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兵工厂的地方。
林浩把秦用采买的优质钢材,放到院子里。
又买了0.1吨的无缝钢管,和98K的图纸、制造工艺。
图纸和工艺流程是英文,李顺是看不懂的。
林浩图省事,花费100点声望值,让系统转译成武朝的文字。
“少帅,有了这精确的图纸,我便有了成功的信心。”
“要是有蒸汽车床,制造起来就快了。”
李顺看了一遍图纸,和工艺流程说明,提出了加设备的要求。
“李师傅,我没有蒸汽机,却有更好用的电动机械。”
林浩买了一台小型多功能车床,又配备电动切割机,钳工的常用工具。
还从自家的发电机组,扯了一根电线过来。
林浩给李顺,科普一番电力。
又花费声望值,把车床的使用说明书,转译成武朝的文字。
这么一番花销。
林浩的声望值,只剩下可怜的六百点。
但为了大业,没得多想,付账就是了。
好在被他养着的工人们,每天都能提供声望值。
不至于出现,涸泽而渔的状况。
“李师傅,你不用心急,潜心研究就是。”
“我会给你配备帮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就好了。”
林浩交代了一番,从秦家村的村民中。
挑选了六个老实可靠的青壮,送到了李顺这边听用。
至此。
林浩的地盘里,第一家兵工厂,建立了起来。
尽管看起来破旧寒酸,人员还不到十个。
却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总有一天,秦家村兵工厂,会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与此同时。
黑虎寨被剿灭的消息,迅速在流传开来。
且在当天下午,就传到了元山县城,一时间成为热议。
如今天下大乱,武朝法度无存,已是摇摇欲坠。
国内的十五个行省,还能控制的就只有六个了。
大概三年前,原福江总兵陈镇祥,忽然拥兵自立。
不再听朝廷号令,成为名义的福江之主。
辖下的十府、五十六个县,全部换成他的嫡系。
其中。
元山县的县令陈庆运,便是陈镇祥的远亲侄子。
陈庆运是个无能之辈,只知道捞银子、玩女人。
县里的政事,交给幕僚处理,搞得一塌糊涂。
在陈庆运的眼里,只有官员和士绅才算是人。
吏员是下人,衙役、兵丁只是狗。
百姓?
连狗都算不,只是任他剥削的鱼肉而已。
不管辖区内,有多少土匪。
只要不攻城掠地,随他娘的去吧。
就算土匪横行,被祸祸的只是老百姓。
高高在的陈大县尊,才不会多管呢。
得知黑虎寨的土匪,被秦家村的庄丁灭了。
陈庆运哂笑道:“想不到秦家村的庄丁,还有剿匪的本事。”
“东翁,我听说,秦家村的庄丁,每天都要训练四个时辰。”
“经常分发物资,用以收买人心……”
幕僚张克法,今年四十四岁,长得如同人形肥猪。
留着八字胡,一脸的虚浮油滑气。
“收买人心?”
陈庆运哈哈一笑,不以为意的摇摇头。
如今到了乱世,地主豪强练兵自保,是很常见的现象。
秦家村的庄丁,也只是护村队而已。
几十个庄丁,能有什么作为?
难不成,还敢造反不成?
用陈庆运的话来说:随他娘的去吧。
“东翁,还有个消息。”
“这两天城内流行的圆镜子、打火机,便来自秦家村。”
张克法说完之后,轻轻摇动折扇。
“能确定吗?”
陈庆运一愣,随后追问起来。
武朝也有琉璃厂,和磨镜子的手艺。
其中的顶级产品,和后世的玻璃镜,几乎没差别。
但制造不易,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一块巴掌大的好镜子,便价值三十银币。
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是用不起的。
林浩让秦用,卖出去的打火机和圆镜子。
在元山县铺货之后,目前销售火热。
陈庆运的小妾,到街里买东西,凑巧碰到了。
便买了一个镜子,和两个打火机回来。
陈庆运试用了之后,感觉挺神奇的。
问了一下价格,镜子40银币,打火机30银币。
尽管质量很好,又新奇有趣。
但还是太贵了,只能是有钱人的玩物。
“送货的叫秦用,来自秦家村,是秦岩的侄子。”
“他把打火机和镜子,卖给了赵元述的商铺。”
“再由赵家的商铺,往市面铺货售卖。”
“赵元述是秦岩的姐夫,两家是至亲啊。”
张克法别有用心,早就打探清楚了。
“克法,知道秦家村的进货渠道吗?”
闻言。
张克法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查清楚。”
“克法,你这般这般……”
陈庆运吩咐了几句,张克法连连的点头。
“东翁放心,学生一定办好此事。”
张克法回了一句,转身离开了书房。
秦家村?黑虎寨?
打火机?圆镜子?
“这两样东西,是能赚大钱的呀。”
陈庆运呢喃着,眼里闪过一抹贪婪之色。
……
哭求收藏、鲜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