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健跟夫妻二人握了握手,然后就看向刘啸。
“你就是刘啸?被佟占国称为百年一遇的天才,比宁百还要厉害?”
“侯爷爷好!”
刘啸抬着头看着这位老人,第一感觉就是这位老人是一位军人,因为那种气势不是普通人能够具有的。
当然,上楼时佟占国已经讲了对方的经历,但刘啸还是觉得,老人跟其他军人不同。
前世,刘啸接触过很多人,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军人给他的印象最深。
华国的军人,自建立军队那天起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肩头担负着国家和人民的荣誉,加之艰难的成长历程又赋予了他们坚韧的性格,即便在国家已经强大的时候依旧保留着这些特质。
而刘啸眼前这个老人,虽然面目慈祥,可那种气质刘啸从未见过,每一根头发中都散发出顽强,每一道皱纹里都是英气。
“这就是参加过长征、抗战以及半岛战争的军人吗?果然与众不同。”
纵然如刘啸这样高傲的人,见到这位老人也是油然生出敬佩之情。
“侯爷爷您好!”
刘啸抬起头尊敬的回答。
“好,小朋友真是有礼貌,来,坐在侯爷爷身边。”
看得出来,侯健很喜欢刘啸,拉着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刘啸呀,你有什么本事,跟侯爷爷说一说?”
“本事?我个小孩子,就是平时喜欢看书,其他的…………没什么本事了。”
刘啸“实话实说”道。
侯健笑着接着说道。
“小家伙说得很好,没错,你才八岁,没有什么本领。
本领是需要通过上大学来学习的,你想过以后要学什么吗?”
“以后要学什么?嗯,这还没想呢,那得看看国家需要什么吧,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刘啸的回答让侯健拍了一下大腿。
“说得好!国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说得好呀!”
侯健哈哈大笑,杜宇峰在旁也是不住的点头,刘啸这话说得真有水平,如果不是个小孩子,他一定认为是在拍候老的马屁。
侯健轻轻的摸了摸刘啸的头问道。
“小刘啸呀,你这个回答让我非常满意,我想问问,是不是你父母告诉你的?你可不能说谎呀?”
刘啸一副天真的表情回答。
“侯爷爷,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我们国家很穷,比不过西方国家,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才让我们国家贫困潦倒。
现在我们正在国家改革开放,虽然暂时和西方国家比不了,但只要我们不断发展进步,全国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早晚有一天会实现四个现代化,变成一个强国。”
刘向学和张文秀夫妇互相看了一眼:这话你说过?我好像没说过呀!
两人当然没说过,可侯健不知道,一个八岁小孩能说出这种话吗?显然不可能,只有父母的教导才能有这样的认识。
毫无疑问,刘向学夫妇是一对有识之士,是拥有坚定信念的同志,也只有这样的同志才能教育出如此懂事的孩子。
“向学,文秀,你们现在在什么单位工作?”
刘向学马上回答。
“候主任,我在丰城第三轴承厂工作,文秀在机床一厂工作。”
“哦,轴承厂和机床一厂,伟大的工人阶级同志,正是工人阶级同志的艰苦奋斗,才让我们国家从刚刚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人和农民,是我们国家的骨头和血液,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我们要像你们致敬呀!”
佟占国在一旁接口。
“向学曾经获得过省级劳模的荣誉称号,现在担任第三轴承厂的副厂长,我看呀,副厂长这个职位低了,向学的觉悟和能力,当个厂长绰绰有余。”
刘向学连连摆手。
“候主任,佟主任,我们只是最普通的工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干活工作,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侯健微微点头。
“向学说得很好,家国家国,先有家,后有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过上好生活,整个国家自然就好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未来我们的国家也注定繁荣昌盛,这道理浅显易懂,却有充满了哲理。”
侯健对刘向学夫妇两人很欣赏,因为他在二人身上看到了责任感。
华国不缺人才,可以想象,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但人才却并不一定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的人才都跑到了西方国家,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给的条件很高,能够让人才有很好的物质生活。
侯健对这样的人非常反感。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程度。
国家培养了你那么多年,你成才后却跑到国外,为其他国家做贡献,这是什么行为?如果放在侯健年轻时的年代,他们就是叛徒,不可饶恕。
没错,物质生活是很重要,可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是要有为国奉献的很高追求。
想想五十年代的那些科学家,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在国外功成名就,可当新中国建立,他们中的一些人便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
那时的祖国给不了他们好的待遇,有时甚至连肉都吃不上,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也无法和外国相比。
可是他们依旧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月献给了国家,也正是有了他们,国家在核工业、卫星事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如钱老、邓老等皆是如此。
侯健自问比不了这些伟大的人,但他十三岁参加革命,历经的战斗数都数不过来,无数战友在他眼前牺牲。
他们为了什么?不就是心中那家国的信念吗?要是没有这信念,新中国能建立吗?
新中国建立,侯健这一辈人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把国家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这些任务,却终究要落在年轻一代人身上。
但是侯健发现,自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的信念出现了问题,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渐渐有了苗头,这怎么能行?这些会毁了国家。
侯健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意义,传授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育年轻人做人做事的道理,要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
只有让年轻人懂得这些道理,才能说教育是成功的,要不然自己国家培养出的人才都跑到国外了,这叫什么?这叫养虎为患。
侯健认为刘啸还小,这些道理自然不懂,但他的父母懂,父母的言传身教会让刘啸潜移默化明白这些道理,刘啸长大后自然也就明白了,现在看来,刘啸的父母做的很好,侯健很满意。
可侯健哪里知道,这都是假象,是刘啸“表演”出来的。
当然,不是说刘向学夫妇不爱国,只是他们不会总结出其中的道理,更不用说用来教育刘啸了。
是刘啸故意这么说,以此抬高父母。
刘啸一眼就看出侯健的“喜好”,做为老革命军人,他们对国家的使命感绝对比任何人都强,他们都是甘愿为国家奉献生命的一群人,只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形容父母,才能让其刮目相看。
刘啸的目的很明确,将父母“打造”成一对爱国模范迎合侯健,可能对方一高兴就是为两人安排个新的工作也说不定。
当然,这前提还得看自己有没有价值。
刘啸前世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深知人的功利性本性,每个人都有,无一避免。
当然,功利性并不是特指金钱、权力等,这属于较低层次,只能满足个人的私欲。
比如国家的革命前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当然不是金钱和权力,他们为的是民族解放和复兴,这是更高层次的功利,或者说是最高层次的功利,不是谁都能拥有这个层次的功利。
比如侯健这位省教委副主任,做为副厅级的领导,能亲自来丰城见一个八岁小孩子,当然不是为了金钱,他都快七十岁了,自然也不是为了权力,那为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侯健真的希望刘啸是一个神童。
自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收入也逐年提升,西方的文化开始向国内渗透,人们发现了双方的巨大差距。
西方的流行文化让年轻人为之痴迷,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猛士的士高的舞曲在国内疯狂的流行,根本无法阻挡。
流行文化固然吸引人的眼球,但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双方的科技水平。
西方国家,特别是漂亮国,无论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高科技等行业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水平,反观华国,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甚至都无法望其项背,很多人都说双方可能有近百年的差距。
这些差距的根源是什么?或许在每个行业眼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答案是共同的,那就是人才的缺乏。
国家恢复高考不过十年时间,抛去至少三年的学习时间,其实国家大学毕业生只有七届,加起来也就一两百万的毕业生,高等教育普及率连也百分之一都远远达不到,怎么能和西方国家百分之二三十的高等教育普及率相比?
侯健做为辽北省教委副主任,一年前去过漂亮国,参观了三所大学,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所大学都有完善的实验室,一些实验室每年可以获得数千万元的资金,这样的规模自然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再看看国内,就算是一流的华夏大学、首都大学,一年能获得的投入也就几千万左右,很多技术都已经过时,培养出的人才根本不能和西方国家相比,而且差的很多。
没有人才的支撑,国家的发展大计无从谈起,可以说,人才问题现在就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起码侯健是这么认为的。
正因为如此,当侯健听说丰城出现一个神童立刻就留了心,后来佟占国的汇报把这位神童夸上了天,说他比宁百还要厉害,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天才神童,评价之高让侯健起了爱才之心,于是立刻起身赶往丰城。
一个副厅级领导亲自来见一个八岁的小孩,这种情况太少了,但对侯健来说,所谓的职位怎么能跟一个真正的人才相比呢?只要对方是一个好苗子,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