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国家教委的邀请(1 / 1)苹果炒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啸登上省级报纸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丰城的各位领导知晓,张彦鸿第一时间跑到刘啸家来“慰问”,当然,他一直就关注着刘家,特别对刘向学非常器重,话里话外准备让他当区教委的主任了。

区里的领导重视,市里面也不能落后,第二天市长朱兴复就再次接见刘啸一家三口,表扬他们为丰城争了光。

朱兴复接见后的第二天,辽北日报社就派了三个人到丰城采访刘啸了。

辽北日报的影响力可不是辽北经济日报和辽北教育报能够相比的,这家报社是辽北省媒体界的龙头大哥,每天的发行量在五十万份以上,刊登的内容都是国家和省内的头等大事。

这次辽北日报社派出三人来,一位是报社的副主编辑孙德怀,另外两人是记者,他们开着一辆吉普车直接来到了丰城宣传部,部长亲自接见,刘啸一家人也被邀请过来。

辽北日报社采访的水平当然非常高,先是“话聊”,然后走访,采访了数名刘向学和张文秀的同事,最后采访了刘家的邻里朋友。

刘向学夫妇的同事对刘啸了解很少,只能在夫妻二人嘴中探得一些信息,这些消息当然都是刘啸如何如何“牛逼”之类。

除了家人外,只有街坊邻居对刘啸了解,比如周家人就是看着刘啸长大的。

“这位大爷,您知道刘啸吗?”

一位记者来到周家采访,周老爷子坐在炕上抽着烟一副骄傲的样子说道:“我怎么不知道?娃娃会走时就在我家玩,当然知道了。”

“那老爷子您能说说刘啸从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

“他呀!从小就是天才,两岁就能读书看报,三岁就能和大人聊天,四五岁时,下象棋我们大人就不是对手了,那时我就知道这小家伙不得了,长大后必定是个大人物。”

“哦,他从小就这么厉害?”

“当然了,要不然也不会是天才,来,记者同志,你也来根烟?”

周爷爷把刘啸吹的天花乱坠,周奶奶在一旁也是点头附和:“这个小家伙呀,从小就有本事,人还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逢年过节就到我们家拜年,我把他就当作自己的亲孙子。”

好吧,真相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周爷爷和周奶奶的记忆力里,小时候的刘啸跟普通人无疑,傻乎乎,有些调皮,可能有些聪明,但跟天才差的远,至于如周爷爷所说的两岁读书看报完全是“胡说八道”,压根就没有的事情。

但真相已经不重要,现在的刘啸就是公认的天才,所有熟悉他的人都在这个前提下脑补出大段的天才虚拟人生,因为这才符合刘啸如今的人设。

当然,周爷爷一家人和刘家关系好,夸奖起来有些“肆无忌惮”,关系一般的邻居没有这么夸张,他们记忆中小时候刘啸似乎跟天才不沾边,但他们对这段记忆也不敢确定,毕竟现在刘啸这么牛。

“嗯,刘啸呀!他小时候嗯,是个天才,比别人聪明,其他的嘛,还真不好说了。”

隔壁王小丹的母亲虽然有些讨厌刘啸,但也不敢确定自己记忆中的刘啸是不是“真实”,也不敢说他不好,只能承认了刘啸天才的人设。

辽北日报社在丰城采访了两天时间,终于清晰找出了刘啸的成长轨迹。

从小天赋异禀,父母又尽最大努力培养,终于培养出一位天才神童,这位神童非常了不起,聪明就不说了,还读了很多书,什么四大名著、资本论、经济学原理等等,所以他对国家制度、经济也有涉猎。

总之一句话:刘啸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天才神童,比之前国家出现的少年天才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甚至大多数成年人也比不过他。

辽北日报的副总编辑孙德怀看着手里的稿子,想起来时赵广发部长对自己说得话。

“你可别把刘啸当作一个小孩子,他的思维比我们这帮大人还要敏捷,我都不知道他能想出什么新的想法,这样的天才,百年不遇,所以咱们要加大宣传,宣传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同时也要激发广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孙德怀的文笔和视角当然不是市所能相比的,这次采访的内容要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发表,其核心就是:以小见大,借此机会宣传国家的教育事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这就是省宣传部门工作的主要思想。

“现在看来,刘啸的确如大家所说,是个百年不遇的天才,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呀!”

通过两天的采访,孙德怀已经相信关于刘啸的种种“传闻”都是真的,他哪里是个孩子,感觉完全是个成熟的大人,分析问题头头是道。

孙德怀等人离开丰城一周后,一篇名为“天才是怎么练成的”的报告文学刊登在了辽北日报上,这篇报告文学一经刊登,立刻在省内掀起了一场关于刘啸这名天才的热烈讨论。

有人觉得文章太过夸张,九岁小孩考大学?神话故事吧。

有的人表示要注重对刘啸的培养,以避免拔苗助长。

最多的讨论主要还是放在为什么刘啸能够拥有如此天赋,由此进行探究,终于得出了一个让人兴奋的理由:国人也是有天才的,不比漂亮国那些民族差,而且还要更强。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辽北日报社收到来自全省各地数千封信件对刘啸发表看法。

绝大多数是“抒情文”,抒发对国家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其中有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纷纷在信中表决心,说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报社的领导们看着来信有种满足感,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国内,这些文化宣扬个人精神解放,在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推波助澜下正在改变着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头脑。

羡慕有之,崇拜有之,还有就是浓浓的自卑感,觉得国人不如西方人。

在这种自卑感的作用下,民族精神也悄然而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国人对“女排精神”和那些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运动员如此狂热,甚至国人狂热的推崇气功也是基于此原因。

国人太希望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证明自己了,证明我们不差,不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差。

好了,就是在这股民族精神兴起的背景下,刘啸出现了,虽然是一个“孤例”,可也说明国人不是没有天才,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优秀,毕竟,似乎漂亮国历史上也没有八九岁就能考上大学的神童吧,倒是在战国时代,一位名为甘罗的少年,十几岁就成为秦朝的宰相。

一时间,刘啸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辽北省,甚至有数家市一级的报社都跑到丰城想要采访刘啸。

“儿子,今天铁山市日报社打来电话,说要采访你,被佟主任婉言拒绝,他说你正在准备高考,不适合接受采访。”

张文秀回到家告诉儿子。

刘向学也摇了摇头道。

“唉,我那里也接到了电话,鞍城市晚报社想要采访,但被张区长婉言拒绝,这段时间接到了很多报社电话,都说要采访,太烦人了。”

刘啸的那篇报告文学里有刘向学夫妇的名字和工作单位,结果就是记者们寻着就找了上来。

刘啸没吭声,心里却在想:不好,搞不好又要来麻烦了。

刘啸觉得自己大意了,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以他的低调性格,最讨厌就是麻烦。

但现在也没办法,好在市政府帮自己挡着,没让其他市的报社来骚扰自己,也是,这么大的一个成绩岂能让其他城市抢去?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不便利,刘啸外人只知道刘啸一家在丰城居住,至于住哪里就不清楚,只能询问丰城政府,如果是二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刘啸家门槛早就被踏平了。

四月一日,这一天国家教委一封电报传来,这不是愚人节的礼物,而是从省教委转传过来。

内容很简单,让刘啸去首都,国家教委的领导要亲自接见他。

这封电报可不得了,立刻在丰城引起了轰动,市长亲自向省里回复:保证完成任务。

好吧,刘啸觉得这位朱市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保证有个屁用,还不得老子亲自去一趟,一想到做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他脑袋都疼。

疼也没办法,方案很快就到了刘啸的手里,一家三口全部去首都,佟占国和孙秀芳一同前往,省里面孙德怀也得去,毕竟这次很可能国家级别的领导会出面接见,到时候大家都得沾沾光。

刘啸一家三口加上佟占国两人从丰城出发直接前往首都,乘坐的是直达列车,说是直达,中间也要拐几个弯,全程九百多公里,需要二十五个小时,平均下来每小时竟然还不到四十公里,就这速度还没有人类百米冠军的速度快,刘啸也真是无语了。

好在这次坐的是卧铺,如果硬座,那刘啸直接撞死算了。

其实现在火车的速度也不是这么慢,只是丰城属于小地方,一天只有三趟车,一趟开往首都,一趟去沈城,还有一趟向内蒙,刘啸的老姨就是这趟车的播音员,据说这趟车非常“恐怖”,全程一千三百公里,卧铺很少,八成以上的人是硬座,要坐上三十多个小时。

因为车次少,所以沿途各个车站都得停,到沈城二百公里的距离就要停二十多次,要是到首都,恐怕四十次不止。

刘啸等人上车后找到自己的位铺,车厢里人不是很多,其实坐卧铺的人大多是出差,车票可以报销,如果是串亲戚,很少人会坐卧铺,毕竟票价很贵,比硬座要贵上一倍。

刘向学把带的行李放好,到车厢连接的地方接了一杯热水。

“来来来,大家吃瓜子!”

张文秀从包里拿出大把瓜子,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

火车在丰城停了十分钟,“咣当”一声再次启动,这趟旅行开始了。

此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钟,天黑了下来,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乘务员推着小货车开始在火车上兜售商品。

其实没什么东西,瓜子、烤地瓜,还有一暖瓶的热豆浆,最好的食物就是烧鸡,至于说方便面、香肠、榨菜这类东西起码还得等五六年才能出现。

众人都吃完饭了,这些东西也用不着,乘务员推着车子进入到下一车厢,刘啸也没事,跟着她一起进入到硬座的车厢里。

卧铺车厢的旅客不多,五成左右而已,有些空荡,坐在里面都有些冷,硬座车厢截然不同,刚走进车厢,热气夹杂着刺鼻的烟味迎面扑来。

硬座车厢的人都坐满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在过道上。

人多行李也多,头顶上的货架放不下,干脆塞到座位下面。

“卖地瓜、瓜子、豆浆和烧鸡了,有没有买的了!前面的乘客让一让。”

乘务员一边推着车吆喝,一边叫前面的人让开。

“乘务员同志,地瓜多少钱一个?”

一个三十多岁男子询问。

乘务员立刻停下来。

“地瓜一毛二分钱一斤。”

“一毛二分钱一斤?挺贵呀!”

男子嘀咕一声,想不买,可看到身旁无精的孩子一咬牙,指了指一个地瓜:“买这两个吧!”

乘务员马上拿起秤。

“一共是一斤一两半,一毛四分钱。”

男子掏出一毛四分钱递给对方,接过两个地瓜。

“孩子,吃吧!”

小男孩接过地瓜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瓜吃的干干净净,男子又把自己的那个掰下一小块,孩子又是很快吃的干干净净。

“慢点吃,慢点吃。”

看着儿子,男子眼中满是慈祥。

“兄弟,这是带儿子串亲戚呀?”

旁边站着的一个男子询问,看样子是刚上车。

“孩子他妈在首都工作呢,我带儿子也过去。”

男子回答。

“在天城工作?那厉害了,天城工资很好吧!”

“还行吧,别咱们北方高不少,不过听我媳妇说深市那边才高呢,我有一个小姨子在深市工作,是岛国的一家企业,一个月工资八百多块钱,干上一年就是万元户。”

“什么,一个月八百多?我的天,这么高?假的吧?”

的确,现在国家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还不到一百元,天城这样的大城市工资高一点,但也就比其他城市高出三四十,基本上到不了一百五十块钱。

在大多数人收入还不到一百元的时代下,月工资八百元简直就是富豪,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能不吓人吗?

“当然是真的,我的那个小姨子今年过年回家还买了一台彩电,我告诉你,在深市不光能买到彩电,还能买到汽车呢!”

“汽车?那多少钱一辆?”

“那得看什么样的汽车了,国外的小轿车都几十万。”

“几十万?一辈子都买不起吧?”

“咱们是买不起,但现在有的人能买得起,听我小姨子说,咱们国家有不少人都在深市那边做生意,有一些赚了大钱,也都开上汽车了。”

刘啸听着两人的对话,显然带孩子的那个男子是一位打工者,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建设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劳动者,而城市本身没有那么多劳动者,于是大量贫穷的农民们开始涌向城市,这就是农民工。

农民工给那些大城市带去了蓬勃的活力,在他们手中,摩天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不断延伸,工厂的生产线旁有他们的身影,风靡世界的各种小商品也是他们的杰作。

三十年后,有人统计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过程中,大约六亿农民工涌入了城市,创造了数百万亿的财富,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对改革开放后的国家贡献最大的一群人,同时也是付出最多的一群人。

这位男子只是全国数亿名农民工中的一员,他并不知道自己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只知道为了孩子要努力做些事情。

刘啸突然想起来自己的父母,在前世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他们也选择了一条自我奋斗的道路,也一定做过这趟火车,当他们看着家乡越来越远时,也一定憧憬着未来,可是结局却是悲惨。

其实在这些农民工里,跟前世父母那样悲惨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客死他乡,还有的干了一辈子,到最后也是孑然一身。

突然之间,刘啸觉得眼前这些人变得如此的生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故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组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个国家的辉煌历程。

这是一个无数人拼搏奋斗的历程,虽然里程碑上没有他们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已经被国家永远铭记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