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短暂但足以载入史册的会晤过后。在刘晞的统一调配下,171所再次发挥出超常的行动力。
主管人事安排的吴文华都被惊呆了。因为刘晞在此刻表现出的,是超乎寻常的领导能力!
做科研,其实和包工头包工地一样,领导者都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研究员都是高学历人才。这样的人哪怕表现出不通人情世故的憨憨模样,但你要是真把人家当傻子糊弄那就秀逗了。
这些天才,不去接触太多人情世故,只是不想被这些干扰到自己的学术研究。
但其实他们比起其他人,对这方面的细节也更加敏感,哪怕嘴不说但不代表心里不知道。
想要领导他们,首先你就要在威望压过他们。他们最讨厌外行人干预内行的事,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有很强的学术研究水平。
有着计划书和徐老背后支持的双保险,现在刘晞已经可以做到服众了,但是,这些研究员都一个个心比天高,你想用好他们,不仅是要处理好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更要处理好研究员之间的关系。
人都是情绪化的生物,因此,人情世故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你如果不能给下属在一个既定的体系内安排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只会积累不满!
但是在刘晞这,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他对于所有人员的安排调遣,都大胆的打破了既往的管理。吴文华本以为这会犯了大忌,毕竟剧烈的人事调动会引起强烈的不满!
但是,令吴文华惊讶的事,所有人,都很满意自己新分配的位置,并且在新的岗位焕发出勃勃生机!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对每个人的心理都无比熟悉!
哪怕是和这些人一起相处共事几十年的吴文华,也自认为做不到这点。
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以一个外人的角度,更是无法看透。
只有见过无数个不同的人的睿智老者,才能依据经验,有这种老辣独断的眼光。
但是,刘晞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又是哪来的这种本领?
只能感叹为天赋异禀了。
但是刘晞知道,他最倚仗的,还是一世多出四十五年的经验。
171所的三十几位研究员,虽然每个人都心思各异,但大体还是比较单纯的。
哪里像自己一世创办的太空学院,里面千名教职工,有疯子有间谍有刺客,那才是真的恐怖。
可是那样复杂的太空学院,在自己手底下,也是一点风浪没翻出来,平平静静。
相比较而言,掌控171所对他而言,实在就是小儿科了。
……
某天午休的时候,吴文华敲开了刘晞的门。
手抱着一本厚厚的问题集,一看就是来问问题的。
在刘晞的实验计划书事件后,许多研究员都开始向刘晞求问,在问答中,刘晞表现出了极高的科学素养。很多研究员都在与他的交谈中,获得了学术认识水平的提升。
有一部分的研究员,好面子,觉得向一个十八岁小年轻提问,是一种很丢脸贻笑大方的行为,老脸挂不住。
但这些人,都被吴文华狠狠的驳斥了。
科研领域,达者为先。既然刘晞走在了前面,那么就当的起一句先生。
而且,如果是真的在乎面子,那么就应该狠狠的学,把别人领先的都学来,然后实现超越,那样才有面子!
夏国曾经从一穷二白到现在都世界第二,不就是因为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进取精神么?
做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逃避现实,是懦夫行为!
这样一来,吴文华就给事情定性了,研究所的每个研究员,每天都必须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交给刘晞解答。
刘晞对于这些问题,都积极回应,没有一点不耐烦。
他的解答,都立足于当前的知识体系内,浅显易懂。
饭要一口一口吃,刘晞明白,现在不适宜大量抛出那些先进的知识理念。
只有由浅入深,慢慢消化,才能融会贯通。否则,如果没有前置科学基础的铺垫,就像是一个现代人给古代人解释地球是圆的,八成是要被推火刑架做成碳烤大肉串的。
就这样,在刘晞的推动下,整个171所的实力都在飞速提升。
刘晞也得到了一个外号——晞先生。
先生,是一种尊称,代表着其他人对他的肯定。
这个外号,在一世被叫起的时候,还是自己三十多岁事业有成的时候。而在这一世,才十八岁就拿到了。
一个少年,被一群足够父母年纪的人称作先生,多少有点违和。
这让刘晞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可以感受到,这种称呼,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一进门,只见吴文华急切道:
“晞先生,华中区的人造太阳项目,实验突破了一千秒!”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