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询留下丙吉不为别的,只为拉拢丙吉为自己所用。
前几日拉拢掖庭令张贺,是为日后掌控皇宫与兵权做准备……
今日去跟官凤儿搞好关系,是为了在声望压制住霍光……
现在倘若能够拉拢丙吉站在自己这边,那他日处理朝政将不再成问题了……
丙吉是一位十分朝政精熟的大臣,就算是霍光也对他委以重任。
如果丙吉能够站在自己这边,那刘询处理朝政就不必再担心了。
要是他日把霍光派系斗倒之后,刘询立刻就能在丙吉帮助下接管朝政。
那时候将不至于因朝中换人,而导致大汉中枢系统的瘫痪啊。
而且刘询知道他想要拉拢丙吉是不难的,因为丙吉跟他很早就有羁绊联系。
刘询虽是在张贺的照顾下长大成人,但当初能从巫蛊之祸活命,却都是丙吉的功劳。
当初因为巫蛊之祸牵连,戾太子刘据一家都要满门抄斩……
是丙吉看刘询还是个婴儿,冒险把他偷偷藏在了监狱当中活命……
丙吉当时只是个俸禄低微的小官,但为了照顾刘询,还是花大半的俸禄供养刘询。
期间因为监狱环境太差,刘询多次重病要死,是丙吉亲自伺候才保住他的性命。
再后来汉武帝发觉长安监狱之中有天子气,于是派人把监狱的囚犯都杀了。
是丙吉抗旨不遵堵在监狱门口,拦住侍卫们不让进入,趁机会让刘询溜走活命。
而等到刘询长大一点,丙吉实在是照顾不了,这才把他交给了张贺。
如果说掖庭令张贺对刘询有养育之恩,那丙吉对刘询就是有活命之恩。
如果不是当初丙吉拼死保护,估计刘询早就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刽子手斩了。
而且最让人觉着十分敬佩的,是丙吉对他曾保护刘询的功绩,丝毫没有提起过……
现在刘询已被选入宫中,成功继位成为大汉天子……
按理来说丙吉曾经有那么大的功劳,理应向刘询寻求封赏……
但丙吉却从来没有这个想法,而且当年的功劳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起……
刘询从丙吉做过的这些事情中,能够判断出他绝对是大汉的忠臣义士。
所以想要拉拢他辅佐自己是不难的,只因他本来就对大汉忠心耿耿。
但是此刻对于刘询的这些想法,丙吉当然还是不知情的。
现在的他被刘询单独留下来,心中惴惴不安觉着十分担忧。
只因凭着丙吉当官那么多年的经验,他已经觉出来这次有些不对劲。
很显然刘询留下他并非是为了公事,那么就只能是丙吉的私事了。
丙吉当官那么多年,一向是清正廉洁,对大汉朝廷忠心耿耿。
但他也因此得罪了很多小人,这些人时不时在朝中中伤他。
丙吉心想难不成这次是因为这些小人,自己才被刘询留了下来?
倘若是那样的话,那跟刘询解释起来可就麻烦了啊。
想到这些之后,丙吉不由得又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
刘询吃完饭之后,从宫女手中接过一块热毛巾擦了擦嘴,小太监则在一旁收拾碗碟。
等到一切整理完毕之后,刘询挥挥手让太监跟宫女们都退出去。
紧跟着他从桌子取过一卷奏折拿在手中。
“丙吉爱卿,朕这次把你留下,是因为有事情要单独跟你说!”
“这是昨天廷尉的奏折,是举报爱卿你强占民田,欺压百姓的!”
刘询手中拿出来这份奏折,预备好好跟丙吉商量一下。
但可惜的是丙吉在看到之后,并没有跟刘询商量的意思,反而先皱起了眉头。
听到这少年天子说的这番话,丙吉心想自己的猜想果然没错。
这次的确是这少年天子被小人蛊惑,所以才把自己留下想要审判啊。
丙吉入朝为官多年,一直秉持着清正廉洁。
他对于自己得罪那些小人的事早就有数,他对于这些小人中伤也并不在乎。
但让丙吉所担心在乎的,是现在刘询竟被这些小人骗了。
这可让身为朝中大臣的丙吉,心中又是心痛又是惋惜啊。
虽然说丙吉从没对人说起过,自己曾经救助养育刘询的功劳……
但其实在丙吉的内心深处,还是把刘询当自己儿子看待的……
本来丙吉对刘询是寄予厚望,但现在看到他被人欺骗,心中如何不心痛呢。
丙吉心想这都怪自己一时失察,竟然让这群小人钻了空子啊。
“陛下,不是老臣说你,你虽然十分聪明,但处理朝政还是欠缺经验!”
丙吉急的坐在位置,用手连连拍着跟前的垫子。
此时的急不可耐的丙吉,就像一位看到了儿孙犯错的长者。
他看到儿孙犯了没必要的错误十分心痛,也十分着急地想要为他指出过错。
“陛下,现在你登基为帝之后,可不像你以前在民间一样了!以前在民间的时候,聚集在你身边的都是疼爱你的人,但现在聚集在你身边的,却是好人坏人都有啊!”
“陛下你应该擦亮眼睛,好好分清楚好人跟坏人,千万不要被小人欺骗利用啊!陛下你现在并非是你自己了,而是身系大汉江山社稷,这一点你千万要记住!”
丙吉就像是一位着急的亲爷爷,心痛地告诫刘询一定要谨慎行事。
而跟他对刘询的劝告比起来,他反而不担心那群小人对他的中伤。
只因丙吉既然入朝为官,就不在乎跟小人斗争。
但他最在乎的,是不愿意看到曾经自己抚养的刘询,被一群小人欺骗成昏君啊。
那样的话可真是辜负了自己一番心血,辜负了所有人对他的期望啊。
唉,少年天子入宫,毕竟还是欠缺经验……
丙吉想到这一点之后,就不由得扼腕叹息,深深自责……
他心想身为刘询的长辈兼臣子,自己是应该好好看着他的。
但现在刘询竟被小人欺骗,丙吉觉着自己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