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二章,安排徐庶(1 / 1)木子小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庶对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由于他学习勤奋,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加上他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谅解。最终徐庶终于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型人才。

徐庶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是刘备首任军师,更是名传千古的孝子。人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徐庶徐元直。

这是刘备后世对徐庶的一些所知,不过现在徐庶是不是一如历史中一样呢?刘备不知道,这还得听徐庶自己如何说。

“没错!坐不改名,站不改姓,在下正是颍川长社徐庶。”徐庶对刘备知道自己并没有任何怀疑。在刘备治下几个月来,对刘备的情报系统多少有点知晓。

“元直呀,来我这里也几个月了,有什么感觉呢?说说吧!”刘备在确定真是徐庶后,怀着异样的心情,对这个历史上自己的任任军师说道。

“侯爷的所作所为让人十分敬佩。尤其是办北方学校之举更让人敬服。我是寒门出身,深知读书受教的不易。”徐庶叹道:“以前我认为一剑在手,就可以快意恩仇。后来才明白,凭个人武力无法dngjintinxi不平的人事。”

“就在迷茫之时,有人说了侯爷的种种。我就很好奇了,侯爷凭什么敢说让天下人丰衣足食?于是我整装北上,在途中遇上甄家商队,略施小计甄小姐就带我过来了。”徐庶一五一十地讲叙。

“人们丰衣足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人们梦寐求之的幸福生活呀!”徐庶哗哗了好一阵,最后说:“侯爷真的做到了,让我心悦诚服!”

“元直不介意我以商富民?”刘备不无考究地说:“再说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实在太小到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只要能吃饱穿暖的,不偷不抢,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徐庶有点怀念地说:“当人真的混不下去时,杀人也是做得出来的。”

“是呀,只有吃饱穿暖的基础上才去讲礼义廉耻。道德从来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刘备叹息地说:“如果连活都活不下去了,又何谈理想和抱负!”

“英雄所见略同!”徐庶大有相见恨晚,十足的知音之感地说:“侯爷高论,甚得我心!”

“嗯!元直呀,今后有什么打算?”刘备远远地问:“元直不会还想仗剑天涯吧?”

刘备也对徐庶也好感十足,应该说不愧是历史上一见如故的好搭档吧。人与人之间的缘份和感觉还真是妙不可言。

“侯爷,如果说我现在弃武从文是不是有点迟?”徐庶霍地站起来歪着头,妥妥的一副游侠风范说:“我想听真话!”

“不迟!天下事有志者事竟成。”刘备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一个人,一件事的成功,其先决条件就是行动,想不就去做,什么时候都不晚。怕就怕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我对元直信心十足!”刘备猛地输灌着心灵鸡汤说:“元直只要持之以恒必成大器,异日定会名扬四海!”

“是吗?”徐庶有点被刘备吓到了情神,自己都有点不肯定地说:“我可以成大器?侯爷可不要诓我,世人都嫌多我以武犯禁的。”

刘备笑了笑,手一挥说:“什么以武犯禁,谁还没个过往,谁还没个年少轻狂时。我以为人不轻狂妄少年!元直,你能行的,难道你这点自信都没有?”

刘备是信心十足,历史早证明徐庶就是个半路出家的顶级谋臣之一。那怕不能进入三国时期的谋士前十,最少也在前二十之中。徐庶是浪费了最好雕塑的黄金十年,不过已成事实,又有什么法子。

“干了!”徐庶十分流氓地舞着拳头说:“多谢侯爷,我现在就要去找老师学兵法策略。”

“元直准备去那里找老师?北方学校中就没有元直中意的老师吗?”刘备见徐庶这德性,可是一副舍近求远的鸟样。

“伯喈先生,子干先生,康成先生都是海内鸿儒。我怕入不了诸位先生的法眼。”徐庶有点扯地说:“我与水镜先生有点香火情,听说先生在荆州鹿山书院开堂讲学,我欲前往聆听教诲!”

历史的惯性似乎强不可逆,徐庶放着这里数位名师不拜,就心记梦记去水镜先生司马徽门下求学。刘备对此很无语。不过为了不让这位顶级谋士长歪,刘备也不想强行干预。

相对历史而言,这时的任侠徐庶还没有犯杀人之罪,不必躲躲藏藏改名避祸。而徐庶的顿悟也是来自在社会上的历练和在刘备治下的见闻。也许这顿悟来得不如杀人之后一系列遭遇那么强烈,真希望是异曲同工了。

“好!元直欲往荆州我不拦阻,还会赠予盘缠。”刘备很直接地说:“不过,元直可以应我两件事么?”

徐庶皱了皱眉头,略有不豫地说:“我与侯爷一见如故,侯爷不会为难我吧?”

“元直想什么呢?”刘备依旧十分直接地说:“元直你跟我干,等你归来,不论学成与否,都是我的特聘军师。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会把你母亲接到这里来,我俸之以亲人。你是家中独子,你也应该不放心母亲独自在家。”

刘备想着这徐庶可是历史中自己的第一个狗头军师,不如先给他个名份,给个念想。再说为了防曹老大以母挟人,先一步防患于未然。

“主公!”徐庶有点激动,本就对刘备心存好感,刘备又如此处身设地为自己着想,遂有如福至心灵般纳头而拜。

这让刘备十分意外,没想到徐庶又如此直接就拜主了。想想其实又不意外,历史中徐庶已是当世顶级谋臣,也拜有点落魄的刘备为主。如今徐庶只是个游侠儿,而刘备正是春风得意时。嗯,应该说人与人之间真是一个缘字了得。

“好!元直,既然你拜主了,我就实话实说。”刘备实受了徐庶行的大礼,正色地说:“我们以后要走的路会十分艰难,我只能承诺一点,我不会负天下人,更不会负自己人。”

“观其行已见分明,主公何许人,我心中有数。”徐庶这倒十分自信地说:“特聘军师之位给我留着,母亲也请主公照顾着。”

“元直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刘备点点头说:“不然由我安排可好?”

“本来现在就走,不过主公有安排,一切就由主公作主也可。”徐庶十分洒脱地说:“反正我心急如焚,希望越快越好。光阴似箭不等人呀!”

“明天就可成行!”刘备没想到徐庶是这么有时间紧迫的一个人,有点劝诫道:“元直,为人处事,读书习文都是欲速则不达,只有沉心静气才有所成。”

徐庶闻言,长身一礼道:“谢主公金玉良言,我必潜心修学。”

公元186年秋,大汉天下数州都有小范围伤寒病流行。只是被官方封锁着消息才不广为世人所知。逍遥侯刘备本着济世救人的情怀,遣神医华佗带队赶赴各个疫区救治病患。

徐庶拜主的第二天,刘备把华佗,徐庶,典韦等一行近千人送至涿郡郡城门口。徐庶是赴荆州求学,典韦是保护华佗和接徐母。其中还有华佗弟子百余人,其他的都是护卫这些医者的士卒。

华佗及其百余弟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说抵一支十万雄师也毫不为过,怎么保护都是情理之中。这也是刘备让典韦保护华佗的原因。有典韦相护,这天下华佗都可去得。

“元化先生,一切多多保重!我在这里翘首以盼先生早日凯旋归来。”刘备在临别免不了女儿情长一番。

“玄德也多多保重,就静候我的佳音吧!”华佗这个小老头倒十分风趣地说:“别忘了多盯着点药庐,留下的几个小徒技艺不精,毛手毛脚的怕误人病情。”

华佗的药庐,也就是诊室,每日的接诊量都不少。多的是外地慕名的患者。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连经常在药庐搭把手的刘备也叹为观止。刘备有着后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症病例,也没法一一可以诊治。

“放心吧,我有空就会去药庐义诊。”刘备点点头,目视典韦说:“恶来,我就不多叮嘱你,元化先生和我一样重要!有威胁到元化先生人身安全的人事,你可以诉之于武力。”

“公子放心!”典韦很简单而直白地说:“元化先生的安全胜过我的生命。”

刘备对于典韦保驾是放心得很,只要不是像历史中曹老大那样浪得飞起,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华佗本身就是受人尊敬者,典韦也比历史中更强。

“主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和母亲沟通,也一定会沉下心来修学。”徐庶见刘备看向自己,主动开口道:“还希望主公给甄家大小姐一间四合院的房间。这是我欠她的!”

“我知道,甄家大小姐一直要求要间四合院的房间,其实是你出的馊主意。”刘备笑道:“在我治下,住那里都一样会受到保护。”

“就算是这样,在涿郡乃至幽州,也没有比主公的四合院更有力的护身符。”徐庶嘻嘻一笑地说:“受人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好,我允了!去吧,祝你们一路顺风。”刘备不以为意地说:“我也有成人之美。”

徐庶心满意足地翻身上马,手握缰绳回头又是灿烂一笑开口道:“不好我再出个馊主意吧,为了师出有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无意间得罪人,主公何不遣快骑上洛阳请圣旨呢!”

“去吧,去吧,快骑昨天就上路了,不出意外,元化先生等人需要时,上谕就该到了。”刘备挥手作别,有如赶外出创业的孩子,把徐庶等人赶出视线。

洛阳,永乐宫,灵帝刘宏正与几个近臣在搓几圈。

“陛下,逍遥侯差人至洛阳。”张让摸了章三条,用拇指掐了掐三条下方的开叉处,才打出去说:“三条!”

“朕知道,小家伙不是让人送了几坛美酒进宫么。”灵帝刘宏一边答,一边招手说:“三条,碰,碰!”

“陛下,逍遥侯这次遣使入洛阳是另有所求。”在张让的眼色中,赵忠有点不情愿地开口道:“逍遥侯想恳请陛下恩准他派人去各地方瘟疫区。”

“各地方瘟疫不是都扑灭了么!”灵帝刘宏十分奇怪地说:“他刘备又派人去干什么?”

各州地方的小范围伤寒流行,地方官府fengsuxi息,洛阳的十常侍干脆大事化小事化了。甚至已示意地方官府可以派郡兵强行人道毁灭。故灵帝刘宏知道的消息是各地方的瘟疫已扑灭。其中又牵扯多少利益纠葛,就是十常侍也心中没底。

“还有极少数个别地方还是有点病患。”张让睁眼说瞎话:“逍遥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陛下何不恩准。再怎么样也不碍什么事。”

“嗯,那就拟旨吧,着逍遥侯的人全权处置地方的瘟疫,地方官吏协助之。”灵帝刘宏轻描淡写地说:“刘备这家伙真有这么闲么?朕听说渔阳治理得不错,通县也红红火火,小家伙对商道倒有几分天赋。”

灵帝刘宏和十常侍集团都认为刘备是狗拿耗子。不过不需要他们出血,一个顺水人情还是会做的。不就一旨意么,不就是一群子民的生死么,还没搓麻将来得重要。

“广阳的通县如今是日新月异商贾云集。”赵忠若有所指地说:“通县的县令功不可没,如此人才应该重用。”

赵忠不说广阳郡守,那是因为郡太守张阳是张让的人。而通县县令陈宫不是呀,如今通县富得流油,怎么不让这些贪婪之辈想方设法指染一二。

“陛下,是呀,通县县令陈宫陈大人乃兖州名士,满腹经纶,应该重用之。”张让闻音而知雅意地建议道:“就算不调进洛阳,也应该去治理那些没有起色的地方,如中牟县就非陈大人这等有本事的人才能治理好。”

可怜的陈宫纯粹就躺枪了,通县才刚有起色,就被一纸调令发配到中牟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嗯,陈宫继续着混日子的官场生涯。

“这个你们看着办,反正新任的通县县令可别恶了那小家伙,不然可别怪朕。”灵帝刘宏笑呵呵地说:“听闻那啥商会有上交份子钱,就把这钱直接入库吧!”

“这是自然!”张让和赵忠异口同声地说:“没有陛下的恩宠,就没有通县的今天。”

“哈哈哈哈!你们这群狗奴才!”刘宏摸了章南风,向桌上一拍,揉了揉略有发青的双颊,喜出望外地大笑:“自摸,给钱给钱!”

“陛下英明!”

“手气真好!”

“圣上神武!”

在一片gngsngde中,在一片搓搓的麻将声中,皇帝与近臣在争权夺利,在草菅人命,在葬送大汉江山。

颍川,长社,徐庶家。

一座遮风避雨都点做不到的草茅屋中,徐庶正跪在徐母膝下殷情告别。徐庶是一个流氓,却也是一个孝子。

“好,好!庶儿能途知返,为娘十分开心,娘就收拾收拾北上幽州,只要庶儿能专心致学。”徐母一听徐庶立志弃武从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北上。

应该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莫不是望子成龙,爱子女胜过他们自己。徐母年岁不高,才四十多岁,却有很高的见识。在历史中也是慈母烈母智母的典范。有正确的三观,有巨大的正能量。

其实徐母也没什么好收拾,一个布包就把一个家带走。有母亲的家才是家,母亲在那儿家就在那儿。

在几名护卫队士卒的护送下,徐母在徐庶回家的当天就北上幽州。而徐庶独自赶向荆州鹿山书院。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