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天下取仕,人才是第一生产(1 / 1)徐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彻借助系统掌管着大汉帝国,将这座大帝国的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了然于心。

在刘彻将那些奸商之事处理完毕后。

其他的官员纷纷表秦折。

除了督查边防建设以外,也有一些官员书停止商业改革。

这些执拗的官员认为开埠互市有风险。

还有一些官员书,弹劾主导商业改革开埠互市的窦婴。

朝堂之的窦婴也是顶住了极大的压力。

刘彻在大殿之,看着这些官对窦婴的弹劾,终于开口了。

“商业改革,是朕让窦婴去做的,开埠互市,也是朕亲自允诺的。”

“你们若是想弹劾窦婴,那就先把朕弹劾下去吧!”

轰——

刘彻声若响雷,那些弹劾窦婴的官员立刻俯身:

“微臣惶恐。”

大殿之顿时清净了。

“诸位爱卿,还有其他奏本吗?”

刘彻站在龙台,开口说道。

大殿中的文武大臣左右看看,不再出声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要下朝的时候,赵绾出列。

“微臣有本启奏。”

“奏来。”

刘彻重新坐会龍椅之。

“陛下,微臣按照你的旨意,已经将科举考试规划全部制定完毕!

“从今之后废除举孝廉和考举,实行科举!天下寒门终于有机会鲤鱼跃龙门矣!”

赵绾话音落下之后,其他的官员纷纷瞠目结舌。

随后,一些机智的官员纷纷开口附和。

天下莘莘学子早就等待这一天……

刘彻点头,开口说道:“朕为国家挑选栋梁之才,卫绾,你便替朕去拟旨吧。”

“微臣遵旨,吾皇圣明!”

丞相卫绾归列之后,再也没有官员奏折。

退朝!

刘彻首创的科举考试是帝国选才任能的重要制渡。

这一次,寒门学子也有机会登流社会。

如卫绾赵绾他们是通过举孝廉加考举走仕途之路,一路平步青云。

这以后,这条路算是被堵了。

哪怕是生于高门大户,若是没有真才实学不会文章。

也没有办法通过科举考试,做不了官。

刘彻设计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考试分三场,分别干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围。

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入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主考官由天子亲自任命皆是朝廷命官,德高望重者担任。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规定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只取三百名进士。

刘彻扫平了边关之患后,大明帝国走正轨。

无数的士子已经摩拳擦掌,若是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便能一展胸中报负了。

早朝结束之后,众多朝臣往外走。

刘彻让太监把卫绾、窦婴、韩安国,赵绾喊住,命他们去未央宫见驾。

这四人都是刘彻的肱股之臣,现在刘彻要首创科举,自然要同他们详细了解一下科举。

刘彻进入未央宫,等待四位大臣到来。

卫绾和韩安国对未央宫很是抵触,他们打心里不愿意去未央宫。

因为他们没一次前往未央宫,都会背着一大堆事情出来。

比如皇帝缺银子了,比如皇帝想打仗了

比如皇帝想推新政,却不愿意自己出头得罪天下豪族,。

便让卫绾和韩安国出面顶雷,被天下士豪族唾骂。

一直以来,中土就是重农抑商。

到了窦婴这里,却将商业全解禁了,自然是骂声一片。

若不是窦婴身后的靠山是天子,他早就被弹劾下台了。

“哎,希望这一次陛下别再出难题了”

“应该是与科举有关。”

这些重臣在太监的率领下,进入了未央宫。

刘彻早就在未央宫里等他们了,

并且给他们准备了四张椅子,几碗新沏的茶。

四位大臣进来之后,刘彻也没有废话

直接让他们坐在了椅子,刘彻单刀直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些大臣。

“朕想开班学院,不是私整,而是让所有寒门子弟能够免费入学的学院……”

卫绾和窦婴的脑袋瞬间大了。

小皇帝又给出难题了。

建立学院?

还是免费的?

建立学院自然是好的,例如现在就有太学。

太学也是当今天子首创的!

太学有三千学子在太学学习,每年的花费,极其高昂。

大规模建立免费的学院?

一座太学每年的银两支出就是二十万缗。

想要天下寒门免费入学,那么每年的支出,将无法想象……

这是不能实现的,卫绾他们自然知道读私塾的高昂学费……

“你们给朕拿一个主意出来吧,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识字率给朕提升去?

四大臣面面相赫,一时间,拿不出任何主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