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陶武便带着来报信的北海信使赶往校场。
待赶到时,赵云,薛仁贵两人已率兵在此等候。
四千军士,列阵整齐,身躯笔挺站在校场,全场鸦雀无声!
看见陶武到来,两人拿起武器向身后一挥,顿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传来:
“恭迎都督!
“恭迎都督!
“恭迎都督!
......
看着校场的四千军士,颇有一种不动如山,动若雷震之相!
陶武见此,很是满意。
看来两人练兵确实用心,将手中剽悍而又桀骜不驯的丹阳兵训练的如此纪律严明。
站在陶武身后的北海信使早就看的目瞪口呆,
徐州竟有如此精兵!
倘若北海军队如此精锐,黄巾余孽管亥等人又岂敢围攻北海。
即使他们胆大包天敢围攻北海,有如此精锐的军士,又何惧围城!
虽然羡慕,但是心中更多的是喜悦,有陶武带如此精锐军士前往救援。
北海之围,定然旦夕可解!
“发兵北海,即刻出发!”
陶武高坐骏马之,披甲擎枪,高声下令道。
……
北海距徐州不远。
陶武众人一路急行军,历时四天,终于赶到北海城外。
只见北海城城门紧闭。
城外乌乌压压全部是人,将北海城围的水泄不通,而一群流民正在攻城。
是的。
是流民!
不是军队!
陶武很难将眼前这群衣着褴褛,面色饥黄,目光呆滞的人看作是军队。
他们没有战甲,甚至连像样的武器也没有。
有的人拿着锄头,镰刀,甚至是路边捡的木棍。
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体魄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身材看着很威风。
可惜身的破烂战甲,还挂着布条的破布衣,显的有些落魄。
陶武继续眺望战场,只见城外围城的人分内外两圈。
内圈是青壮正在攻城,有人拿着破竹梯,想爬城头,也有人拿着巨木想要撞开城门!
外圈则是一群老弱妇孺,手里拿着破锅破碗敲敲打打,呐喊助威,为攻城的青壮壮气势。
看到这只黄巾军,陶武脸露出微微的奇异之色。
并不是奇怪他们的装备差。
其实黄巾之乱的军士大多都是如此,武器落后,五花八门
真正让陶武奇怪的是,这支黄巾军竟然有如此多的老弱妇孺!
虽然营养不良,饥饿瘦弱,但竟然都还活着。
要知道,大贤良师张角兵败被杀之后。
各地的黄巾军各自为战,多习惯于劫掠为生。
每至一地,掠其财产,烧其房屋,裹挟青壮入军,然后流动至另一地,继续如此。
黄巾军之所以危害大,壮大速度快,大多源于此种裹挟青壮入军的模式,而且为了便于行动,他们往往不要老弱妇孺,只把青壮和粮食尽数带走。
剩下的老弱妇孺则任其自生自灭。
这也正是陶武痛恨他们之处,只知破坏,不事生产。
而自己今天竟然碰到了一支愿意带着老弱妇孺的黄巾军,当真是罕见!
看来领头之人,很有意思呐!
观察完战场,陶武率领军士向前靠近。
在距离黄巾军约两百米的时候,挥手让军队停下,高声道:
“你等主帅何人?叫他出来见我!”
过了片刻,
陶武之前看到那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骑着一匹瘦马,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警惕的看向陶武等人,戒备的问道:
“我乃黄巾渠帅管亥!
你是何人?,来此莫非是为了阻拦我等攻城?”
“吾乃是徐州牧陶武,应北海相孔融之求,前来救援。
吾观尔等虽人多势众,但身衰器劣,不是我军对手,劝汝等早弃武器,跪地投降,免得误了大好性命!”
对面管亥闻言大怒:
“贼将休得猖狂,吃我一刀!”
说完便拍马提刀赶来。
薛仁贵见管亥语气不敬,大为气愤,向陶武请命道:
“主公!此人对你不敬,请准我前去战他,取其头颅回来见主公!”
陶武轻笑一声道:
“无妨!此人有些意思,我准你去战他,
但不要害其性命,把他擒回来,我有话要问他。”
“诺!”
薛仁贵虽不解为何陶武要留其性命,但他向来唯陶武之令是从,
陶武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纵马出阵,
薛仁贵驱马持戟迎去。
两马相交,刀戟碰撞,
两人不分胜负,错身过去。
勒马回身,两人再次乱战在一起。
从两人交手情况看来,管亥此人刀法一般,只是力大。
对战之时仗着自己膂力大与常人,喜欢大开大合,以力压人!
相反薛仁贵戟法有序,招式严密,力气有不弱于管亥,
取胜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