,他下跪,“末将叶甘,拜见王爷。”

西关城虽是明安王驻地,但他驻扎在此三年,上这西关城楼的次数屈指可数。许是近来战事吃紧,他连着两日,日日都来。

来的虽有些勤了些,可这守城的将士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唯恐在明安王面前落下不是,丢了项上人头。

明安王治军从严,大宁上下无一不晓,比之楚天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免。”

“多谢王爷,”叶甘起身,没有抬头,只看到他深蓝色的衣袖上绣着鎏金的龙纹。

他继续往前走,“可有异常?”

这句话问的漫不经心,叶甘知道这个可不是他来的目的,若有异常,城楼便会燃放烟花作为信号,王府内即刻便会有人去告知他,即便如此,王爷问话,他总是要回的,“一切正常,王爷您放心便是。”

他走到方才叶甘站着远眺的地方停下,叶甘站在他身后,抬头看他。他玉冠束发,颈间围着黑色的毛领,双手负于身后,叶甘从未见过他穿过盔甲。

前方三十里,有点点灯火,那是尉迟欢安营扎寨的地方。他现在就像一只躲在暗处的狼,瞅准时机便要吞下西关城这只肥羊。

他不说话,叶甘便不回话,在明安王面前,言多必失,话多必死。

叶甘不知他站在此地吹了多久的寒风,总之是过了许久,身前的主子终于发话,“尉迟欢若是进了这西关城,楚凉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爷放心,臣定严防死守,一只苍蝇都不会放进来。”

这个季节,哪里来的苍蝇,他这句军令状立的颇有漏洞。

元琅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了城楼。下城楼的时候,他抬眸望了眼漆黑的夜幕,站住脚步,沉声道,“祁琏,你留下来。”

跟在他身后的祁琏神色一沉,已知晓他的用意,有些不情愿道,“奴才领命。”

元琅回头,夜色太暗,祁琏看不到他的神色,却知道此时的他已有些不悦,“本王的命令,你遵循便是,不要擅自为本王作主。你跟随本王多年,该知道本王的眼里揉不得沙子。”

祁琏握了拳头,沉默片刻,方吐出一个字来,“是。”

二月初的京都城,已有了暖意。正午里的日头刚好,兆喜从御书房里出来,手里的拂尘一甩,靠在手臂上,他直起身子,厉声道,“陛下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都退下吧。”

一直站在门前等着进去伺候的宫女了然于胸,面不改色,行了礼,“是。”

她们正准备退下,却听得方才发号施令的人冷声道,“方才你们可看到什么人进御书房了吗?”

宫女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有一个聪明的站出来,“奴婢不曾看到方才有人进御书房。”

剩下的宫女瞥了眼兆喜的表情,看他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纷纷跟声道,“奴婢们也不曾看到有人进御书房。”

兆喜点了点头,“去吧,记得管好你们的嘴巴,今日之事若是走漏了风声,仔细你们的脑袋。”

御书房内,活色生香。

仍是那张堆满奏折的书桌,只是今日却与往日有些不同,皇帝的怀里抱了个女子,那女子生得煞是好看,她肌肤白皙,明眸皓齿,此刻嫩白的脸蛋上浮上动人的潮红,墨色的长发上精致的翠色步摇歪向一旁,青丝凌乱。

一双藕色的玉臂挂在元郇的脖子上,青色的外袍落在地上,露出雪白的里衣,元郇的唇落在她娇嫩的颈间,唇齿呢喃间,她一声轻唤,“陛……陛下……”

扣着她腰的手忽然用力,捏的她有些疼,她方回过神来,想起他曾吩咐过的话,他与她欢好时,不喜欢她发出声音。

她闭了眸,睫毛颤抖,他唇下用力,一阵快意袭来,她就此沉沦。

兆喜站在御书房外,垂首看着脚下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听着里面传出来的一阵阵的脸红心跳的声音,心里五味陈杂。

出了凉州,过了北州,西关城便在眼下。她这一路,虽平安无事,心里却也是忐忑不安,她不知道楚凉眼下是否还一息尚存。

眼下虽是正午,却没有日头,边关虽荒凉苦寒,可灵风陪着爹爹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到了这熟悉的地方,灵风竟跑的更快了。

楚梓兮只觉着身体发冷,有些头晕,手里的缰绳有些沉了,她险些握不住。

追在身后的兰轻看到灵风背上身体摇摇晃晃的主子,觉着有些不对劲,大声喊了几声,“小姐……小姐……您没事儿吧?”

楚梓兮没有勒马,也没有回话,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轻声道,“就快到了,很快就能见着阿凉了……”

等见到了楚凉,她一定劝他放下他的眷顾,离开这不太平的地方,找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为他娶一房妻室,像寻常凡夫俗子一般,安稳度过此生。

她这么想着,唇角便不自觉的勾起一抹笑,心里竟觉得暖暖的。甩了甩昏昏沉沉的脑袋,努力睁开眼睛,看着前方。

西关城楼,守城的将士刚进行一批轮换。他们刚用过午饭,叶甘坐在城楼的台阶上,拿着一块白布不停的擦拭着手中的剑。当年先皇驾崩,明安王被驱逐到这边关蛮荒之地,楚凉奉了新帝之命来边关驻守,他自然一起跟来。

临行前,皇后设宴为楚凉饯行,宴席上赐了这把剑给他,要他护楚凉周全。

这把剑着实好,三年来陪着他披荆斩棘,可他终究还是辜负了赠剑人的本意。

想到这里,长剑入鞘,楚凉还被困在明安王府里,生死未卜,他这样的级别根本寻不到机会去王府一探究竟。

而明安王不知道出于何意,昨夜离开城楼却把身边的近侍留了下来,难不成是怕他惹出什么乱子吗?

“叶将军,前方有异。”

“何异?”

“有两人骑马而来。”

“是从鲁贼方向而来?”

“不是,从东南方来。”

东南,北州。

叶甘起身,跟着士兵走到了城楼最高处,这里是最佳观望位置。他抬眼望去,一匹通体雪白的马飞奔而来,那马的额间有一撮红色的长毛极为醒目。叶甘皱了眉,“那是灵风?”

“灵风?”旁边的小将狐疑道,“那不是已故楚将军的战马吗?”

楚将军当年战死青城山,尸首运回京都城下葬,灵风便再也没有人见过,如今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叶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确实是灵风没错。马背上的人渐渐显露出了模样,披着斗篷,戴着帽子。

转眼间便到了城楼下,马背上的人抬头,是一张美丽的脸,右眼眼角下,一点红色朱砂痣,妖而不魅。

“殿下?”叶甘脱口而出,大喜过望,正欲开口,让人开门相迎。

却听得身旁的祁琏一声令下,“城楼下是北鲁恶贼,来人,放箭。”

弓箭手从两侧跑出,弯弓,搭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