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剑走偏锋(1 / 1)嫤玉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敏递给七皇子另一份名单,上面写着朝中的人员分布,其中明确地点出,已经确定的哪些官员是哪个皇子的人。

内阁设有七人,一首辅两次辅四个内阁阁员,统称阁老,其中就有一半和皇子们有关系。

内阁次辅姜阁老是国舅,姜皇后的胞兄,太子的亲舅舅,没有不支持太子的道理。

温阁老出身江南世家,六皇子的生母贤妃陈氏同样出身江南世家,江南世家盘根错节,同气连枝。

余阁老和三皇子的外家津沽赵家是姻亲,余阁老的嫡女嫁给了赵家长房嫡长子,余阁老到时候会如何站队一目了然。

剩下四人的态度不明确,也没有明着和哪个皇子有联系。

太子将十四皇子刚建好的府邸烧了,皇子们都对其中原因心知肚明。

面对太子的宣战,三皇子和六皇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虽明面上不见大动作,但暗地里的却走动颇多。

只有七皇子淡然处之,既没有像三皇子六皇子那样,暗示支持他的人有所动作,也没有像四皇子和十四皇子那样暗地里去结交人,还如往常一样,隔三差五去宫里给皇上和叶淑妃请安问好。

皇上对太子做的这件事什么都没有表示,其中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不想因十四皇子处罚太子。

再者十四皇子觊觎皇位,皇上认为确实该罚,他还没死呢,身子骨儿还很结实,皇子们就蠢蠢欲动,若是他以后身子不行了,那还得了?

这件事不仅是太子杀鸡给猴看,可能是皇上也正有此意。

不得不说,太子很了解皇上的心思,才敢实名放火。

魏敏觉得,他这杀鸡给猴看的举动,非但明面上没受皇上的半点责罚,暗地里可能还让皇上嘉奖了一番。

七皇子抬眼,不满魏敏的全局分析,“挑重点说。”

虽然魏敏的分析准确又大胆。

魏敏耸了耸肩,又换一个舒服的姿势倚着椅子,开始了另一番长篇大论,“圣上不想揪着放火这事儿惩处太子,但太子这么多年来,总能挑出别的错事吧。与其坐以待毙,三皇子和六皇子已经着手准备好了,这几日余阁老就会让其分管的御史台上奏参姜家旁枝。”

“什么罪名?”七皇子拍了拍手上的点心屑,觉得魏敏喜欢的桃花酥太腻,只吃了一块垫了垫肚子就不再碰了。

魏敏知晓七皇子不喜甜食,早就让人去做了晚膳。

看见七皇子对他喜欢的桃花酥弃如敝履的样子,不禁微微皱眉。

“姜家算不得百年大族,若不是出了大周改革内阁制之前的最后一任宰相,也不会有今日的声名。”

这话的意思是姜家家底儿薄,产业少,比不得大周这些出名的公卿高门,官宦世家。

坦白来说,就是缺银子。

“圣上节俭,从当年供女儿选秀入宫,到如今供太子的大手大脚,全都是姜家人从旁门左道中谋来的。”

皇上抠门,只对自己大方。不论是皇后还是太子,除了宫规制定的俸禄月例,剩下一分没有,姜家从当年供姜皇后入宫选秀的钱,到现在太子在东宫的一应巨额花销,都是指着姜家。

换句话说,姜家一直在做上不了台面的生意来养着皇后和太子。

“姜家旁枝打着太子名号在京郊开的鑫来坊被余阁老御史台的部下给参了,那御史的家丁是我们的人,奏折估计明日就会送到内阁。”魏敏长臂一挥,将被七皇子嫌弃的桃花酥端到自己眼前,拿起一个吃了起来。

这句话才是重中之重。

鑫来坊虽以坊命名,但其规模之大,足以媲美一个镇。

其中不只是赌坊,还有斗兽场,斗鸡场,斗蛐蛐场,赛马场,赛狗场等等,甚至还有奴隶斗场,除了有关赌博的这些场子,另有寻欢作乐的几处青楼酒楼,勾栏瓦肆,乐坊戏楼,娱乐项目应有尽有。

而且坐马车去的话,离长安城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骑马就更快了。

因此,此处也是长安城中纨绔子弟的聚集地。

而且鑫来坊规矩颇多,只接待勋贵官宦,从来没招待过平头百姓,出入坊间还需牌子。

鑫来坊说是日进斗金斗不为过。

七皇子自然听过鑫来坊的名号,它背后是姜家人他也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三皇子一上来就掐住太子的命脉,鑫来坊这颗摇钱树,拿它来说事。

七皇子喝茶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魏敏瞟了一眼就知道他所想,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擦了一下嘴角两边的桃花酥屑,直截了当地说,“要我说,此事和你那蔫儿坏的六哥也脱不了关系。”

“温阁老也有异动?”七皇子眉间一挑,停下摩挲茶盏的动作,转头看向魏敏。

“依我看,这事儿就是你六哥挑起来的,温阁老的儿媳妇孙氏前几日回了趟娘家,恰好孙家设宴,招待了几家亲朋好友,这其中就有余阁老隔房的侄女。”

老六的意思,点拨老三拿鑫来坊说事?

魏敏抿了口热茶,回答七皇子眼中的疑问,“不得不说,温阁老那姓孙的儿媳妇真是巧舌如簧,将听闻的鑫来坊毁了几个举人的事迹在孙家的宴席上讲得头头是道。”

拿鑫来坊说事,不是直指太子私产,而是意在鑫来坊毁了读书人的举业,为害了读书人的前程?

温阁老这一招真是妙啊。

这无疑是给瞌睡之人递了枕头,三皇子正愁如何先发制人。

这样的话,六皇子也可坐山观虎斗。

皇上并非不知道有鑫来坊的存在,不过想着不用自己养妻儿,就睁一只眼闭一眼罢了。

要是贸贸然直指鑫来坊是太子私产这事,就是在打皇上的脸,定会惹皇上不悦,皇上不但会将这些奏折留中不发,还会在心里给这些御史们记上一笔,但凡和这件事沾上边儿的人,都不会好过。

可是剑走偏锋说鑫来坊妨碍了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又是另一回事,学子们可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若是朝堂上后继无人,鑫来坊无异于阻碍了大周未来的繁荣昌盛。

学子们是风度和气节的。

而且官场上的官员们,也就十之一二走的荫封,剩下都是科考一步步考上来的,就算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因本朝不兴世袭官位也免不了参加科考。

若是学子们出事,朝中就算是保持中立的大臣,也不得不站出来为学子们说句公道话。

这样一闹,皇上就不得不管了。

这事儿最少能让鑫来坊歇业整顿,不过也够让太子和姜家人忙得一阵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