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官府“有请”(1 / 1)九月雷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家知道老爷被“请到”官府里去了,如何能不紧张?

“姐姐,老爷会不会有事啊?”

若云怀里抱着儿子,不安地问着小玉儿。

“妹妹放心,依我看,老爷只是被带去调查,官府并未动用刑罚,相信很快就能回来的!”

小玉儿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也是从元廷统治时期过来的人,了解一些官府的做派。

“姐姐要给老爷送去一些日常所需,可以进一步查明情况,妹妹照顾好孩子就是了。”

小玉儿安慰着若云,借故为陈功送些慰问品,好赶去探班。

陈功爱吃她做的糕点,小玉儿做的很用心,想到老爷的处境,心里难免泛起了一阵心酸和担忧。

哪有什么请不请的,官府拿人,从来都不会客气,但愿老爷不要受什么委屈。

布政使司衙门也是临时设置的,征用了一处比较大的民宅,作为了吴政权各个机构的办公场所。

还算比较容易,没有站岗的卫兵为难,小玉儿挎着一个竹篮,一路打听着找到了衙门所在地。

“军爷,烦劳禀告一声,在下是李功的贱妾,前来为他送些吃喝。”

小玉儿向值守的小吏陪着笑脸,她懂得,是官比民强,不能小看了任何官吏。

小吏上下打量着她,在掀开盖在竹篮上的花布,里面确实装着各种吃食。

“这是在下亲手做的年糕,给军爷尝尝吧!”

小玉儿麻利地把食物分给小吏一些,对方半推半就地收下,语气顿时柔和了许多。

“跟我来吧!”

小吏将年糕放下,随即带着小玉儿朝陈功所在的房屋走去。

到了门口,里面传来了说笑之声,小吏不觉一怔。

按说里面只关了疑犯一人,是不允许有人随便探视的,何来喧嚣之声?

透过门缝,小吏悄悄往里窥视

啊,原来是胡大人,他正在与疑犯大吃二喝着,还可以闻见一股酒味

“李公子真乃豪爽之人,我胡某人交定你了!”

胡德礼已经喝了不少,手里拿着一只鸡腿肉,笑语盈盈。

小吏赶紧退下,小玉儿继续往里窥视。

只见陈功仰头憨笑着,完全一副忘乎所以的样子。

小玉儿一阵惊喜,原来老爷真的是被官府请来的贵客啊,害的家人白白担心了一场。

将篮子悄悄放下,小玉儿不便进去打扰,一个人悄悄离开了衙门

“大人有所不知,我李功承蒙各路朋友关照,大家都愿意给点方便,朋友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陈功举杯向胡德礼敬酒,胡大人实在性情,居然和陈功称兄道弟起来。

“老胡我没什么能耐,徒有虚名,做了个小小的布政使司,还要感谢吴王的天恩啊!”

胡德礼说罢,站起身来,朝着吴王府所在的方向,恭敬地拜了三拜。

好奴才啊!

人就要识时务,在任何环境里,都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与时俱进。

陈功心满意足,面对吴王的新政治格局,他一开始还在小心试水,看来不管哪朝哪代,人性都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客观来讲,陈功目前钻了改朝更张的空子,朱元璋还没有继承大统,政策制度还没有落地。

这才是发财致富的机会啊!

“胡大哥不必烦恼,如今天下即将太平,做官不如经商,只要手里有钱,天天吃香喝辣,与朋友悠哉乐哉,便是神仙般的日子!”

陈功借此机会,要给胡德礼洗脑,以后不但要结交商界的朋友,也要交些各级的官员,大家都有共同的诉求。

胡德礼已经动容,口袋里装着对方塞给自己的一百两金子,这是他当一辈子布政使司,都无法挣来的数字。

“老胡我愚笨,关于经商做买卖的事,那是一窍不通,还请贤弟多多指点!”

胡德礼涨红了脸,凑近陈功说着话,眼里是满满的崇拜。

“胡大哥为人仗义,在下一定帮衬你,多多挣钱就是了”

既然已经上道,陈功便毫无顾忌了,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胡德礼也斜靠在床榻之上,二人充满了无限的惬意

“李功一案”确实让吴王有些无奈,他没有足够的理由,来处理当事人,元朝法律也没有规定民间不能进行土地和房屋买卖。

在新制度还没有出台之前,他暂时只能沿用旧制,以安民心。

应天城里到底有多少“李功”?

这是朱元璋十分关注的事情,如果应天的土地被少数人控制了,那将是他无法忍受的局面,必须把土地还给老百姓。

朱元璋可是贫民出生,他最痛恨地主富绅阶层,只要自己有了稳定的政权,就绝不允许在他统治的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阶级压迫和剥削。

李善长最后结了案,所幸目前应天城里,只有这个叫李功的人,囤积了大量土地和房屋,其他大小不等的地主富绅,最多也就百十亩土地,三四处房产。

“把个人房宅超过三处,土地面积大于百亩的人,全都带来见我!”

朱元璋向李善长吩咐道。

他要看看这些人的庐山真面目,应天现在就是自己的根据地,有多少家底和人物,他这个家长要一清二楚。

李善长明白吴王的心思,赶紧命各部官员,仍然以“请”的方式,将那些圈在标准内的富人,带到吴王府。

总计有78位富绅榜上有名,按照吴王制定的标准,这些人合起来,一共拥有315处豪宅,15000多亩粮田!

这笔数字大的惊人,房屋可都是地段和建造质量最好的,几乎占了城里住宅的一大半。

而粮田竟然超过了所有可耕种土地的九成,这让朱元璋大为震惊!

“这些人竟然控制了整个应天城的生死!”

此话不是危言耸听,假如这些人联合起来,先不论房屋,只谈土地,就会轻而易举地卡住应天所有人的脖子。

手里有土地,就有了粮食,只要你想吃饭,就要看这许许多多“李功”的脸色,而不是他吴王朱元璋。

这简直太可怕了,远比十个陈友谅更让人感到恐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