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山顶美食家(1 / 1)哲学吃拉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宇出身岭北陆家,是荣字辈修士,同辈排行第八。

他是土生土养的陆溪山山民。

陆溪山一带,山民都姓陆。

不管身边有没有姓王的邻居,山民一律都得姓陆。

最早被陆老祖从竟陵迁来岭北的那一批人是陆家本家人。

就连原本居住在山里的一小部分山民也被陆老祖赐姓,与陆家人结亲。四百年过去,早已同化。

陆宇是弃婴,也不知当初为何他会被生身父母遗弃,这在当时的陆溪山也算一件怪事。

陆家虽不是云岭修真界最顶尖的修真世家,但至少能让所有陆家族人吃饱,陆家鼓励生育,家风严谨,族人之间相处和睦,溺婴、弃婴的事件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过。

陆宇自幼流浪,靠在邻里同族那里蹭百家饭长大,这种境况直到他15岁那年被检测出天灵根才得以改善。

陆宇得到家主看重,搬进了丹丘峰,住在最好的山顶修炼道场,吃穿用度从此不缺。

陆家是岭北的修真家族,占据着陆溪山周围三千里之地,辖下有凡人近二百万,身怀灵根的修士有157人,筑基修士7人。

陆宇是荣字辈的修士,陆家荣字辈修士有三十一人,陆宇在同辈中排行第八。

中和宗正,玄光荣清。

这是陆家老祖陆泉真当初亲自定下的字辈。老祖亲自规定,非筑基境修士不配冠以字辈。

字辈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像陆家家主陆正通,他是正字辈修士,以前叫陆通,当他筑基之后,他才改名陆正通,将字辈骄傲展示与人。

……

从五长老手里接过盛着午饭的竹筒,陆宇拆开竹筒,开始享用午饭。

今日的主食是竹米饭。

竹米呈翠绿色,颗粒饱满,形状似长粒稻米,轻轻嗅之,有一股来自远山竹林的清香。

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只结一次种,开花就意味着死亡-繁衍-传承。

竹米作为竹子的果实,也是种子,是竹平生精华之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好吃。

陆宇敲动竹筷,将竹米送入口中,大快朵颐。

竹米清香,软糯可口。

难怪有位骚人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原来美食家早已发现了竹米的奇妙之处,他是守株待兔,他是贪吃。

竹米饭是陆宇的主食。

制作竹米饭工序十分简单,不外乎把竹米放进山竹锯成的竹筒里,加适量水,包裹芭蕉叶,炭烤至香气外露。

搭配竹米饭的菜肴是茶叶虾仁、茶香鸡、云雾菜、茶拌菜、绿茶鲫鱼汤,都用竹具盛好。

四菜一汤。

这是陆家的讲究,凑双不落单,四菜一汤,寓意好事成双,四季发财。

人生苦短,是可以有些讲究的。

道门各有各的规定,有些道门不许饮酒吃肉,有些道门只规定了四不吃,但吃素总归是不会犯错。

陆家只是受道门熏陶下形成的世俗化道门修仙家族,没有饮食禁忌。

这样的修仙家族不需要住进道观,族人不需要离家当道士,只需供奉三清以及其他道家神仙,斋醮科仪也全凭自己心意。

有些修道之人自称居士,他们虽然研读道门功法,并不受道门约束,行事自由放荡,是潇洒之人。

道门提倡吃素。

道门认为吃荤食会助长人体内的浊气,久而久之,浊气沉积会导致人的精气神发生一些不好的变化。

说白了,吃肉会变丑!

陆宇根本不在乎。

他巴不得自己变丑一些,从而别那么惹人夺目。

帅对于他而言,从来都是一种负担。

他不需要帅到人神共愤,他十分渴望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吃肉会变丑?

帅逼会在乎?

帅逼之于美食,可从来都是来之不拒的。

……

细-嚼--慢---咽----…

陆宇的吃相很优雅。

可没有动不动就吧唧嘴、抿嘴唇、吮指头、拍案而起、眼神放光、衣裳爆开、闭上眼睛装出一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模样……只有水货才那样吃饭。

精于茶道之人吃相很优雅,有茶人应有的修养与礼节。

食饱饭足。

陆宇望向石桌,此时只剩下两口鲫鱼汤,还有零星几片菜叶漂浮在汤底。

陆宇眯着眼睛,好心好意道:“几位叔公,你们要不要整点?”

长老们根本没空搭理他。

几位长老们聚在山前,围住山头一块发光的青石,作窃窃私语。

那青石大如磨盘,表面十分光滑,泛有绿光,面朝云海而卧,犹如一块巨大翡翠立在山头,十分醒目。

四位陆家长老纷纷围住青石,在青石身上拍拍摸摸,伸手比划。

陆宇张眼望去。

长老们已经作出决断。

只见二长老陆正修突然之间原地跃起三丈之高,腰间三尺青锋拔出,对着青石便是当头一斩!

斩!

二长老不亏是陆家唯一的狂野男孩,那一剑充满着荒凉之气,似乎能将一切湮灭。

刃与石的较量,火花四溅。

最终还是剑锋锐利,长剑撕裂了青石,以青石土崩瓦解告终。

那块青石被削下一角。

削下的一角化为一块青泥摊落在地。

新鲜的青草味,混合着泥土的腥香,顺着徐徐山风,迎面而来。

二长老一鼓作气。

撸起袖子,再一次挥剑而起。

他挥动手中青锋宝剑,对着青石一连划出数道剑芒。

直切,纵切,推切,挽花……

青石不得动弹,被剑气接二连三击中,只得充满肉感地抖动,像一块黏在砧板的鱼肉,Q弹粉嫩,只能任人宰割。

剑锋所指,提莫敢当!

斩!斩!斩!

青石被切割成一百等份,均匀齐整地排列开来。

哇!大口径的香肠片!

咔——

收剑入鞘,大功告成!

二长老转身收剑,背过众人,只留下一个衣袂飘飘的背影。

高人风范简直要溢出整个画面!

只可惜没人关注到他。

这年头装逼混口饭吃太难,重口味猎奇风却可以。

两位家老拿出早已晾干的蛇皮口袋,敞开口袋,捡起青泥直接往袋子里塞。

大块青泥入彀。

待青泥塞满蛇皮口袋,再结绳封口,做好密封。

大长老陆正昌从储物戒中取出一沓符纸,抽出最上层的三张。

拾起朱砂笔,在符纸上写下“优品粪肥”四个篆字。

沾点胶泥,将符纸糊在蛇皮口袋上。

大功告成。

上品肥料!满满三大袋!

……

陆宇懒懒地晒太阳。

一样的情景每天都要发生,正如太阳每天都要升起,陆宇根本没有关注山那头的动静。

那青石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正是陆宇此前打坐使用的青石。

准确来说,青石不是青石,是青泥巴堆,是陆宇修炼时全身上下各处毛孔排出的泥垢,经堆积风化形成的产物。

泥垢,也叫作灵垢,各地的称法不统一,岭北方言叫作垢痂。

这种泥垢并没有带着恶臭味,恰恰相反,混着修士五行属性的清香,令人忍不住想亲近。

在这方天地,凡人中身怀灵根者,踏入先天境方可成为一名修士,而这个过程必定经历一次伐经洗髓。

所有修士都会褪下一层泥垢,男的、女的、胖的、瘦的、白的、黑的,无人例外。

例如五行属火的修士会褪下红泥,五行属木的修士会褪下青泥,五行属水的修士会褪下水泥……

红泥可以美容养颜;水泥可以浇筑材料;青泥可以为土地增肥,各有各的妙用。

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根本没什么好笑的,也谈不上低俗。

因为泥垢有诸多妙用,又是通过修士毛孔排出,要与凡人搓澡产生的澡泥能区别开来,因此泥垢有了新的称呼:灵垢。

灵垢本是可遇不可求之物。

寻常修士一生就经历一次伐经洗髓,灵垢往往会留作纪念。

这同为人父母喜欢把婴儿出生的胎毛制成毛笔是一个道理。

可陆宇不同,他伐经洗髓的次数有些多:每日一次,偶尔两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是规律。

圈重点:他能实现量产。

家主说陆宇身怀的道体可能是传说中的无垢之体。

无垢之体是道体的一种,最显著的特点是修士身躯无法藏污纳垢。

身怀无垢之体的修士身躯容不下任何污垢,只要通过修炼,身体就会产生伐经洗髓的效果,将体内垃圾自动分类排出。

身怀无垢之体的道体修士将道体修至大成甚至可以无惧毒素,百毒不侵。

即便主动吞服毒药,只要毒药剂量不大,不能第一时间毒发身亡,无垢之体道体修士就可以通过修炼冥想将毒素排出体外。

总之,无垢之体是一种传说中的道体,是家主陆正通从陆家藏书阁里的一本神鬼幻想小说查阅到的,不需要考究。

是以陆宇每次修炼之后,都会褪下一层青色的泥垢。久而久之,他也只能习惯了。

就当是皮屑,是正常新陈代谢,只有内心阴暗的人才会联想到其他。

为了转移注意力,做好身体和住所的清洁工作,陆宇甚至苦中作乐,通过向一种昆虫模仿学习,从而参悟到一门神通。

可以通过改变打坐姿势,从而改变青泥垢的形状。

球体是最稳固的结构体,将青泥滚成球储存起来,最方便长老们进行收集。

待青泥被收集起来,粗加工一番,便可作茶园的肥料下地,助草木生长。

一般的农肥需要晾晒发酵,青泥作为肥料,却不需要晾干。

只有第一时间将其收集起来,分配到有施肥、追肥需求的茶园,埋进茶园的土壤里,效果才会最佳,茶树长势才会更好。

青泥珍贵,须新鲜取用。

岭北有位杨道士曾著书评鉴过土地培肥。他曾将肥料归为十类:人粪、畜粪、草粪、火粪、泥粪、蛤灰粪、苗粪、油粕粪、黑豆粪、皮毛粪,其中人粪位居十类榜首。

人粪不仅能入药,炼制道医讲到的人中黄、金汁、黄龙汤……更是老农眼中肥界极品,肥界金坷垃。

青泥还是人粪的进阶版!

灵垢真是太厉害啦!

无垢之体真是太厉害啦!

当陆家家老们得知陆宇能够稳定生产灵垢之后,都恨不得把陆宇含嘴里怕化了。

以前还有人质疑家主偏心陆宇的做法,随着灵垢的出现,实实在在的好处令反对的声音荡然无存。

家族高层们都知道陆宇是块宝,有倾全族之力培养的资格。

越是爱好种田的家老越着急,茶园规模越大的家老越关心。

快将陆家最好的修炼之地让给他!快保护好他!一定要照顾好他!可不要让他对家族心生不满!

长老们的意思很明确,陆家的灵脉陆宇你就安心占着吧,只要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就行。

陆宇就这样搬进了丹丘峰,经历了三个冬夏,现在…他十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