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探花(1 / 1)执璃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元光五年,三月初六,大夏建安城东市放榜处熙熙攘攘围了很多人,今天是科考放榜的日子,过了今天有些人就会飞黄腾达而有些人则还是籍籍无名。辰时三刻,礼部官员张榜布告,榜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考生的名字与籍贯。本届的考生们围着榜单紧张地寻找自己的名字,不多久有人兴奋高呼也有人黯淡哭泣,这一场考试决定了他们将来的命运,属于榜单上的人他们将来都会成为帝国的官员,为这个帝国的运转献出自己的才华。

建安城今天的话题注定与那张皇榜有关,城内有名的酒馆东来居里人们高谈阔论,讲述各自听来的传闻以及考试的内容。

“听说这次殿试是最难的,两个时辰内要答策问、明经和诗赋三张卷子,以前都是分开考录。”

“我家邻居的侄儿也参与了这次考试,听他说这次考试严格的不得了。这次虽然只考一科但是本届却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次,光明经就分墨义和贴经,等于两个时辰做四张卷子。”

“那可不,这次是陛下登基来第一次亲自主持殿试,比三年前那次隆重多了,传闻殿试还是陛下亲自监考。”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这次进士榜中居然还有未及冠的少年。”

“不会吧?一般的进士科能考中的最年轻的都临近而立之年,何况是这次的恩科。”

“本朝只有康帝在位的时候出过一名弱冠状元,看来这个记录要改写了,不知这位少年英才是何许人?长什么模样?”

“我也是听说的,我的堂兄是翰林院的编纂,听他说这次陛下钦点之后发现居然有这等少年英才很是震惊。明天考取的士子们会在礼部和吏部的带领下入宫谢恩,按照以往的惯例考取的士子们会游园赏乐,到时候就知道是什么模样了。”

酒肆茶楼里均是对此次科考的讨论,尤其是对那位未及冠而入榜的少年展开讨论。

三月初七,辰时。此次科考及第的士子们跟随礼部和吏部的官员从正阳门入宫,于集英殿玉阶下分列数排,高阶上礼部尚书孙康手持名册高声道:“丙戌年恩科一甲及第,状元涿郡钟皓,榜眼溧阳刘崇,探花宁州云清之,入殿觐见。”

人群中走出三人,为首一人头发花白,颏下微须,颇为精神。第二人一身酱紫色锦袍,面上满是容光焕发志得意满之态,年纪却似而立之年。令台阶下众人瞩目的却是第三人,那人一身素蓝色锦衣,容颜清俊,只束发未及冠,不似前两位面带喜色,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跟在后面延玉阶而上。

此次科考的士子们彼此相熟的人并不多,早就听闻前三甲有人未及冠,此次得见真容不由得窃窃私语。

三人行到集英殿内,并排垂首而立。大殿两侧各有当班的六部官员,殿上龙椅坐着当今天子。

“哪位是今科状元?”皇帝的声音清亮,语调很是亲切。

“臣钟皓叩见吾皇,吾皇万福金安。”头发花白的钟皓上前行礼叩首。

“平身。”年轻的皇帝拿着一张卷纸缓缓道:“你的墨义、帖经答的上佳,看来你的诗书极通这很好。江霖你带他入翰林院出任编修一职。”

官员中翰林院大学士江霖走了出来领命,钟皓拜谢君恩后退至一旁。

“刘崇!”

“臣刘崇拜见吾皇,恭祝吾皇圣安。”

“你的这篇《晚山行》写的很好,由景及人,由人及事,不知百姓们是否都如你所写的一般安居乐业?”

“启奏陛下此篇诗作是微臣游历江左所见所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渔歌田园极为惬意。可见陛下治国有方。”

皇帝点点头轻轻嗯了一声,让刘崇退到一旁。拿起一张卷纸扫了两眼视线盯在大殿中的少年身上。少年微微颔首,身体纹丝不动的立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像。

“云清之。”皇帝盯着少年仔细看了一会儿忽然喊道。

少年保持着颔首的姿态跪下道:“臣云清之参见陛下。”声音轻柔平和没有一丝颤抖,也没有说什么祝祷词汇,老练地如同一位久经官场的老人,无不令人侧目。

“你上前来。”

云清之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再度跪下,微微颔首,姿态从容。

“你今年多大了?”

“禀陛下,臣是丁卯年生人,今年十九。”

“才十九岁但是答的策论却不输当朝官员。本朝只有祖父在位时才出了一名弱冠状元,你还年轻却能有这般才干着实难得。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云清之缓缓抬起头毫无畏惧地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注视着云清之愣了下神,旋即问道:“你是哪里人?”

“禀陛下,臣祖籍宁州。”

皇帝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云清之,沉默了一会儿便吩咐礼部尚书宣其余进士觐见。

皇帝对余者并不像对前三人那样仔细询问,只是对其中几人略有点评,待到点评完毕又嘱咐几句后此次科考中第的所有人便齐齐向陛下行礼,三呼万岁,再由礼部领出,直至集英殿西偏殿。

集英殿内已经摆设了许多桌案,上面布满了茶果。

“皇恩浩荡,陛下特赐宴饮诸位随意坐,待会儿刘相将代表陛下与诸位共享。”礼部尚书宣布完便退了出去,余下众人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主位之人尚未到来众人怕失了礼数也不好就坐,只得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很是尴尬。没多久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众人开始纷纷互相聊起天来,聊着聊着众人便窃窃私语谈起云清之,这群人中除了云清之外最小的也接近而立,没有人会不对这样一位少年感到好奇。

只见那位少年站在窗边也不与周围的人说话,只是安静地注视着殿外的梨树。那株梨树花开正茂,堆琼层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梨花香。

“云兄弟。”榜眼刘崇走了过来唤道。

云清之拱手行礼,“刘大人!”

“哎!什么大人,咱们同科折桂份属同门才是。在下比你痴长几岁,便唤你一声云弟可好?”

“承蒙不弃,可在下出身微寒比不得刘大人出身高贵,您这可是折煞我了,如不弃便唤我清之吧。”

刘崇摆摆手,笑道:“哪里的话!英雄不问出处,清之这般好的才学我可还要同你讨教讨教呢,再者将来入仕你我还需互相扶持。”

云清之也不接话茬,只是略带尴尬和羞涩地淡淡一笑。

说话间刘相便来到集英殿,众人纷纷上前问好,刘崇拉着云清之上前说道:“刘相安好!”云清之也随即作揖道:“刘相安好!”

刘启看了眼刘崇微微颔首,对他身边的云清之颇为趣味的打量一番。“云公子小小年纪便能高中三甲,不知尊师是哪位贤才?”

“晚辈授业恩师并非大家,且已故去多年。”

“噢?那云公子可是天赋异禀啊!”刘启微笑道。

“刘相说笑了,晚辈年少时曾游历诸地,与一些学者有过交流,获益匪浅。”

刘启点点头,“云公子谦虚了!”言毕便转身离去。

见刘启走远刘崇道:“看来我爹还蛮喜欢你这个后辈的。”见云清之投来惊异的目光,刘崇笑道:“清之见笑了。”

“我虽知刘兄出身高门却不知你是刘相之子。”

“这没什么值得说的,改日我请你过府一叙,领你同我爹好好说说话,也好谋个好职位。”

“我们不是还要经过选试么?”

刘崇笑道:“此话固然不假,但是将来的出路想要更好些有些交际还是要的,清之你还年轻,有些官场上的事情你还不懂,回头我再和你细说。”

还未等云清之开口询问几名进士凑过来恭贺两人,其中有两人对刘崇言语上极为讨好,云清之见状觉得无趣,便悄悄走到一旁角落里。

“小探花郎似乎对这种场合并不感兴趣啊!”云清之闻声转而看见头发花白的状元钟皓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

云清之急忙作揖行礼,钟皓还了一礼,眼神看着刘崇那堆人道:“小兄弟为何从那堆人当中抽身而出呢?”

“我不善言辞。”

“真的吗?”云清之瞧着钟皓看自己的眼神活像只老狐狸,“我觉得小兄弟是不喜欢那种氛围吧?”

此时两人站在大殿极为偏僻的角落,周围并无旁人,云清之道:“那先生为何站在这里?那边似乎更热闹些。”

“我年纪大了怕吵!反倒是你明明是个少年为何像我这个老人家一样。”

“既然老先生都说我像你一样,此时自然与你想法也是一样!”

钟皓被云清之逗笑了,还想说些什么宴会便在刘相的主持下开始了,两人只好回到大殿宴席上。

按照名次头甲三名自然是坐在最瞩目的位置,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刘相客套了番话便同敬了在场众人一杯酒。云清之不善饮酒,只浅酌一杯便搁下杯子,正想着怎么以茶代酒的时候,一个小内侍跑了进来打断了喧嚣,宣了陛下口谕着令自己去面圣。在众人夹杂着羡慕、惊讶、嫉妒的眼神中云清之随内侍出了大殿。

小小插曲后大殿内又恢复了喧嚣,刘相那晦暗不明的眼神看着空置的位置弯了弯嘴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