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清晨来得无声无息,生怕扰了熟睡中人们的清梦。我们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床,发现客栈的其他房间早已人去楼空。玉龙雪山是游客来到丽江的必游之地,但登山索道的承载能力却是有限,若不赶个大早,他们怕是抢不到索道门票。我与白菜带着不到三岁的玉米,自是不便登上那海拔近五千米的雪山之巅,只打算在半山游览,因此睡到自然醒也不妨事。
不紧不慢地收拾好行李,一家人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离开客栈。连日的阴霾被上天驱赶而去,我们遇见了一个难得的万里晴空,让人如何不心情愉悦。临别前,我们特意又去了趟古城寻觅早餐,顺便采买些鲜花饼作为纪念。
在云南,早餐当然少不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线,古城里的早餐铺子都能嗅得到它的香气。
土鸡熬制的汤头香气四溢,洁白的米线卧在碗里欢快地吮吸着汤汁。待到夺走了鸡汤的全部精华,米线便贪婪地打起汤面上鸡肉与葱花的主意,却不知自己即将沦为别人口腹中的美味。眼前的这碗土鸡米线虽未让人为之惊艳,但也差强人意,算是顿可口的早餐。不过,说实话,我至今没弄清楚云南米线与湖南米粉的区别在哪里。
离开古城时,我手里多了两提包装精美的鲜花饼。这些特产可以作为日后赶路途中用来果腹的点心;若是回程后送给亲友,也算得上是绝佳的纪念品。
沿玉泉路由古城一直向北,四十分钟的车程便能抵达玉龙雪山。半途,汽车在经过东巴谷后,就已然来到了雪山脚下。在这以后的玉泉路彻底改头换面,两旁再不是高低错落的城区建筑,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百里的郊外风景。
远处巍峨的雪山开始在公路左侧显露出真容,山顶皑皑的积雪若隐若现,山脚下则是一望无际的石滩草甸。不过脚踝高的小草长得并不茂盛,甚至遮不住地面上一粒粒裸露着的黑色玄武岩块。草地深处,几株不算高大的云南冷杉一副脾气不太好的样子,否则又何必互相离得那么远呢。
令人称奇的是,我们一路上能瞧见数不清的小水泊,它们像是洒落在草甸上的一把碧玉珠子。这些水泊尺寸不一,每一洼都呈椭圆形状,最宽的逾百米,最窄的不足五十米。它们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由人工挖掘,在当地人口中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作珍珠湖。据说,雪山脚下的珍珠湖共有99座,算是一群小型水库,能够起到蓄水和调节干旱的作用。
很快,汽车来到景区入口,在这里排队检票,与一众车辆共同等待放行。天气晴好,前来观光的游客也就多了不少。等候的汽车在大门前,由左至右一共排出四条队列,每一列的首尾都难以相望。
我们足足用了二十分钟才得以通行,由观光公路驶入景区内部。
距离入口最近的景点是甘海子,它本是一处高山湖泊,后因地质变动逐步干涸,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的“干海子”。沧海桑田,如今这里是雪山东麓的一片天然草甸,每到夏季就绿草如茵、野花盛开,引来成群的蝴蝶驻足流连。一些有心的游客认为,甘海子拥有观赏雪山最好的角度与视野。在这里可以一窥玉龙雪山由北向南排成一线的十余座山峰全貌,煞是动人心魄。
我把汽车停靠在不远处由碎石子铺就的平地上,这是景区为游客在甘海子景点附近开辟的一处临时停车场。推开车门,山间的微风不请自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阵阵花草清香。高原上空气稀薄,自头顶洒下的阳光甚是强烈,让我们在下车后便无处可藏。一家人佩戴好墨镜,朝着草甸深处走去。
徜徉在这花草的海洋里,仿佛置身于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布上。红的、粉的、紫的、黄的、蓝的、白的野花娇羞地开着,它们并不张扬自己的个性,而是努力把花瓣收得又窄又小,想要藏身在绿草和灌木丛中。可满怀爱美之心的山风,并未让这些不知名的小花如愿,只轻轻拂过,便让它们在荡漾的碧波中无处遁形。在这里,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地探出每一步,生怕不小心踩到哪一株可爱的生命。
抬头仰望,雄壮的玉龙雪山直上天际。若不把脖子仰出极大的角度,怕是很难远眺到山顶,让人由衷地生出敬畏之心。雪山主峰扇子陡,像是一把被打开的扇子,擎天而立,万夫莫开,把湛蓝的天空硬生生切出一道洁白的口子。时值盛夏,山顶的积雪所剩不多,但通体裸露的石灰岩仍呈现出灰白色,与山顶下玄武岩黑色的肌肤形成强烈色差,“黑白雪山”果然名不虚传。
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就在甘海子的不远处,观光公路在这里设有路障,只有景区经营的公共巴士才能继续向内通行。我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转入景区公共停车场。这里大大小小的停车场不下五座,我兜兜转转找了十来分钟,终于才寻得一处空闲车位把汽车停放好,玉龙雪山在旅游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离开停车场前,我往背包里装好饮用水、零食、纸巾和防晒用品,以便应对在山里的不时之需。此时,太阳已然来到头顶的最上方,把一家人的影子照得极小。玉米开心地追着身影向前走去,领着我与白菜去往游客中心。
午饭时间的游客中心热闹非凡,这里是登山索道与景区巴士的枢纽所在,往来的游客集中在此用餐。山高路远,不知前方还能否遇到可口的饭菜,我们便寻了一家牦牛肉面馆提前储备能量。由于高海拔的缘故,水的沸点要低上许多,煮面自然也就需要多耗费些时间。这两碗面竟让一家人等候了半小时之久,也算是旅途中的一个趣谈了。
山里天气变幻莫测,当下还是万里无云,可能说不准一阵风吹过就会乌云密布。我们趁着阳光正好,用完午餐,便即刻搭乘景区巴士前往蓝月谷景点。
站台内,宽敞的客车不一会儿就载满了观光的乘客。上车时,我偶然听见一位导游装扮的女士,在提醒她同行的游客坐在右侧的座位上。据她说,汽车会在终点前经过山间一个顺时针的弯道,只有右侧的座位上才能透过车窗看到山谷里的美景。
有缘得人指点,我自然不敢怠慢,也拉着妻儿一同坐在巴士右侧。果然,客车在行驶了约莫五公里的山路后,来到了一处半圆形的弯道。
起初,车窗外只能瞧见站成队列的一棵棵云杉,并无任何特别之处。慢慢地,公路地势逐渐抬高,树林自然再也无法挡住我们的视线,几汪蓝得令人心旷神怡的湖水出现在山谷中,车内开始有乘客惊奇地叫出声来。随后,汽车来到连通山谷两侧的大桥之上,桥梁下方便是蓝月谷的精华所在。
蓝月谷,据传是英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蓝月亮山谷的原型。这片呈月牙形状的山谷里躺着四座水色湛蓝的湖泊,像是坠落在雪山怀里的一弯蓝色新月。如今,这里已成为玉龙雪山景区中最受欢迎的新兴景点,被游客亲切地冠以“小九寨沟”的美誉,也是我们此番前来的主要目的地。
离开停车点,一家人首先来到的是谷内的白水河。作为蓝月谷四湖的上游,白水台接受着来自雪山之巅源源不断的冰川融水。站在岸边往山顶看去,流淌着的冰川溪流从天而降,依稀可见的水面由窄变宽,直到舒展成一道瀑布注入白水河中。河底的泥沙呈洁白色,像是铺上了一层细腻的面粉,只要遇到下雨的天气,便会把河水染成白色。
白水河北岸修建有不少游客设施,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条挂满祈愿木牌的长廊。当地的纳西人管这些木牌叫作东巴木牌,据说将祝福的话语写上木牌并悬挂在阳光下,便可愿望成真。白菜实在难以招架这些具有仪式感物件的诱惑,便拉着一家人求了一块木牌,诚心地挂上祈愿。
晴日里的白水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呈现出淡蓝色,像是由雪山亲自精心打理的一座天然泳池。白水河往下游的方向,有景区修建的几层鱼鳞状石阶,河水流过便形成叠水奇观,叫作白水台。
白水台往下,河水因受山谷中地势间隔,形成了四个大小不一的水面,分别唤为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听涛湖。我们沿着栈道向下游徒步,很快来到玉液湖畔。
玉液湖水面宽广、水位较深,得以将远处的雪山倒影在水中,算是四座湖泊中最为大气的一个。湖底白色的泥沙为湛蓝的湖水添上了一抹乳白,让它看上去醇厚而不单薄,像是仙家精酿的琼浆玉液,让人捉摸不透又垂涎欲滴。
镜潭湖位于玉液湖下方,湖面则要窄上许多,显得小巧玲珑。有几株粗心的云杉不慎将脚探入湖中,却未曾想到被水中富含的矿物质滋养到虚不受补,最后一片叶子都没剩下。再向水中望去,黝黑的树干上早已被均匀的裹上一层乳白的外衣,不知是不是湖水在对它们的最后一丝生命进行挽救。
镜潭湖的瀑布之下是蓝月湖,这里的蓝色水面开始变得深邃起来。狭长的湖面边缘极不规整,像是一块被砸烂的石板。站在岸边的木栈道上,湖中几簇生命力极强的水草清晰可见,像是葱郁的森林错生在蓝色大海之中,美不胜收。
蓝月谷尾处的听涛湖,藏身于一片松林之内。这里地势陡峭,因此水流湍急。泻下的湖水敲打着谷内的磐石,发出阵阵涛声,引人入胜。若是恰巧一阵风吹过,林中的松叶便会哗哗作响,与流水声刚好一同演奏起一出曼妙的交响乐。
交通站台就在听涛湖的不远处,一家人很快搭上了返回游客中心的巴士。回程的汽车里,意犹未尽的游客仍在热闹地讨论蓝月谷的风采,这其中便有我与白菜。我们对蓝月谷的蓝如痴如醉,如同对青海盐湖的绿念念不忘一样,它们都将成为我们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