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情况(1 / 1)先生请洗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锋霍地一下站起身,对着郭嘉等人笑道。

“快快把这两位大人接进殿来。”

“喏!!”

那侍卫答了一声,随后快步跑出殿去。

没有一会的功夫,就带着两个身穿儒袍的中年男子进了大殿。

“陛下,臣等来迟,还请陛下赎罪。”

两人一进殿,看到陈锋,立马行礼道。

这二人中,站在左边的男子,大概30岁左右,身穿白色儒袍,腰间辨别着一块白玉,走到近处,还可以闻到身上传来的香气。

站在右边的男子,留着一把胡子,身穿一身青衣,衣服上半点褶皱也没有,看起来表情严肃。

郭嘉看到这二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文若,好久不见。”

“奉孝,确实是很长时间了。”

站在左边的人看着郭嘉,感叹的同时眼神却是忽然暗淡了下去。

这位正是三国时期的荀彧荀令君。

前世荀彧与郭嘉都在颍川求学,而且还在曹操手下做谋士。

二人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

只不过郭嘉早死,之后荀彧又是那等结局。

所以二人相见也不由的唏嘘一场。

“魏大人。”

“狄大人。”

另一边,狄仁杰也和魏征说起话来。

二人同是生在大唐。

魏征身死之时,狄仁杰也不过13岁。

再加上狄家在初唐时期也是一方大族,所以二人还见过一面。

只不过在李世民死后,李唐王朝又出现了那种事情。

二人相见,自然也免不了一阵攀谈。

韩世忠和典韦两人站在一边看着相谈甚欢的几人。

这几个人韩世忠是一个人都不认识。

虽然有几位肯定是听过的,但是终究没见过面。

此时乍一见,也没有什么说的。

典韦倒是也曾经在曹操手下干过,但是他生性就不喜欢说话。

所以看到荀彧也只是稍微激动几分,没有上前说话。

陈锋含笑着看着他们交谈。

不过,看几人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只能开口打断道:

“叙旧的事情以后在做就好了,现在先聊正事。”

“倒是我等疏忽了,还请陛下恕罪。”

魏征第一个醒悟,听到陈锋的声音,立马闭上了嘴。

对着陈锋行了一礼道。

“不必如此,诸位过去可能都是同僚,今日能再相见,自然值得庆祝一番。”

陈峰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是很在意这种事情。

几人前生相见,今生再次相聚,本来就是世上的奇迹。

也不怪这几个心智及其强大的智者,也会陷入情绪之中了。

“正是如此,我与文若已经相邀,等会一起去春满楼。“

“这可是阳城中最好的青楼,里面的姑娘可都是一等一的,陛下可要同去?”

相比于魏征的规矩,郭嘉就极其随意了。

他直接说出了自己一会儿要翘班去青楼这种事。

一旁的荀彧已经捂脸了,虽然提前有预料。

但万万没想到郭嘉的性子依旧如此跳脱。

明明前世的时候相处的也还不错,难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放荡?

荀彧想着这些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你们自便就好,注意身体。”

陈锋嘴角抽了几下。

这个春满楼他也听说过,是阳城中最大的青楼。

当然,任何城市中,青楼也就是那几个名称。

所以明眼人一看,这个春满楼也是一个不正经营生的地方。

不过阳城中青楼也不是仅仅这么一个。

还有什么迎春阁,喜来林,欢乐坊这么几个文人雅士常去的场所。

这春满楼也算是其中一座。

哪里更好,其实市井间各有传闻。

但是,郭嘉直接说出了春满楼是最好的这种话。

也只能证明,这几个地方他已经混了一个遍。

要知道,所有事情处理完才不过5天时间……

果然,郭嘉前世早死不是没有道理的了……

“陛下,我和奉孝只是去喝杯酒,没有别的事情。”

荀彧在一旁对着陈锋说着,似乎还是想挽救一下自己的形象。

“对对对,只是喝杯酒,没什么别的事。”

郭嘉在一旁也是假惺惺的嚷嚷着。

只不过看他脸上的样子,只能是越描越黑了。

荀彧没好气的看着郭嘉不断给他抛来的眼神,苦笑着站在原地,不再说话。

“好了,说一说正事了,不要再贫了。”

陈锋看到气氛又一次滑向了不正经的一方,立马正起脸色,对着众人说道。

“这一次扶余大军来袭,情况危急。”

“阳城一战,多亏了典韦、韩世忠、郭嘉、狄仁杰还有和珅你们几位跌鼎力相助。”

“当然,还有卫青以及羽林卫的帮助。”

“现在卫将军还在城外,训练大军,没有到来。”

“这一次危机,真的多谢诸位。”

陈锋说着,冲着众人一礼,头向下,真诚的说道。

“陛下,此等均是臣等的本分,勿要如此。”

“陛下,你这不要和开玩笑了,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干的,那些扶余军的牲畜,本来我就看他们不顺眼。”

“陛下,若是没有您,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够在哪里呢,那能够来到这个世界,还能看到这种种的玄妙呢?”

“陛下,您这不是折煞微臣么,臣不敢当此,不敢当此啊……”

……

看到陈锋给自己行礼,除了典韦挠了挠头不知道说什么。

其他几人都是立马回礼,冲着陈锋说道。

“虽然阳城一战我们胜了,但是毕竟扶余军已经深入腹地。”

“燕国边境的镇远和丰边两路受灾严重,在扶余军掠境之后,已经是千疮百孔。”

“现在,燕国官员在其位不谋其事。”

“百姓无以为生。”

“北方两路七省的百姓,大多数都已经流离失所,约有几十万百姓想着阳城方向逃窜而来。”

“现在,燕国北方,边防尽失,情况危急。”

“南方也是人心浮动。”

“即将到来的难民。“

“还有三个月之后的远山宗宗主,杜河。”

“虽然阳城一战我们赢了,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陈锋沉着脸一一数着之后需要做到事情。

身旁的郭嘉几人听到这些也是心里一沉,在没有了刚才的轻松之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