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建立科举制度,只有建立了科举制度,才能够促进官僚队伍的自我进步。
现如今知识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比如说他未来岳父的郭家《小杜律。
袁氏为什么可以做到四世三公的程度?正是因为他们是士族也是学阀,他们掌握了此时易经的解释权。
同时也通过察举制度举荐了大量的官员,所有他举荐上去的官员都会了服从袁氏的安排,因为他们早就已经和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现如今的知识的载体最重要的还是竹简,主要还是携带并不方便,然后也较为容易受虫蛀等,一般存放在需要专人看护的阁楼内。普通人想要读书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低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办法改变现状,那可能到时候张俨建立了这个王朝站在朝堂上的除了门阀就还是门阀,这样的情况下,这个王朝怕是不会长命。
而要打破这种局面,张俨就需要一种可以取代竹简的书写载体,让知识能够更广泛的传播,而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载体就是纸,也只能是纸。
当然,推广纸质书本那是以后的事。
目前的张俨的第一要务就是活下来,便宜卖纸?不存在的。
张俨给他造出的纸定位就是不便宜,因为他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要扩军,要抢地盘。
想要推广白纸的应用,当然还要有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配合,只有这些东西加起来才可以打破士族的知识垄断地位。
其实张俨手上还有另外一个大杀器。
那就是科举和官学,这两个才是把门阀制度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好东西。
不过官学的话,张俨现在没有财力搞。对于张言来说,现在发展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官学什么的,现在搞了也是浪费时间,起码要等他的势力覆盖到一州或者更大的地方的时候,才能开始实施。
但是这个科举制度的话,张延虽然目前也是不需要的,张俨手下现在小猫小狗三两只,考了也没位置给人家。
但是,一旦张俨把势力覆盖到全郡的时候,他就要启动科举这个大杀器。
原因很简单,当他掌握了一个郡的时候,他采取考试的方式招募自己的幕僚只是一个小事情,但是当他以后势力覆盖到一州或者几州时,他在采用这种方式就会引来大面积的门阀反弹。
虽然或者他能够承受,但是这给他带来的麻烦会非常的巨大,所以他需要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把这个事情做大,让世人慢慢的适应他。
当纸制造出来之后,张俨又要求家族里派过来的人进行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木活字,其实这并不难,雕出来就好了。
其实从无论是经济角度来说,铅活字要比木活字合适太多,因为可以保存得更久更好,但是张俨并不想使用铅活字,因为铅对人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张俨说到底还是一个比较仁慈的主君,他不愿意伤害自己下属和为自己工作的人。
张俨要求他们制作的木活字都是一些常用字,他准备用木活字制作的第一部是《诗经,因为所需要的字数量并不多,普及又广,容易铺货。
但张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为了印刷五百本诗经,竟然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当一个月后,张俨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五百本《诗经时,仿佛就像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一样可爱。
张俨让人把这一箱书抬到徐庶的面前,说全交给他的时候,徐庶看着这一本本线装的纸质书本时,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一边翻阅着书本,一边嘴里念念有词:“鬼斧神工!”“鬼斧神工啊。”
说着说着徐庶便哈哈大笑起来。
张俨可不管这些,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黄橙橙的小可爱,紧紧的拉住徐庶的手:“大哥,这些书你卖得出去吗?”
“何止是能卖出去,大哥绝对给你卖出一个你想不到的的价格。”
徐庶看了又看这些制作精美的书本,感受着新纸那润滑的手感,有些犹豫地问道:
“只是不知道二弟你这些书的成本有多高?”
听到了徐庶的问题,张俨粗粗的估计了一下,木活字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需要的只是人力和造纸的物力人力。
“算了一下,每本书的成本不足百文,就暂且当它百文吧。”
张俨报出的价格惊呆了徐庶,如果是竹简制成的这样一部《诗经,那他的光是造价就超过了十贯钱,想不到用纸制造得如此精美的书本,只有竹简制作的百分之一。
徐庶心想若是那么低,那真的是大有可为啊!
徐庶也是被逼的不行了,若是放在以前这样的书。他认为拿来珍藏,又或者拿来送给长辈作为物才是最划算的,但是现在他的眼里只有钱。
就算前段时间卖了六百匹战马,但是得到的钱粮对他现在所需要的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仅仅是现在有的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后续还要继续增兵,那带来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看到这样的书,徐庶之前那些想法通通都不存在啦,他看到这些书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
“那边定价一本二十贯吧”
其实这个时代的知识并不畅通,纸质书本的流通可比竹简什么的方便太多了,二十贯这个价钱,应该还是好卖的。
但是如果价格定得更高,那别人也不是傻子,别人宁愿背重一点的竹简,也不会买你这个书的,毕竟纸质的书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它能承受的外界伤害更低,也更怕水。
低廉的成本让张俨犹豫了一下,竟然能卖出比成本高两百倍的价格,那不就是在地上捡钱嘛。
终究还是不够自信,张俨想了一下,还是问道:“大哥,这样的价格真的卖得出去吗?”
“二弟请放心,这个价格,贤弟有多少,为兄就能帮你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