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国,疆域不过我秦国一个县,若非有赵魏楚三国庇佑,早已被我秦国灭之,何惧?”
“赵国,长平一战,精锐全无,已是苟延残喘,且国内时常旱灾、地震,国不安定,民不聊生,早已没有生力军,何惧?”
“魏国,连治国理政的大才都能弃之如履,奉小人稳坐庙堂,为王者善妒,闲如信陵君者,为救赵国只能窃符行事,君臣早已心生芥蒂,何惧?”
“楚国,疆域辽阔却从未致力于开发,只知道坐享其成,托天之势,本可使民富强,使国强盛,远超秦国,然国内兵力不过四五十万,何惧?”
“齐国,常与秦盟好,六国合纵多有推辞,战场也未尽心竭力,地处偏远,且久未经战事,士卒未见血,何惧?”
“燕国,赵国名将廉颇率五万兵马,就可击溃燕国十万大军,逼得它割地献城,何惧?”
“今秦赵联盟攻魏,六国合纵已然被破,尔等,在怕什么!?”
嬴政越说越怒,以至于到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
他看不惯这些分不清形势,就只会说要慎重,要慎重的公知。
这就跟前世那群每逢国难日,就要大家反思的反思狗一样。
搞得好像当年是我们欺负了别人一样,恶心!
如今已是战国末期,六国早已被秦昭襄王打的没脾气了。
这个时候,秦庭的众大臣,还在那瞻前顾后,一副受气的鸟样,嬴政看了想吐。
秦国现在是什么形势?
走两步,六国颤抖。
站在原地甚至后退一步,六国都不敢造次。
因为他们很清楚,要是一次性不能把秦国给灭了,那么接下来就要承受秦国凶猛的报复。
以秦国如今的国力,灭一国并不难!
群臣被嬴政吼的抬不起头来,关阳君更是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他还是低估了这位公子政!
“还有谁反对现在修渠?”嬴政冷眼扫视着群臣。
他已经把利害关系说出来了,也将各国的短板给点了出来,甚至因为他的关系,秦赵联盟,六国合纵被破,秦国修渠,六国根本难以合纵。
这个时候,谁若是还说不适宜修渠,那么,嬴政就要试试秦王剑能不能斩佞臣了。
不管他是什么理由,阻挠秦国变强,在嬴政眼里就是佞臣。
这种人,不杀留着过年?
果然,嬴政说完,无人开口。
嬴政旋即歪头,露出孩童般的微笑看向秦王,“祖父,你看,他们都同意了!”
秦王看着嬴政,眼里全是骄傲,他伸手摸了摸嬴政的脑袋,“你啊,还真是让寡人大吃一惊,既然大臣们都无异议,那接下来就照你说的办吧!”
还别说,秦王原本还有些担忧,可听了嬴政的解释之后,他心安了不少。
而且他还知道,此时姚贾已经在去魏国的路了,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再过几日,魏国君臣离心,以信陵君牵头的韩魏楚联盟,终将自溃。
到那时,秦赵联军大举进攻魏国,魏国必将元气大伤!
赵国夺城休养生息,且赵王公子在秦,他不敢妄动,han国弱小,更不敢造次,楚国兵强马壮,但威信不足,无法联合其他诸国。
齐国与秦修好,燕国兵多将少。
综合下来,秦国就算举国修渠,还真的不怎么惧怕六国。
索性,秦王就直接放权让嬴政大手施为了。
当然,这都不是秦王最惊讶的,最惊讶的是嬴政的手段。
他一步步地压制着关阳君,最后更是以论六国,将其死死压制,连带着宗室、秦臣外客,都不敢出声了。
这份对权力的拿捏,简直比他这个秦王还要炉火纯青。
天生的帝王啊!
秦王越看越满意!
而秦庭下的群臣们,却是噤若寒蝉。
他们没想到修渠之事,大王竟然全权交给了公子政。
这可是相当于把行使国力的权力交给了他!
但没人觉得意外,只是有些害怕而已。
嬴政此时的表现,已经让群臣开始畏惧他了。
这种前一秒还跟你笑嘻嘻地说话,后一秒就恨不得要拔剑杀了你的姿态,让他们格外不适。
就仿佛在面对一只猛虎,它小憩时,人畜无害,饥饿时,凶残无比!
“诏命,秦国不日将修建关中之渠,此事由公子政主导,吕太傅及大田太仓辅佐,如遇阻挠,公子政可有先斩后奏之权。”
“关中之渠事关秦国国本,三位务必尽心尽力!”秦王严肃道。
嬴政起身拱手,与吕不韦二人异口同声,“政儿(臣等)谨遵诏命!”
太子楚看着嬴政和吕不韦都被父王委以重任,甚是高兴,尤其是嬴政,此时他看向嬴政的眼神,颇有一种我儿终于长大了的感觉。
然而现在的嬴政,不过才八岁而已,只是他的表现,往往让人忽略了他的年纪……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