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走科举一道,叶昭才终于明白其中的艰辛。
经历这么多世界,叶昭总体偏向理科,猛然转变到“文科”,从头学起必不可免。
叶家家贫,叶昭在用清水和桌面练习居多,好在她有经验,整日除了看书就是练字,进步明显。
叶夫子知道叶昭家境不好,练字纸张都要计算着来,有心帮忙,只是怕伤害他自尊,心中犹豫。
不过时间一点点过去,叶昭的字一日日好起来,倒是免了夫子一块心病。
夫子心中满意,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在班上夸奖,同时“拉踩”几个不认真的学生,说的话也大同小异,无非是“叶昭比你们年纪小,比你们聪明,就连相貌都比你们好看,他都能每日勤勉练字,你们这些比他大这么多就不脸红吗”。
先不说其他同学脸不脸红,会不会因为他被拉仇恨,叶昭听这话都无奈了。
叶夫子:我喜欢好学生有错吗,没有。
好在叶昭是在本村叶氏的私塾,其他同学顶多“默契”的孤立,没有“校园霸凌”。
苏九迁是叶昭长时间的对照组,他交朋友的能力整个私塾都是公开的,却乐乐呵呵的,完全没将夫子的话放在心上。
苏九迁看着叶昭手上的书,随口问:“你这是从夫子那借来的书?”
叶昭点了点头,叶夫子对叶昭格外大方,不光开小灶,还将自己的书借给了他。
苏家有钱,苏九迁也是见识过的,叶昭手上这书可珍贵,没想到夫子居然愿意借给学生。
苏九迁看着叶昭认真的模样,心里有些茫然。
这么明显的小胖子在走神,叶昭当然发现了,放下书说:“怎么了?”
叶昭第一次看见苏九迁露出这种不高兴的表情,在叶昭印象中他一直笑着的。
苏九迁垂下眼眸,低声说:“我太笨了,我爹送我来私塾的时候还说算命告诉他,我以后有贵人,能飞黄腾达。我努力学过,学的很认真还是比不上别人,我太笨了,贵人怎么会看上我。”
苏家家风好,苏九迁学的不好也不勉强,开开心心的不走歪路就行。
苏九迁平日嘻嘻哈哈,无忧无虑,但眼见年纪越大,班里的同学各有出路,就连叶昭这个小弟弟都超过自己,难得有些迷茫。
叶昭还是第一次遇到安慰人的情况,想了想说:“你真的喜欢读书吗?”
苏九迁想着自己最初来私塾的兴奋,迟疑的说:“我不确定。”
“不确定就先读书,”叶昭深刻的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你先努力试着读书,无论以后行商还是科举,总归没什么坏处。”
叶昭顿了顿,“你要是愿意,以后和我一起学习,我教你方法。”
苏九迁眼前一亮,“你真愿意吗,夫子说你一天都在学习,不要耽误你自己,我没什么。”
“你必须听我的话,听话就没事。”
“没问题,以后你就是我另一个夫子。”苏九迁点头如捣蒜,很是高兴,叶昭是他见过最聪明的人,办法肯定多。
叶昭知道自己的天赋,也知道天赋的重要性。
但她更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想要在一个领域达到优秀而非顶尖的级别,还用不到天赋。
天赋能带极少数的几个人到顶峰,努力和习惯最起码能带到高处。
叶昭能登峰,依靠的也不仅仅是那一点点天赋。
0762看着宿主略带僵硬的安慰过程,暖心一笑。
宿主就是这么一个心软的小可爱。
苏九迁的问题很好找,苏家有钱,苏九迁零花钱也多,兴趣爱好广泛,玩心大。从小养成习惯不好,有轻微的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
加上他性格有些憨,没有那么聪慧,只是个普通孩子,家里没有压力,动力不够,这才使得学习效果不好。
相比叶昭现代见识过的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育,古代私塾的教育类似于填鸭式教育,遵循“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学生骄傲,很少鼓励和夸赞。
这种方法不能算不对,但面对苏九迁这种普通孩子来说,很容易丧失信心。
要不是说古代科举读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