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宁缺勿滥(1 / 1)常力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宁缺勿滥

心里有不爽,可不能憋着,会出内伤的。

郑畏陪着张挺、郑克爽调研的,总体非常顺利。

本来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展示什么成绩,一切都顺其自然。

就是这样,张挺和郑克爽对九家涧组建以来的工作成绩,给予的充分肯定。

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圈可点,大加表扬。

郑克爽用三个没有想到,做了总体工作经验的提炼。

没有想到新班子动作这么快,把主导产业全面铺展开来,并取得了极大进展。

没有想到九家涧旅游产业做出了规模效应,还边建边推介,还取得了实效。

没有想到九家涧生态开发园区抓工作综合能力这么强,致富不想扶贫,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最终,他用“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和“努力到无能为力,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两句话概括了九家涧新班子新作为的精神。

张挺厅长则是给一句话:“九家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精致,堪称现代旅游业的典范。”

郑畏听到这些有过誉的话,内心里稍有愧疚,受之有愧啊。

尽管这样想,却没有说出口。

孟宪友受到激励,作了表态,下步一定按照领导们指示精神,抓紧抓实抓好。

省文化旅游局的专业团队,被张挺给留下了,必须现场研究明白细节,核算出投资开发成本之类的。

张挺出于帮助九家涧的目的很明显,他更想把九家涧做成省内甚至国内现代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典范。

郑畏受到鼓舞,私下向张挺厅长抱拳,表示感谢。

安排专车送张挺厅长时,车装的东西,全被张挺给逼着卸下来了。

他板起脸来,严肃地对郑畏说:“你这不害我吗,本来转转看看,却变成了公务活动。再要你东西,就违反纪律规定了。”

郑克爽赶紧给郑畏说情,打圆场,“一点心意,表达方式错了,改过了就是好同志。”

看着远去的商务仓,郑畏心里还是很认真地检讨了一下。

用自己的私家车去送从事公务活动的厅长,不算违规吧。

送郑克爽副市长离开后,郑畏与孟宪友回到办公室,两个人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改进意见,进行了复盘。

徐杰认真记录下来,就安排着修订规划方案去了,估计专题片和沙盘都得大改一番。

郑畏跟孟宪友讲了自己对七老岭村支书周玉先的一些看法,想安排纪高官进行调查贫困户供养的问题。

“决不能厚此薄彼,查明情况,严肃处理。”

孟宪友非常支持郑畏的意见,还跟纪高官表明了态度。

由此引申,郑畏建议在引才引智方面要下功夫,更要坚持宁缺勿滥。

达成共识后,郑畏就准备跑省城一趟,把大学城的事情搞出些眉目来。

孟宪友见郑畏自己的商务仓送张挺厅长去了,就让郑畏用党委刚购来的商务仓去省城。

郑畏婉拒了孟宪友的好意,说到:“自己的车去方便,串门吃饭的得劲,没有那么约束。”

孟宪友想想也是,跟徐杰说了句:“安排好办公室的事情,你陪着郑主任去趟,凡属于公务活动的费用,回来报销。”

郑畏不再拒绝,徐杰跟着去,增加了个好帮手,自己也更轻松些。

安排好有关事项,商定次日就出发。

郑畏回到富家涧的家中,跟老爸老妈吃了顿饭,打了招呼。

回到宿舍,正想睡觉时,被单明一个电话,给叫到暖棚实验室里。

原来,单明让卢山胡同村的一位打工妹带回家的蔬菜种子,试种成功。

蔬菜的植株长势好,苗壮叶肥,口感超过当地同类蔬菜。

单明在实验里,进行了初步的成份检验,营养价值确实高于同类蔬菜。

当地老百姓从她家里移栽的苗子,略差些,产量也不低。

有的菜农已经悄悄地种植着二代苗,市场反应也非常好。

郑畏听到这一喜人消息,不由联想到七老岭的周玉先,他恭维自己的目的,不言而语。

“还是用研究所的名义,把蔬菜种子进行处理,控制住泛滥变异。”

单明试探着问郑畏,如此才能把种苗的价格提升起来,当地百姓种植出来的优质蔬菜价格也可以提高起来。

如果放任滥种植,变异不说,还会把市场行情搞乱。

因为老百姓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己有好种苗,就会推荐亲戚朋友种植。

市场行情一好,老百姓一窝蜂地种植,必然导致菜量大价贱伤农。

如何控制呢?

郑畏思考着,最好的质量控制就是绿色认证。

无论从种苗、水肥和采摘、运输、销售,都得严格控制。

“还是再成立家特种蔬菜公司吧,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住品质,保证供应到市场的特种蔬菜物有所值。”

郑畏还是给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他也很想让优质蔬菜品种广泛种植,让社会获益。

但是还是怕唯利是图之辈,为了牟利,乱用水肥和激素,既会破坏了蔬菜品质,又会扰乱了市场。

如此,让本来能让当地百姓致富的优良品种就变成了伤农的罪魁祸手。

公司加农户,再加市场。

想到市场,还得从省城入手,才能保证蔬菜种植出来后,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如果像七老岭周玉先那样,也只能在山城县县城里小打小闹,兼些辛苦钱。

“张良英!”

郑畏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人,还是张良英。

前段合作茶叶种植销售,非常愉快。

真是个懂得进退的人,入股后把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还拿下岛国抹茶市场份额。

主要的是,她还给郑畏在她的公司里以郑爸的名义列技术股东,居然有分红。

郑畏不会要她的分红,可是她把电子股单和分红明细,全发给了郑爸和郑畏,煞有介事。

这次去省城引才引智,也需要她出面,帮助着办,能够锦添花。

郑畏想到引才引智,就跟单明提到九家涧准备合作办学的事宜,以及引进人才的问题。

单明眨眨眼,把眼镜向一推,想到了什么。

“我的好几个同学都对我羡慕得不得了,很想来此创业。”

“那好啊,你让他们把个人资料发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坐在家里,能够引进人才,又何乐而不为呢。

单明的同学有想过来创业的,自己的同学不也有嘛,只要合适,内举不避亲。

付娇因为自己,决定回乡教学,九家涧在外求学工作的人才不会少了。

还有自己的师叔,手头肯定有不少专家型的弟子。

引才引智,说得真好。

人才,我可以拥有,也可以不拥有,只要引进智慧来就行。

专职、兼职,都可以啊。

一通百通,郑畏越想越兴奋,直接给孟宪友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一说。

孟宪友直接拍板,马让徐杰制定出一个“双招双引”的办法。用待遇吸引人才,用事业吸引智力,用财富吸引资金,用人气吸引人流。

九家涧两位党政主官,深更半夜地通电话,都毫无睡意,互相脑洞了好一阵。

单明在边看着表,时针已经指向零晨一点了啊。

自己钻研实验课题,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次日还可以补补觉。

这些党政官员,可是没有自己这个总经理自由。

单明小小地庆幸了一下,让郑畏看看表,“回去睡觉吧。”

郑畏顺从地听了话,直接回宿舍里睡觉。

单明却是守在实验室里,还要按照郑畏的思路,把种苗进行保护品种的技术处理。

刚才,郑畏在电话里,跟孟宪友还在提宁缺勿滥地引才引智。

这种苗技术处理,也要宁缺勿滥,才能保证市场供应的蔬菜品种优良。

宁缺勿滥,保护品种,就是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想通此节,单明打了个哈欠,精神又抖擞了几分,继续挑灯夜战。

这些科技成果,都会署着自己的名字,不努力不行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