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不懂白衫青年的话,于是问道:“鲁国蒸蒸日上,哪里有自取灭亡的迹象。
在下楚国李斯,请阁下指教一二。”
白衫青年道:“在下韩国韩非。
鲁国地处中原腹地,南有强楚,东有强齐,西北有三晋。
鲁国如要扩张,必定四面皆敌,如何能强盛起来。
鲁君不过加冠之年,就在齐楚的眼皮底下伐灭四个小国,不顾后果,必定引起齐楚震怒,齐国和楚国的任何一国要想灭鲁,鲁国都难以承受。更何况这一次,鲁国同时得罪了齐楚。
在下已经听说,君太后已经在朝堂上商议如何出兵帮助四国复国了。”
李斯恍然道:“多谢韩非兄指教,原来鲁国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来鲁君是在劫难逃了。可惜他也称得上是一位贤君,未来却如此可悲。”
李斯离开众人聚聚的地方,进入学宫中拜见荀子先生。
荀子问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近日临淄多有传言,说鲁国少君有天子气,呈五彩,有煌煌大日之象。又有术士说鲁国继承周的火德,想要改国号为明。
顺天应命,当大兴。
你怎么看。”
李斯拜道:“正如夫子所说的,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至于五德之说也是谬论。无论鲁国将国号改成什么,都难以改变它国力弱小的本质。”
荀子点点头道:“你说的和我的想法一样,但是稷下学宫百家争鸣,阴阳家同样弟子众多,我希望你不要因为拜我为师就摒弃其他的学说。
诸子百家皆有可取之处,希望你要虚心学习。”
李斯道:“多谢夫子教诲。”
虽然韩非对于鲁国的前景不看好,但是他的师兄弟们并非都是这样的看法。
他的师弟公输信就认为鲁国还有希望,并且带着他的几位寒门好友一起准备收拾行李,前往鲁国。
韩非拦下他们道:“诸位且慢,你们与其去鲁国追随一个弱冠之君,不如和我一同回韩国,如今秦韩交战,正是用人之时,你们到韩国,有我的举荐一定可以受到重用。”
公输信道:“秦强韩弱,秦伐韩,韩则献地求饶。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则主而侍,鲁国虽弱,却敢出兵灭国,我等年轻气盛,一腔热血,此时去鲁国如同雪中送炭,暗夜烛火。
若被韩王所用,我等不过是献城纳地的小官吏。若被鲁君所用,我等则是不畏强敌的国士,
二者相比,韩王其人与鲁君相比,犹如萤火之与皓月。
韩兄虽然贵为韩国公子,还需早作谋划,另谋出路。韩国国祚不久矣。”
韩非默然无语,眼下秦攻韩甚急,君王贪图享乐,只知贿秦。
他叹了一口气,平静的看着公输信等人收拾好行李离去。“若使韩非为相,变法十年,韩必定收复失地,称雄列国。”
另一边,姬仇夙兴夜寐,日夜忙碌。他对范增道:“给孤三十年,敢教日月换新天、”
八月十一日,触子,王翦,嫪毐都班师回朝。将副将留下守卫城池。
午饭过后,姬仇命令君幼薇传命众臣议事。
一个时辰后,众人到齐。都看着姬仇,等待会议开始。
范武也从胡陵赶了回来,大大咧咧的将一些胡陵牡丹送给了君幼薇,
姬仇轻轻咳嗽一声,范武一个机灵,差点跪倒在地。
“诸位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开始今天的议事了。
今日寡人要和你们议的是扩军之事。
自从裁撤三军之后,鲁国只剩下两只军队,一支是炽凰军10000人。
一支是涅军9000人。
还有兰陵郡各县招募的守军21000人,以及其他城池的守军12000人。
共计52000人。
这里面可以用来征伐作战的是炽凰军和涅军,共计19000人。
面对楚国的主力200000大军,我们完全不是对手。
寡人决定再次招兵六万人,设两个番号。
一支名为汉军,一支名为明军。
汉军下设两个特殊兵种,一个名为白耳兵,一个名为虎豹骑。
明军下设两个特殊兵种,一个名为五行旗,一个名为具装铁骑。
诸位怎么看?”
王翦道:“光有兵马不行,还需要从军中筛选出合格服众的将帅,方能打造一支雄师。”
“嗯,王翦所言不错,我们必须要筛选出勇武之辈担任军中要职。寡人决定,在兵马招募完成之后举行演武大会。
演武之地就设置在距离齐国莒县五十里之处。”
田庸听姬仇要将演武之设在齐鲁边境,感到十分震惊。
“君上万万不可,如此举动一定会被齐王视作挑衅。”
触子摇摇头道:“非也,君上此举,正是为了巩固齐鲁联盟。
大争之世,弱肉强食,强者生,弱者亡。
如果鲁国不向齐国展露实力和威慑,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会被齐国在背后偷袭。一旦齐王见到鲁国兵力不弱,且敢于攻楚,必定会努力经营齐鲁联盟,大力支持鲁国攻打楚国的举动。
我们越强,在齐国看来,我们越是可能削弱楚国。
而后齐国渔翁得利。”
范武听完以后,有些迷糊。于是问道:“既然齐国渔翁得利,我们为什么还要和楚国死拼。”
王翦道:“君上这是不得不拼。
鲁国不打楚国,楚国一定会来打鲁国。
鲁国不打齐国,齐国不会打鲁国,鲁国若是打齐国,齐国必定发兵攻打鲁国,楚国看到齐国发兵攻鲁也一定会趁火打劫。”
范武还有疑惑,他道:“那为什么不打魏国。”
众人闻言都是一笑,范增道:“大哥,你觉得打了魏国的土地能守得住吗?
既然守不住为什么还要平白无故的得罪魏国呢?”
范武摸了摸脑袋,嘿嘿道:“原来是这样,看来咱们要和楚国死磕到底了。”
姬仇道:“诸位既然没有意见,那么扩军的事情就交给王翦去办了。
王卿闲暇之时可以多到宫里来看看王贲,他最近一直吵着要见父亲。”
王翦道:“多谢君上体恤,臣有空之时必定来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