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书不在多,能用就行(1 / 1)吃面且关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行,行了了,停!”

晕乎乎的皇帝赶紧叫停了赵信,竖眉道:“这些你都懂?!”

“是……”及时察言观色的赵信心念疾闪,又改口道:“是略懂了一些些,阿拉伯当时在哇哇吐血,没办法一条条内容教授予我……”

“你后来回宫后把书中的内容全部背下来了?”

“是……当时是大部分都背下来了的。”

“那其它的内容呢?”

“其他的?”赵信委屈巴巴地答:“前些天摔了一次马,好多东西记不清了,有时候又能偶尔回想起一些,有时候又突然记不住。”

皇帝无言,却是眯着眼斜睨、忖度着赵信话中的真假。

“好,我暂且就信你所说。你稍后就把记得的内容默写一份给吾。”

皇帝顿了一下,语气凝重继续道:“此外,你自己不得再留任何文稿。这些东西关乎国朝军政民生,切忌为外人所得,懂么?”

“是,云儿懂的。当时阿拉伯也这么跟我谆谆嘱咐的,让我把里面的东西背下来后一定要销毁书本。他说这些东西特别重要,是让我朝国祚绵延、民生富足的宝贝。”

皇帝:“他……阿拉,是这么说的?”

“应该是的吧……他当时血快吐干了,声音也不是很清晰……”

皇帝侧了一下头,又问:“当时他就要死了,你没有施救?”

“阿拉伯爷爷说他大限已至,救不活了的……然后让我赶紧走,于是我就离开了相国寺。”

“爷爷?到底是伯伯还是爷爷?”

“‘阿拉伯’三个字就是他的番邦名字,他年纪很老,所以叫爷爷……”

“……”

“父皇,其实那些数字不需要保密,目下民间已经有一人将之用于算学了。”

“唔。这事吾也知道。不过书写不如筹算便利。”

“其实,阿拉伯的数字适合横着书写。喏,父皇你看,比如这样”赵信说着,蘸着水在桌面边写边解释:“23-8=15,书写起来比筹算的算式简单好多。”

看皇帝没说话,赵信又继续:“再比如,23×8=,这个用竖式计算,写4进2,二八十六、加2是18,答案就是184。这个竖式比筹算讲解很多。”

皇帝也蘸着水用筹算法书写,写完一对比,确实筹算显得繁杂。

于是,皇帝也就点点头肯定:“既然你称道这种数字好用,过些日子便去东苑与先生比对比对——吾看你这身体恢复得好,也不用等下月,清明后就可以去东苑了。”

赵信郁闷:六一就不谈了,油菜花都没得看了!

“还有啊父皇,那个啊哦屙咿呜淤——噢就是‘拼音’,极其便于蒙学认字,如若在全国推广开来,那全天下的百姓都可以读书习字……”

皇帝却打断了话:“读书人冗余了——这些你还不懂。”

赵信小声嘀咕:“其实,读书人多了才好。”

“哦?”皇帝倒是好奇想听听这个儿子的妙想,遂道:“那你倒是讲讲。”

“哝,读书人很懒,并且爱显摆爱享受,然后就会为了偷懒去琢磨着各种好东西。比如制造水车代替人力、比如制造马车提高乘坐舒适度。又比如像我这样的,就会想办法制造更加柔软且廉价的草纸……”

皇帝敲了赵信一脑瓜崩:“你也配叫读书人?”

【叮,皇帝的怨念+1。】

赵信:“……”

皇帝又发问:“就如你所想,百姓都读书了,那谁来耕地?谁来事农?”

“可以想办法驯化农作物、想办法提高产量;鸡鸭鹅的孵化也可以用人工而不是仅靠鸡鸭们自己努力。”

皇帝疑问:“人工?”

“对……只要做到和母鸡孵蛋一样的温度,人也能孵出小鸡……”

皇帝的眉毛又拧在了一起,略加思索后,颔首道:“改天吾让皇儿你试试……”

“……”赵信摊手:“哝,这些都要读过书的人才能想到和做到的事。也不用读到学富五车,能读书认字就行……”

皇帝又敲了一个脑瓜崩:“车(居)!”

“噢。知道了”赵信揉着脑壳继续道:“只要让百姓认字看得懂话本就行了。同样几千个汉字,能作出‘明月几时有’的只有苏……东坡先生,像皇儿我这样的只能作‘月亮好亮,亮也没用,没用也亮。’”

皇帝又抬起手。

赵信赶紧捂着脑壳躲开:“父皇,再敲失魂症就更严重了!”

皇帝:“既然你知道读书有如此多好处,你为何不好好读?”

“我……”赵信噎了一个,搪塞:“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书不在多,能用就行……”

皇帝:“水不在深,下、一、句!”

赵信:“有仙……则……有仙……”

“吾看你这身体恢复得着实不错。后日就去东苑见见先生博士吧。”

赵信:啊!连清明节都不给过了!

“父皇,其实,还有一事。”

皇帝揉着太阳穴:“讲!”

“我想与八哥和林诤表哥办个印书坊以及文学馆。”

没等皇帝否定,赵信赶紧继续解释:“市面上有许多小报杂报,但都是非法刊行。皇儿觉得,堵不如疏,还不如以我们皇家的名义自办一份小报,即便利监管,又能赚些银子。”

皇帝听完后,细眯着眼睛打量赵信的神色,好一会儿才开口:“可,你试着操办罢。切忌,不得议朝政,不得言军兵事。刊印前必须先呈送到吾这里来。”

“父皇,还有……”

皇帝不耐烦:“讲……”

【叮,皇帝的怨念+1。】

“我没有银子……”瞧着皇帝脸色渐肝化,赵信::“只需要两万贯,不需内府拨款也不用国库开支,自给自足就可。这样父皇您的份子也是最多的,可以掌握专断之权。”

皇帝悠然道:“朕就算一钱银子不出也有专断之权。”

赵信:“……”

最终,皇帝爸爸是答应了给两万贯银子的。

搞定了办报刊和要银子两件大事,这才高高兴兴地跟着皇帝爸爸下了阁楼。

承安公公在院中待命。

皇帝又吩咐承安:“把收押的匠工奴婢们登记造册后就放了吧——如若有民间的匠人,暂且迁往皇庄安置下来。”

阿福德胜、茗香翠珠四人四哭哭啼啼地回到茂芃轩的——皇帝盛怒,他们以为要就此见阎王了。

而汴梁城中,好些个“有幸”见过稿纸的民间匠人,则是拖家带口的迁入皇庄成了皇帝的家奴,把邻里羡慕得直言这些人是祖坟冒了青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