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阿拉伯数字(1 / 1)吃面且关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赵士吉这一说,赵侚和林诤有些气馁。

不过,赵信想了想却说道:“如果配上连续的话本故事呢?比如咱们上午在牡丹棚讲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又比如西游记,一个典故出一册连环画……我们的目标顾客,就是有点钱的少年儿童。”

林诤赵侚对视一眼,四目放光,齐齐击掌道:“对!这个好!”

赵侚一下子就兴奋了,咧着嘴笑着催促赵士吉:“快快,三叔,把温酒斩华雄的故事画出来,肯定赚钱!这下要发财了!”

“……”赵士吉一头雾水,连连发问:“关云长?斩谁?”

于是,赵侚和林诤争先开始讲那故事,但细节道不清楚,只能由赵信细致地重新讲一遍。这一节讲完,又把“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赵子龙单骑救主”拎出来讲了个大概。

待这几节故事讲完,赵士吉不禁抚膺感叹:“吁嚱哉,吾闲时也喜读三国史,最是崇慕关云长,却不成想三国志外还能有这等义勇奇闻,若此等故事编撰成书,关张赵皆可封神矣!”

感叹毕,赵士吉又发问:“此些故事,君从何处得来?”

“啊,这个……”赵信吭哧了两声,挠挠头才答:“我前些时日在钦明殿阁楼里玩耍时偶得的闲散藏书。”

“那书现在——”赵士吉眼冒光芒。

“呐,可惜了!”赵信摊了摊手接话:“我已将书册转赠给了王文卿与林灵素两位道长,道长说关羽可拜武圣甚的真君。”

赵士吉叹道:“哎,两位真人昨日尚且在吾府上相聚,此番该已南行了。可惜可惜!”

赵信又补充道:“其实我得的藏书也就寥寥数篇故事,且文字简略,故事内容是我自己添油加醋般用白话讲出来的。”

赵士吉又道:“可惜矣。吾还想着此书说不定就是一部新的三国话本。倒时候不仅印话本卖钱,也可以编印这种连环图画,蒙学小童也能看得懂了。”

赵信听出赵士吉话中之意,还是更看重文字书籍,对连环画并不看好。再深入思索,也许书籍实在昂贵、又或许是因为平民识字率不高,连环画依然不好卖。既然这样,难道把汉语拼音弄出来普及全民?可这是一项浩大长远的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汉语拼音?这似乎是个极其好的东西……

尚沉浸在思索中的赵信,见三人抛来的目光,赵信于是果断定出初步计划:

“第一步,先找人把我所知的几个故事撰文成书,把连环画做出来;第二步,印刷工坊和书铺,这已经让唐周两位掌柜先行筹办;第三步,待我过几天跟父皇面谈,取得一些方便。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要招一些画师和做文章的。”

赵信又对赵士吉道:“十三叔,不知你是否愿意跟我们几个合伙一道做这生意?”

“我……”赵士吉有些犹豫。毕竟眼前仨只是十来岁的少年,很难让人信服;但是……赵士吉他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郡王府后苑扩建需要钱、城郊新置办的别庄需要钱、采买奇花异石需要钱……

于是,赵士吉问道:“我若入伙,需要支付多少银钱?”

赵信想了想,提笔在纸上一边列就数字一边道:“出资份额和分成等同,我们都有事要做的。尚书府五千贯,都算表哥的份额吧;我回宫后会从父皇和母妃处也筹五千贯当作我的份子;另外给八哥和十三叔你们两要分摊五千贯的份额。这样算,合计是一点五万贯。”

“一点……五万贯是多少贯?”林诤不解。

赵信:“就是一万五千贯。”

赵士吉狐疑,小声念叨:“这个点是……”说着细看赵信笔下的数据,确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看着似乎有些眼熟的样子。

“一万五千贯?!”林诤和赵侚齐声惊恐地喊出了声:“上午不是说只要五千贯的么?这么一下增了一万贯?”

赵信不疾不徐解释:“第一,五千贯那只是办印刷工坊、开书铺的本钱。不仅印自己的书画,还可以承接其他书商的订单。”

“第二,印刷坊、书铺不是只能印书卖书的。我们亦可在官报之外另辟一刊小报印售,这也需要靡费许多银子。”

“小报?”赵士吉闻言插问:“可这私营小报刊发从未得律法官府之允可,如何能做?”

赵信倒不是随口所想的这一茬,而是早有计议:“此事我自会向父皇讨要一个专权,这也是我要向父皇筹钱的缘由所在。”

赵士吉闻此言心头猛地一跳:皇帝……入伙?

“第三。”赵信继续:“印刷、书坊、报刊,三者之外,还须得办一座文馆,我们自己雇佣执笔先生、画师、采访之人,以满足小报的内容。”

赵士吉脑袋开始热乎:印刷、书铺本来就是赚钱的行当,他一个侧室的父亲在大名府就是印书贩书的,尚且赚的盆满钵满;如今入的伙是两皇子一衙内,要是这样也亏钱,那别的工坊书商就真没活路了。

其次,两位皇子要搞门面搂点小钱,自然有奉承的帮忙上下打点,即便是亏钱的行当也会变成赚钱的买卖。他赵士吉入这一笔投资,绝对亏不了。唯一的变数在于那小报刊发,若成则一飞冲天;若败,则……

赵吉有些不敢往下细想。不过,略一思忖之后又放下心来: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自个儿及早抽身便是……

思及此,赵士吉当即决定:“小叔我愿意入伙,钱多钱少不在话下;小叔再荐一人,此人是我偏室的父亲,大名府的书商,在本行还是有些门道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汴梁和大名府两地同时起家。”

赵信点头:“有熟悉的专人打点自然再好不过。十三叔尽早把他邀到汴京来一叙。”赵画家人品好,但其在历史上的槽点就是不会用人,身边清一色的奸佞。所以赵画家推荐的人可不敢信任。

赵士吉称好应下。

此时,有丫鬟又端来了些糕点果子,四人便停下手头上的议论品尝点心。

赵士吉吃着糕饼,目光落回桌上的纸张。

“咿,这个——”赵士吉点着纸张上的字符字迹,问道:“皇侄儿写的这些字,莫非是那梵文字?”

“梵文?”

“喔,我观皇侄的书写方式——从左至右横向书写、与梵文书法类似;并且这些表示银钱多寡的字与印度传来的数字极为相似。”

“这是……阿拉伯教我的,一位西域工匠;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梵文。”

“方才我便觉得眼熟,应当就是了。”

赵信奇道:“这……十三叔会用这种数字?”

赵士吉摇摇头:“仅是认得罢了。倒是见过我那偏室的父亲用这种文字当筹算记账。”

“哦……”

赵信表面上附和应了一声,心里则把这人暗暗记了下来。

接着,四人又对印刷坊、书坊筹备之事陆续补充了些细节,时近傍晚,天空中乌云罩了过来,大地开始阴沉,似乎会有一场春雨。

赵侚和赵士吉看了看天色,先行告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