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行政改革(1 / 1)赛月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胡杨林的授意下,李光弼,郭子仪,李嗣业和封常清等将领们,拿着一件龙袍披在太子李亨身上。这下,把太子和下面的群臣搞了个措手不及!

说实在的,李亨也没想到他们突然来这么一出!虽然他的确对这个皇位很渴望!但是,还没有达到这种迫切的程度!怎么也得有个适应过程吧?

这样一来,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大殿里鸦雀无声,群臣都看着太子,想看他的意思。

太子赶紧推辞道:“诸位!这,这不好吧?父皇还流落蜀地,我怎能僭越大位?使不得!使不得呀!”

胡杨林带头跪倒在地,李光弼,封常清,李嗣业和郭子仪也跟着跪倒在地!后面的群臣一看,得了,大家都随大流吧!于是,大殿里群臣都跟着跪倒。

胡杨林说道:“太子殿下!臣等这里泣血求告,您要担起这个重任!大唐历时百年,辉煌无限!我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几代帝王,励精图治,才创下这锦绣江山!臣说句诛心的话,当今陛下也是一代英明神武的帝王,把大唐荣耀推向了顶峰!可是,也是他,老迈昏庸,不理朝政,亲小人,远贤臣,此大唐所以倾颓也!导致安禄山叛贼谋反,长安失守,百姓涂炭!大唐岌岌可危!幸得太子殿下振臂一呼,呕心沥血,平定叛乱,再造共和!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才使得大唐转危为安!所以,为大唐天下计,为黎民苍生计,殿下登基,执掌乾坤,于情于理,都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太子,您不要推辞了!”

胡杨林这话说的,有理有据有节!任何人也挑不出毛病来!这都是事实!明摆着嘛!所以,众将领和大臣们也齐声说道:“我等请求太子荣登大宝!早日登基!”

太子李亨心里百感交集!他感激的看着胡杨林,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在这个关键时刻,洛阳侯坚定不移的支持他,力挺他!不惜得罪自己的父皇!这是真够意思呀!

李亨稳定一下心神,说道:“感谢诸位的厚爱和支持!本宫如果再推辞,就是有些着想了!好!那本宫,哦,朕就应诸位的要求,登基!”说着,李亨穿上龙袍!这时,事先准备在后面的宫女们端着皇冠,玉带,龙靴走上大殿,一起给太子更衣!很快,太子戴上皇冠,身穿龙袍,腰缠玉带,登上龙靴,龙行虎步,走上高高的龙椅,坐了下来,俯视群臣。

在胡杨林带头下,所有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三拜九叩,恭贺新皇登基!

公元758年,长安收复后,太子李亨在众文臣武将的拥戴下,于长安正式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大唐开始了新的篇章。

李亨登基后,下令大赦天下,随即,开始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这新皇登基,李亨下诏,遥奉远在蜀地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命当地官员,在蜀地为太上皇修建太极宫,由朝廷专门拨出俸禄,为太上皇颐养天年。

随着李亨的旨意下达,一名钦差在五千军队的护卫下,前往蜀地,宣读圣旨,同时,这支军队也是太上皇的贴身护卫力量!而高力士,也在胡杨林的推荐下,成了专门伺候太上皇的大总管。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把李隆基给囚禁起来了!让他在蜀地呆下去,不能再回到长安了!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很大的!一旦回到长安,会很麻烦!保不齐上演一场父子相残的戏码!大唐开国以来,这种事情还少吗?

好在当初朝廷的那些官员们一股脑的跟着李隆基都去了蜀地,这样一来,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就让他们这辈子陪在太上皇身边吧!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官员那是绝对不会再用了!

这些都是胡杨林给李亨出的主意!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对于蜀地的控制,也是煞费苦心!首先,朝廷派遣五万大军入蜀地,整个蜀地统一划归益州道,封常清为益州道大总管,把蜀地直接纳入朝廷的直接控制之下!也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同时,因为大唐这些年和吐蕃连年征战,蜀地一直被吐蕃骚扰,大军进驻,也是为了加强对边境安全。

安顿好了太上皇的事情,李亨开始了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第一个,就是洛阳侯胡杨林的封赏。这次平定安史之乱,胡杨林可是股肱之臣!整个平定叛乱,几乎都是胡杨林一力承担!新军的训练,武器装备,粮草供应,几乎所有开销,都是胡杨林!李亨动情的说道:“大唐能转危为安,全靠洛阳侯毁家纾难!洛阳侯,是我大唐中兴第一功臣!”

所以,李亨在金殿上宣布,敕封胡杨林为洛阳王,世袭罔替。太子太师,尚书省丞相,掌管六部,在长安县仔赐良田千倾,原宰相杨国忠府邸改为洛阳王府。胡杨林可以直接行走于宫城,面见圣上。可以说圣眷正隆!

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充朔方节度使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河东节度使。同时,二人也被封了爵位,郭子仪封汾阳侯,赐府邸,良田百顷,李光弼为范阳侯,赐府邸,良田百顷。封常清为益州道大总管,封益阳侯,赐府邸,良田百顷。

除了这些首要将领外,其他的有功将领们也都得到封赏。可以说,这些将领们也实现了自己封妻荫子的梦想。

封赏完这些武将之后,现在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现在刚刚组建,缺少大量的官员!三生六部制的大唐,各个行政机关都没有官员。

为此,太子征求胡杨林的意见之后,原太子东宫的班底们全部得到重用,充实到朝廷各个部门。由胡杨林的举荐,一些在洛州培养的官员们,择优选择一大批人,来到长安,充实到六部!这其中就有白居易,杜甫等。

杜甫和白居易如愿以偿,真正进入朝廷中枢,杜甫进了工部,任工部侍郎,白居易进了吏部,任吏部侍郎。这里才是真正发挥他们才能的地方。

这些事情很繁杂,也很麻烦!可是,这可是一个朝廷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现在朝廷里任用的全部都是原太子东宫的班底和胡杨林在洛阳培养的官员,在忠诚上毋庸置疑!而且,这些人以前都是受到李林甫杨国忠打压的,现在新皇登基,他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扬眉吐气一把了。

朝廷各部官员就位后,开始正常运转,大唐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可是在胡杨林看来,任重而道远呀!

因为玄宗时期几十年的不作为,朝廷积累的弊病太多!尽管全部启用新的官员,还是问题丛生!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来梳理,制定新的规则!而这一重任,就落到胡杨林的肩上!做为朝廷首辅,尚书省丞相,可是百官之首,这个任务他责无旁贷。

而李亨对胡杨林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厚望!胡杨林曾经和他说过,总有一天,他会离开大唐,所以,李亨对胡杨林有着太多的不舍和留恋。

于是,胡杨林开始对朝廷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六部的职责更加明确和细化,各部尚书虽然名义上是最高负责人,不过一般只不过是一个虚衔而已,就像李光弼顶着一个户部尚书,郭子仪顶着一个兵部尚书,他们是武将,更多的是在军中!真正做事的都是各部的侍郎!立户礼兵刑工六部侍郎,胡杨林为他们制定了规则,还有各种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办公效率。

其他各级官员,也都制定标准,奖惩罚懒,设定考核机制!并且新增设一个部门,御史台,仿后世明代,设置监察御史,监督考核百官,如有贪腐受贿,怠政不作为的,坚决罢官甚至下狱!这就给这些官员们以危机感,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当然,胡杨林严格要求百官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这些官员们的待遇!对于官员们的俸禄,取消以前的实物,以前官员俸禄大部分以绢帛布匹,禄米等实物发放,很不方便。这次全部改为货币制!六部尚书俸禄每月1000贯,侍郎800贯,以此类推,最低的官员俸禄不低于五百贯!这足以让这些官员们过上很优越的生活。

胡杨林的这些改革,极大的激发了这些朝廷官员们的积极性,其实人都很现实,官员也好,普通百姓也好,谁不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所以,尽管这些官员感觉压力很大,不过他们没有一点怨言,这样优厚的待遇,有什么可抱怨的?不愿意你尽可辞官不做,大把人排队呢!

第二项重大的任务就是对于军队的改革!这更是重中之重!胡杨林就军队和军中将领们的问题,和李亨一起,彻底长谈,一起交心,说过不知多少回了!

胡杨林对李亨讲到,安禄山造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太弱了!国家要想稳定和繁荣,离不开这些军队,必须有强大的军队。但是,对于军队的控制权,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果将领们权势过大,拥兵自重,那么,很有可能会发生叛乱!那样,国家永无宁日,甚至会分崩离析!

其实这一点,李亨经历这么多,他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大唐最有权势的人,就是你洛阳王!现在大唐最精锐的洛州军,五十多万大军,都是唯你马首是瞻!李光弼,郭子仪,李嗣业这些军中大佬,不都是你的部下?我这个皇帝还是你们一手推上皇位的!现在胡杨林坐在这里和李亨讨论这些问题,真的让李亨很尴尬!不知道这洛阳王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李亨也不方便表态!只是随声附和着。

这时胡杨林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说来说去,根源就在自己身上呀!诚然,洛州军全军上下基本都是把自己当做偶像了!都以是洛阳王属下为自豪!这可不是自己现在所期望的!包括李光弼,郭子仪还有李嗣业,哪个不对自己毕恭毕敬?看来,自己现在必须要有所改变了!

胡杨林诚恳的对李亨说道:“陛下!臣现在对你说句心里话,洛州军虽然是臣一手组建的,但是,他们都是朝廷的军队,不是我胡杨林的!他们的效忠对象只有陛下一人,为的是大唐江山,而不是为臣服务的!臣也不需要!我当初和您说过,扶住陛下登上皇位,帮您理顺朝廷关系,开疆拓土,四境平安的时候,臣就会功成身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就是臣的心声!”

李亨听了,动情的说道:“洛阳王!朕相信你!也知道你的心思!你一心一意为了大唐,为了天下苍生!其实朕觉得这军队你来掌管最合适!你掌管和朕掌管不是一样的吗?”

胡杨林苦笑道:“陛下,你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李林甫杨国忠吧?也不希望再出一个安禄山吧?臣虽然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可是,在群臣和百姓看来,这太不合适了!这大唐是陛下的!您是帝王,必须要维护您的权威!臣强君弱,必出祸端!臣保证不是这样的人,可是您能保证其他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吗?所以,陛下,为了大唐的稳定,为了您的权威,臣决定了,对军队进行改组,改革,最高指挥权交回朝廷!交回陛下?!”

李亨看着胡杨林的眼睛,心里感慨万千!这洛阳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呀?不贪恋权势,不贪恋富贵!朕没看错人呀!

接着,胡杨林和李亨又一起讨论起各地节度使的问题!胡杨林建议道:“陛下,臣建议,撤销节度使制度,全国内地划分新的行政区域,内地划分十八道,道下设州,州下设县,由朝廷直接派官员担任行政官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至于北部和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也要加强控制和防范!尤其是吐蕃,南诏,威胁我大唐百余年,臣认为,是该解决他们的时候了!”

李亨听了,沉吟半晌,说道:“洛阳王,你有所不知,现在朝廷刚刚进入正轨,经历安禄山叛乱,对国家破坏严重!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就是朝廷官员和军队的俸禄,还是你来垫付的!现在如果轻启战端,恐怕真难支撑下去呀!”

胡杨林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现在可不是以前在洛阳三州的时候了,现在可是整个大唐,经历安禄山造反,国家元气大伤!确实应该休养生息了!看来,这事儿先放一放了!

胡杨林说道:“陛下,您说的很对!这样,我们要加快军队和地方行政改革,发展民生!等经济有了起色,我们就开始准备平定吐蕃和南诏!否则,以后都是大唐的后患!”

说到这里,胡杨林突然想起了远在西北的安西都护府的高仙芝!为了西北边防的稳定,也为了保住河中地区的大唐疆土,即便是安禄山叛乱再艰难,朝廷都没有调高仙芝回兵。所以,这次朝廷封赏,不知道是有意无意,李亨把高仙芝将军给忽略了!

胡杨林对李亨说道:“陛下,臣觉得,高仙芝将军常年镇守西北安西都护府,保护我大唐西北边疆,您应该有所封赏才是!如果这样不闻不问,会让将士们寒心呀!”

李亨听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之所以没有提高仙芝这个事情,其实他心里有根刺!当初在灵武募兵的时我候,李亨曾经以太子的名义派人去安西都护府,让高仙芝带领安西的军队回师内地,和自己兵合一处,剿灭安禄山叛乱!可是高仙芝婉言拒绝了!

高仙芝这样回复李亨的!说臣镇守安西,河中地区买我大唐西北命脉!近来黑衣大食虎视眈眈,对河中地区垂涎已久!经历怛罗斯之战后,安西边境冲突不断,此时撤军,则西域必失!所以臣冒昧,不能奉诏。

这样一来,李亨对高仙芝就有所记恨!这次论功行赏,故意没有提高仙芝这个茬!

胡杨林知道太子的心思,如果当初高仙芝奉诏回师的话,六万安西精锐,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样,李亨在军队掌控上会更强一些!也不至于现在处处被动!虽然高仙芝没有野心,不过,这事情可是不可原谅的!

胡杨林理解李亨的心情,也更加理解和钦佩高仙芝将军的苦衷!高仙芝在安西都护府多年,好不容易经营下这样一大片疆土,如果平息放弃,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呀!

胡杨林劝道:“陛下,您现在是帝王!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高仙芝将军之所以抗旨,他也是为了国家社稷为重,没有个人私心!这么多年来,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我们怎么能让忠臣寒心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