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秦英的提醒,对于罗逸而言自然也多留了一份心眼,甚至于这让他觉得侯君集府上的怪异。
除了李安俨以及罗艺的儿子罗醒,让罗逸没想到的是这席间是又来了两位客人。
其中一个罗逸还见过,是李二“贴身保镖”薛万均的弟弟薛万彻。
另一个人,他也见过,是在东宫,那是当今的太子少傅李纲……
那么罗逸先介绍薛万彻,薛万彻也算是唐朝着名将领,他的父亲是隋朝大将军薛世雄,所以他本来是隋将,后来跟随自己的兄长薛万均投靠大唐。
薛万彻则是加入李建成幕府,可以说李建成手下最值得信任的将领就是薛万彻。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薛万彻率军差点攻入秦王府,后来得知李建成被杀才决定南逃。李二也清楚薛万彻是个人才,所以不想浪费其才能,多次遣使招谕让其复出。
薛万彻有多勇猛?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了之后,东宫和齐王府的余部集合在一起,在猛将薛万彻和冯立、谢叔方的率领之下,向玄武门发动了猛攻。战斗打响之后,薛万彻率领的部队,很快就取得了优势。李世民阵营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和吕世衡被打死了,秦王府兵看到情况不对,赶紧撤退。
资治通鉴记载,以勇猛着称的猛将尉迟敬德,眼睁睁看着敬君弘和吕世衡被杀,躲在玄武门之上见死不救。尉迟敬德的武力值,获得了正史高度赞扬。那么能打的尉迟敬德,为何不选择固守不战呢
原因很简单,李建成手下不是没有将才,他的心腹猛将薛万彻,就有万夫不当之勇。尉迟敬德没有必胜薛万彻的把握,所以选择了固守待援这样稳妥的策略。薛万彻的勇猛,在正史上有许多史料记载,我们透过正史的白纸黑字,就能理解尉迟敬德为何会躲在玄武门城楼之上不出战了。
薛万彻出身河东薛氏,他们家是军功世家。薛万彻的爸爸薛世雄是隋朝太守,镇守涿郡。薛万彻和哥哥薛万均一起随父镇守涿郡。薛万彻和薛万均后来被罗艺器重,成了幽州猛将。窦建德攻打幽州的时候,被薛家兄弟打败了两次。
说起河东薛氏,那不得不提罗逸府上的老薛薛礼了,不过河东薛氏是大家族,事实上老薛和薛万彻并不认识。
当时薛万彻兄弟二人打窦建德的战绩,为他们赢得了好名声。薛家兄弟投奔李渊的时候,凭借打窦建德的履历,获得李渊的重用。李渊让薛万彻和薛万均去柴绍麾下效力,参加攻打梁师都的战争。梁师都是突厥支持的“解事天子”,梁师都挨打了,突厥人肯定会支援。
薛万彻和薛万均各率一百骑兵,遇到突厥铁骑。薛家兄弟以少敌众,向突厥铁骑发动猛攻。这一场恶战,让薛家兄弟名扬中夏大地。薛家兄弟以二百骑兵,击溃了突厥的大部队。这一场恶战之后,正史新唐书给薛家兄弟的评价是“勇盖三军”。
薛家兄弟的勇猛,让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垂涎三尺。李建成和李世民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李渊见两个儿子争来争去,就玩起来平衡术。李渊让大哥薛万均追随李世民,弟弟薛万彻追随李建成。薛万彻来到李建成麾下之后,成了李建成最得力的武将,没有之一。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薛万彻先是率部打死了敬君弘和吕世衡,再加上他有“勇盖三军”的威名。尉迟敬德权衡利弊,觉得出战未必有必胜的把握,才选择了闭门不战。薛万彻虽然勇猛,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他也无力回天。
不过李二获得胜利之后,展现了大肚能容的王者之气。李世民非但没有为难薛万彻,反而几次三番派人去请薛万彻。薛万彻被李世民感动,决定一心一意跟着李世民走。李世民收服薛万彻之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历史上李二命令李绩攻打薛延陀,薛万彻作为副将参战。这一场战役,薛万彻再次展示了猛将属性。薛万彻率领几百个骑兵,绕到敌军阵地后面。薛万彻一马当先,率领部下发起猛攻。薛延陀铁骑挡不住薛万彻,被打得阵脚大乱。薛万彻率部斩首三千级,缴获战马五千匹,取得了一场大捷。
此事典出新唐书语:“副李积击薛延陀,与虏战碛南,率数百骑为先锋,绕击阵后。虏顾见,遂溃,斩首三千级,获马万五千。”
到了李二攻打高丽的时候,尉迟敬德主动请缨,要求挂帅出战。李世民觉得尉迟敬德老了,就让他担任军乐队队长。
兼任一路部队的指挥官。尉迟敬德在讨伐高丽的战争中没有立功,就是去打了一回酱油。
跟尉迟敬德差不多年纪的薛万彻,也参加了讨伐高丽的战争,并且被李世民委以重任。薛万彻被任命为青丘道行军总管,率领三万人马讨伐高丽。薛万彻所部打了两个大胜仗,先是击溃了高丽一万多人马。又打败了高丽三万多援军。
新唐书语:“以青丘道行军总管帅师三万伐高丽,次鸭渌水,以奇兵袭大行城,与高丽步骑万余战,斩虏将所夫孙。虏皆震恐,遂傅泊汋城。虏众三万来援,击走之,拔其城。”
而李二也曾经评价说:“李绩和李道宗、薛万彻是当世名将。李绩和李道宗老成持重,打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薛万彻勇猛无比,做事不考虑后果,打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但薛万彻这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成了人生输家。薛万彻曾经是人生赢家,他娶了大唐丹阳公主为妻。丹阳公主是李二的妹妹,也就是说论辈分以后罗逸还得叫他一声姑丈。而他也是李渊那个老色鬼的女婿。
只可惜,薛万彻为人刚猛,得罪了太多的人。向李世民告发薛万彻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李世民爱惜薛万彻的勇力,把告发薛万彻的奏疏烧了,然后劝薛万彻要改过自新。
薛万彻脾气太硬,就是改不了。李绩对李世民说:“万彻位大将军,亲主婿,而内怀不平,罪当诛。”
李世民没办法,只好下诏免除薛万彻的官职。薛万彻对大唐朝廷怀恨在心,结果走向了谋反的死路。薛万彻最后的结局,是因为谋反被唐高宗下诏斩首,结束了彪悍的人生。
历史上的李治上位后,把薛万彻封为刺史。薛万彻和房遗爱很要好。房遗爱是太宗的女婿,按辈分,应该叫薛万彻一声姑父。有一次,他们两个在讲悄悄话。薛万彻再次表达了对朝廷的怨言。房遗爱对他说如果国家发生变故,应该立荆王为帝。
但谈话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泄漏了出去,薛万彻被捕了,一开始还不承认说过这一番话。直到房遗爱做证,他才松口。公元653年,他被处斩。在死前,他发出悲叹:自己好好的一个大好男儿,应该留在世上报效国家,现在却因为房遗爱的缘故被杀。他敞开自己的衣服对监斩官说:“来斩我啊”但是刽子手一时间没有砍准,薛万彻让他加力,连砍三次才斩了他的头。
所以罗逸看着侯君集府上又多了个未来的反贼,心里着实是有些复杂。
至于李纲,和罗逸倒是很客气,但罗逸见他年事已高,也是有些担心他的安危。毕竟历史上的李纲早在贞观五年就去世了。
但是这里的李纲虽然看起来身体很差,但是还活着好好的。究其原因,罗逸知道还是因为他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
而李纲在罗逸看来其实是个骚人,毕竟李纲是有名的霉b,历史上他做了三次太子的老师,但三任太子没一个当上了皇帝……
历经隋唐两朝,辅佐三任太子,结果一个没活,是什么感觉想来李纲估计会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却不知从哪里说起,千言万语终成一声叹息,不过他去世的时候,第三任太子李承乾风头正盛,倒不至于太过郁闷。
李纲人生中的第一任太子是杨勇,杨勇本人不出名,不过他爹杨坚,他弟杨广,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太子府里,李纲是个小人物,他担任太子洗马一职,平素不过侍从,算不得显要,也不得宠信,身处此等境况,老实一点的,默默无闻,机灵一点的,巴结太子。然而,李纲自小推崇忠义,是个有气节、有原则的汉子,当年为了旧主宇文宪,敢同北周皇帝对着干,哪里会怕隋朝的太子
一日,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起了琵琶,唱着时兴的曲子,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唯有李纲深感不满。
李纲早就看不惯唐令则了,其人因才艺得宠于杨勇,本该辅佐政事,现下却整日里陪着太子游乐,委实不够称职,难道皇帝对太子的不满还不够明显吗李纲认为自己有义务规劝杨勇,他这样想着便站了出来,进谏道:“唐令则身为太子府的属官,应当辅佐太子才是,如今他却自比娼优,进献淫声,秽乱太子试听,若是让陛下知道了,唐令则获罪便罢了,岂不是要连累殿下,臣请求治罪于他。”
李纲言毕,太子府内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尴尬,一齐向杨勇望去,杨勇脸色很是难看,好好的宴会被李纲搅了,他不由得斥道:“我自己喜欢音乐,你不要多事”
杨勇都这样说了,李纲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黯然退场。在之后的日子里,李纲或许继续劝着杨勇,但杨勇是不会听的,否则他怎会落得废黜身死的下场。
而李纲的第二任太子是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位没能走到终点的太子。在这位的太子府里,李纲最开始做太子詹士,比之前的职位高了不少。李纲有心辅佐太子,李建成亦知礼遇贤才,两人相处很是融洽,李建成吃鱼的时候,还不忘夸赞李纲一番,甚至派人给他送了两百匹绢。李纲以为自己终遇明主,谁想李建成疑心病起,或许是李世民给的压力太大,李建成害怕父亲会废黜自己,一心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与李纲却是渐行渐远,再也听不进去李纲的谏言了。
两任皇子都不听劝,李纲很是郁闷,不由得萌生退意,多次上书辞官。可李渊不愿意放过李纲,硬逼着他留了下来,还提拔他为太子少保,要求他继续辅佐李建成。
李纲没能走成,他继续上书劝谏李建成,既然是辅佐太子,不管自愿还是被迫,他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可李建成对他毫不理睬,依旧是我行我素。对于李建成的恐惧,李纲多少有些了解,对手李世民很强大,李纲害怕再这样下去,人心会渐渐偏向李世民,而李建成的结果,或许跟杨勇是一样的。
李纲送走了两任太子,李建成到底没能撑下来,他迎来了第三位太子李承乾,这是李世民的宝贝儿子。李纲心里有些发怵,想到前两位太子的命运,不太想接这份担子,但看李承乾不过十岁的孩子,又深得皇帝喜爱,也许能打破这个魔咒但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李承乾也成了废太子……
罗逸看着眼前的霉李纲,也是有几分哭笑不得。
不过此时李纲之所以来侯君集府上,倒是让罗逸有些疑惑,毕竟李纲按理来说不像是会掺杂着造反的。
那么李纲在这里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承乾和侯君集的关系很可能最近得到了修复。
这对于罗逸而言自然不是好消息,毕竟这意味着历史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在罗逸的视角里,侯君集要作死他是不会拦的,毕竟侯君集为人刚愎自用,压根就劝不住。
但是李承乾……他好不容易治好他的腿,想着让李承乾的人生逐渐进入正轨。但若是李承乾和侯君集一起厮混,别的不说,他担心侯君集后面的李承天会煽风点火……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呀……”
大唐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