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情报机构
李赫急忙扶起盖聂。
看着玉玺传来的信息:一百点的忠诚度,李赫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
“大叔快起来!”李赫急忙扶起盖聂。
随后,亲手将他搀扶到床上修养。
“大叔,你身上的伤,太医是怎么说的?”
李赫将目光投向了那道殷红的伤口上,自责之意流露于表。
这一番操作又是将盖聂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拱手道:“君上无需担心!这等小伤,以我的内气辅以药材,不出七日便可痊愈!”
七天?啧啧,四阶强者才是真正脱离了凡人的范畴。
李赫羡慕不已。
寻常人被捅个透明窟窿,保底也得躺上一两个月,还不一定能够痊愈。
要是伤到了五脏六腑,说不定还会留下不可逆转的伤疤……
李赫现在不过刚刚踏入三阶,但这也是王室全力栽培后的成果,不知道磕了多少药。
虽说三阶名为脱凡境,但也才刚刚起步罢了,仅仅只是攻击力远超普通人。
“如此便好!如今大局已定,万事皆在孤的掌控之中,大叔只需安心静养,等伤病痊愈了,孤还有一份重任要交给你!”
盖聂瞬间就打起精神了!
急忙追问道:“君上,有何事需要我做的,尽管道来。”
李赫看着脸上微微有些泛白的盖聂,心中竟升起一阵愧疚……
这要是换到后世,员工替公司度过一个大劫,还受了重伤。
结果老板去探望,开口就是让他继续干活……
这还不得被唾骂致死。
可惜,这个时代,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若是按照后世的思维,让盖聂静养,在旁人看来,这是要雪藏功臣啊。
必然会寒了下属的心。
想通了这一点,李赫不再有心理负担,开始说出了他的安排。
“大叔,你可知道这些年孤除了暗中培养羽林军之外,还培养了一只情报部队。”
盖聂皱起眉头,这个国君啥都好,就是偶尔蹦出来的词汇晦涩难懂。
靠着渊博的学识,艰难的理解出“情报部队”这四个字后,盖聂点了点头。
“是类似于黑冰台的存在吗?”
秦国黑冰台,那个令六国胆寒的组织。
李赫点了点头:“正是。
不过这只部队有些特殊……不能以常理概述。”
“哦?”谈到这儿,盖聂差不多明白李赫的意思了。
这是要让他掌管情报部队?
盖聂沉思一番,确认自己有把将这只部队打理好后,便接着询问道:“愿闻其详!”
这就同意了。
李赫随手拉了张椅子坐下,开始介绍起来。
“孤想让你当大魏的耳目!
孤已有初步的筹划,将情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是民间的帮派,名为丐帮,
这个帮派,是孤当初为了对抗蒙熙所建立的,由于当时孤身边没人,所以只能辛苦徐德掌管。
但现在徐德要掌控接近两万的军队,而且要负责整个许都的安危,孤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故此,这个帮派孤想让你接手。
这个帮派的成员多数是以乞丐为主,混入流民之中毫不起眼,是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
但核心点,还是暗中掌控武林,替朝廷维持武林秩序。”
在李赫那个世界都有江湖,更何况这个个体武力超标的世界。
有些人习惯官场,有些人习惯自由,这些都是没办法阻止的事情。
甚至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地方帮派的权利比官府的还大。
不过整个魏国官方还是有碾压性的实力,因此一些有头有脸的大帮派大宗门还是不敢造次的。
在魏国的江湖,三阶以上的高手大概有朝廷的五分之一,四阶强者也有十来个,而整个魏国官方,也才五十个。
江湖的势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因此,李赫想要将整个魏国的江湖人士都给吸纳到朝廷中,如此一来,魏国实力又能提升一个小阶段。
盖聂听闻,点了点头,表示毫无压力。
他本就是江湖中人,如今不过算是重操旧业罢了。
李赫接着说道。
“第二个,是个彻彻底底的情报机构。
名为风媒部,等你稳定好丐帮后,从丐帮和军中挑选一些机灵的,自行去组建。
详细的我也不多说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机构要渗透周边邻国,上至朝野,下至百姓,都要有我们的眼线。”
盖聂皱起眉头。
有点难度……
不过,他盖聂何曾惧怕过困难?
再次点头,接下重任!
李赫此时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简直就是压榨员工的无良老板啊。
唉。
想到这儿,他便接着说出最后一个安排。
“第三个,我打算让你明面上担任御使大夫,掌管御史台!
而这个御史台,除了弹劾大臣之外,还需要负责收集大小官员的贪污情况。
留下证据,四品以下的你可以自行决断,四品以上的孤亲自决断!”
三个重任一下子就砸到盖聂的头上。
差点把他砸晕了……
但盖聂反而更加昂奋!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在下必竭尽全力!替君上做好情报。”盖聂坚定的承诺。
随后,李赫再次给予肯定,以及鼓励。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套路了,李赫用起来得心应手。
眼见天色已晚,李赫也不再打扰,起身告辞。
在侍卫的簇拥下,回到了卧室中。
这个世界对于情报的认知并没有过于重视。
整个魏国,甚至连个像模像样的情报部门都没有。
仅有军队中那少得可怜的探子……
但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李赫很清楚的知道。
情报,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情报,同时也是统治的基础。
魏国的情况,让李赫不免想起了前世的一则笑话。
鸦片战争即将打响的时候,咸丰皇帝居然跟手下将领说:“下手别太狠,随便杀两个洋人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咱们是天朝上国!”
这句话方才后世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为何会导致这种结果?
因为咸丰看到的,全是手下让他看的……让他产生一种错觉。
认为大清国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士兵能够手撕洋人,一个打十个!
这便是情报错误带来的灾难!
但凡咸丰正视敌我双方的实力,多派兵马,设置关隘,踞城而守,用弓箭反击。
以那个时代的火器水准,仅仅几千洋人未必不能打赢……
这也是为何,任何国家或者势力的开拓者都猛的一批。
因为人家从有到无拉出来的人马。
甚至就连士兵的武器,一天能吃多少粮食都一清二楚……
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三十两白银一枚的鸡蛋,或者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所以,李赫必须要建立一个只属于他个人的情报机构!
一个能够直接看到最基层的情报,能够直观的看到最真实的信息!
按照魏国目前的国情,一份情报上奏,是由县长撰写,然后郡守统筹,筛选,再次上报州刺史。
再由州刺史统筹上报朝廷。
层层上报层层审核层层淡化……
而德阳殿出来的政策,层层往下念,念完后丢进垃圾桶,根本落实不了。
从而导致乡骗县,县骗郡,郡骗州,一路骗进德阳殿。
最后到了李赫桌上的奏折,又有几分真假?
他自认没办法辨别……毕竟他前世不过一个管理几千人的小老板,面对如此庞大的国家,难免力不从心。
不像一些治国天才,比如卞巍。
当初第一份灾情情报上传到德阳殿,他一眼便看出了问题。
洪水多少,流量多少,地形如何?哪个地方溃提?为什么受灾面积只有那么点?
谎报!
于是,一批人人头落地后,才得到了最真实的情报。
虽说此时有卞巍兜底,可不能时时刻刻都仰仗他啊。
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