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前的最后一次朝会。
按照刘宏的性子。
能够十天半个月开一次朝会已经实属不易。
但是由于这一次情况特殊。
所以刘宏特意在年关前加了一次朝会。
陈远闻言后,哭笑不得。
跟着皇宫里的小黄门来到德阳殿外。
陈远规规矩矩的在殿外等候,只有皇帝有令时才能觐见。
只见进入殿中的文武百官。
尽皆脱掉鞋履,迈着小碎步噤若寒蝉。
这与陈远想象中的场景有几分出入,本以为病秧子刘宏没什么霸气与威严。
但还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大汉朝统治了中原数百年的时间,其多年积攒下来的威严,足可以再嚣张些日子了。
怪不得太平道败得如此快。
就在陈远胡思乱想的时候。
终于有小黄门前来通知他进殿了。
陈远深吸了口气,整理好衣襟,在宦官的服侍下脱了鞋履。
缓步前。
进入殿内。
当先最显眼的莫过于天子刘宏了。
看着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但是脸色有几分虚浮,而且十分显老。
阴阳失调,中气不足!
只是陈远给他的第一个评价。
台阶的宦官,应该是张让没错了。
从始至终刘宏都没有说话的意思。
反倒是张让宣读圣旨。
陈远稀里糊涂的没听明白,前缀实在是太多,而且都是文言文。
甚至一度怀疑自己。
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和文盲没什么区别。
直到最后,张让终于说到了重点。
“......特封爱卿镇东将军、青州刺史,赏赐黄金五百斤,绸缎千匹,翡翠玉马一双。另爱卿阵斩张角有功,特赐中兴剑一柄,望爱卿继往开来,不负众望!”
“谢吾皇隆恩!”
青州刺史?
那么多虚名陈远都不在乎,唯独是青州刺史这个职位。
确实是让他大吃一惊。
青州东临大海资源丰富,曾经是齐国故土,不过后来担心该地区一家独大,形成割据政权,所以将山东半岛南部分给了兖、豫、徐三州,青州其实只有山东半岛的北部。
不过这还是让陈远不由得高看了几分何进。
扭头看了眼何进。
只见这厮也正看着自己,一副得意的表情。
好像在说:怎么样,哥是不是很给力?
本以为捞个太守已经不错了。
却不曾想,直接弄了个刺史出来。
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其实他猜测。
这肯定也归功于皇甫嵩、朱隽、卢植、宗员等人都对他的褒奖有加。
所以才能胜任此职。
果然混仕途的,不仅要能力业务强,还要有个察言观色的本事。
小太监捧着金印紫绶,中兴剑而来。
陈远连忙双手高举过顶,这是目前来说最高的礼节。
中兴剑。
建宁三年(170年),灵帝曾经铸造四把剑,名为中兴。
这就是其中之一,足可见陈远在此战中的耀眼表现。
“谢陛下隆恩,臣必定为大汉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远不卑不亢,声音洪亮。
尤其是后面的八个字。
听得刘宏都有些头,竟投去了欣慰的眼神。
随后又是各种加封。
就连刘备都得了个亭侯的称号。
不过人都死了,还要称号有什么用呢?
在长达几个时辰的朝会之后。
刘宏终于是失去了耐心,后面草草了事,百官陆续退出殿外。
陈远出了德阳殿。
站在龙首道,望着下面乌泱泱一片的禁卫、宦官、宫女和文臣武将。
心中感慨万分。
“陈将军,恭贺恭贺啊!”
陈远徒然回头,只见皇甫嵩、卢植等人,正站在身后。
“小子微末之功,全凭诸位长辈提携,小子感激不尽!”陈远连连道谢。
几个人相互寒暄了几句。
越看陈远越是觉得高兴和欣慰,果然没看错人啊。
都当了将军,竟然还这么谦逊。
果然是个少年才俊!
“哈哈~~”
又是一道爽朗的笑声响起。
只见何进挺着他一身的肥肉,大步而来。
“本官已在东市百花楼设下酒宴,今夜有功之士,当不醉不归!”
“吾等自当赴约!”
何进别的不说,至少这赏罚分明、笼络人心的本事还可以。
或许这与他早年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众人皆作揖告谢。
顺着龙首道还没走两步路,正与何进等人谈笑风生。
却见一个老头主动靠了过来。
“这是我朝第一大儒蔡邕先生,蔡议郎!”
何进主动介绍道。
“蔡议郎?”陈远连忙拜首。
好家伙,这不是蔡文姬的父亲吗?
蔡邕微微颔首,很是欣赏道:“听闻汝在宛城附近遇到了乔公,不知是否安好?”
陈远连忙道:“乔公卧病在床,身体有恙!”
“唉,可惜山高水远,不能亲自探望!”
陈远又道:“小子已经和乔公之女定下婚约,任前会去探望,蔡议郎无需多虑!”
“原来如此~真是英雄配良人,一段佳话也!”
蔡邕很是满意。
这么孝顺又有情义的少年才俊,可是不多见了啊!
过了下马桥。
陈远独自骑马返回驿站。
卢植等人则是乘坐马车。
何进还特意叮嘱道:“百花楼之宴,务必前来!”
陈远再三应诺。
陈远骑马于宫墙外。
望着头顶乌云密布的苍穹。
一副风雨欲来的样子。
陈远呢喃自语:
“要变天了啊~”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