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跨服聊天:AI精准医疗(1 / 1)从前有只坏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到章杉的回复,骆常慧有点懵。

什么叫“开会是不可能开会的你自己研究一下吧”?

以章杉现在旗下产业庞大的规模,涉及到未来产业结构的布局

这里面涉及的金额何止是百亿啊

章杉居然叫他自己研究一下

,此时的骆常慧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被委以一般般的重任是信任,被委以超级重任自然也是信任。

只是这滋味却难以言说

章杉也是没办法,此时的他分身乏术

一个大胆的想法萌发在章杉的脑海里,要是能分身就好了

生物层面的分身当然不可能,但是将思维映射出去呢

虽然概念有些抽象,但章杉想到他无论是在介子空间读书还是去介子空间读书馆

本质上不都是相当于将精神映射么

尽管如此,章杉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所以然,干脆就不想了

还是好好学习最重要

然鹅突然到来的消息却打断了章杉的思路

消息是班助辛佳璇发来的“姚老要见你”

烦不烦,不见不见!还姚老?呵呵,就是药老也不见!

没有什么能影响我学习!

等等,你说哪个姚老?

章杉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姚老的办公室,一路上他有点说不清楚现在的心情

既激动,又忐忑!

姚老为什么突然要见我?

不会是要我进姚班吧?

怎么可能,姚班选拔的流程还是很严格的

不是因为这个,那会是因为什么呢?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章杉知道,曾经心向往之的姚班创始人马上就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然而去了姚老办公室后,章杉却失望了

原本脑补了一路,各种乱七八糟的光环想了一堆

结果只看到了一个“平平无奇”地老人家。

看到章杉来了,老人开口道:

“你就是章杉吧”

章杉点点头。

老人似乎知道章杉心中所想:“是不是看到我一个老头,有点失望”

章杉刚要反驳,老人却挥手止住了章杉!

“确实是老了,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姚老接着说道:

“我回国之后一直在致力于教育方面

我国近几年来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短期内能不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能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科学的,我在想的是近期内能不能在我国建立一流的计算机学科,能不能在我国培养出图灵奖得主?

因为,要想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在重要的学科领域建设出一流的学科。

在过去的十多二十年里,我国计算机科学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和世界上计算机最高水平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2004年刚回国时,我的构想非常简单,只想能够指导研究生,跟在美国没什么两样。

但是后来,我有了新的目标。

我觉得精英教育要从本科生开始,有一个特别的班,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一流的本科生。

于是2006年秋季,软件科学实验班正式开学。

再之后”

章杉不知道为什么姚老突然说这些,只能默默地听姚老讲述

“我国如果想要建立一个一流的计算机学科,或者任何学科,所谓要产生图灵奖得主,就要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我回我国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在短时间内,在我国,至少在我的研究范围内,能构创造出一流的研究环境。”

“我们采用了两个方式:深耕,就是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再到后研究生教育。同时还要精耕,就是对每一个人员,我都要尽我的力量让他们发挥所长。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在以后的8年里我们会培养出将来的图灵奖得主。”

前面的话章杉还只是摸不到头脑而已,下面的话却是直接把章杉说愣了!

“今天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图灵奖的希望”

章杉:???

在我身上看到图灵奖的希望?额,此时的章杉不知道说什么好

姚老到底是姚老,果然还是发现我的王霸之气了吗

可是不应该啊,我在计算机方面几乎没什么特别之处啊!

姚老顿了顿:“你是不是认为我在寻你开心,你先听我讲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事”

“听起来人工智能很遥远

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了,它已经被应用到诸多不同的领域,无论是自驾车、机器人、医疗,其实它已经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福利和财富。

时至今日,这一现象同样体现在一般的机制之中,特别是大学、机构,很多学生他们都想要学习人工智能课程。整个行业也在求贤若渴,大学也开设了诸多课程,希望能够聘到最优秀的人工智能方面教授和教职员工。

你应该很清楚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现象。

但章同学,我想从大学的角度来谈,以我所工作的机构为例给你说一下人工智能。

我在水木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工作。毫无疑问,我们很多教职员工都对于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我们这个学院的人,除了对计算、科学以外,对其他行业、其他领域也很感兴趣。

他们把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应用到一些实际场景当中来开展研究,比如在医疗、机器人、智能电网等等。

给你举一个例子,使用人工智能应用于精准医疗,这是我们所的项目之一。

精准医疗方面,我们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来对于一些老药物重新进行定位,看看能不能适用于新症状或者是预测药物的发展。

另外一个项目,关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重建,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用非常精密的两维形象对它进行加工。

第三个例子,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来用于医学影像扫描、分析,医疗影像包括比如说肺部结节还有其他一些肿瘤。”

章杉听得又是一头雾水,医疗?人工智能?

和我有什么关系?

“姚老,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那个蒋潇潇你不会不认识吧?”

蒋潇潇?那天出院那个医生吗?好像是有叫她组建一个私人医生团队

可是这又怎么了呢?

姚老顺手递过来的报纸京北晨报

章杉接过来就看见整个面全是围绕着一件事的报道,标题赫然就是杉林科技拟斥资5亿元人民币投资精准医疗方向

好家伙,说好的五亿元组建私人医生团队的呢,怎么现在成这个样子了

“姚老,这应该是个误会,我说的精准医疗是说的组建私人医生团队,提供点对点的医疗服务”

姚老却对章杉的话一个字都不信。

“说投资五亿,却不投入风口项目反而去注资夕阳产业,你是不是觉得我好糊弄

而且这篇报道可全都是通篇都在提和精准医疗啊,你还不承认么?

大学要负责教育学生,培养未来的年轻人才不假

但水木对于校友创业一向持支持态度的,有很多校友成功创业,成为一些杰出企业家。

而且我对于你现在做的方向我觉得很正确!

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公司现在都已经成为了独角兽企业。

比如说,小马智行,他进入的是解决无人驾驶应用的行业

再比如,旷视科技”

这特么承认啥,完全是跨服聊天。

还有,姚老可真护犊子

所谓的小马智行,创始人是叫彭军以及楼天成,楼天成毕业于姚的项目班,他是姚老的博士生。

第二家公司,旷视科技。他的创始人有印奇、唐文斌、杨沐,这三位干脆就是来自于姚班毕业生,也难怪姚老对他们感到很自豪。

这些都是题外话

姚老谈兴正浓,还在继续跟章杉说着:

“近年来最大一个技术叫做“深度学习”,其实它是三四十年前出现的技术,而当时来自于那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认为,深度学习可能无法真正打败其他的方法。

但是现在三四十年以后,突然出现了不同环境,大数据和强大的计算机应运而生,突然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又重新焕发第二次生命,让我们有了非常可喜的结果,带来了很多过去认为很难实现的目标。

而据我的一些消息你现在正打算斥巨资投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

说实话,这也是我找你的真正原因

哪怕是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也是在试错中前行,可是我在你旗下的公司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几乎毫不迟疑的选择最大程度的投入,偏偏做出的是最正确的决策

我原本以为是有高人在给你指导,后来才知道公司完全是你的一言堂,我真想知道你是怎么能直接了当地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的”

“直觉吧!”

听了章杉这个回答,姚老明显有点失望

却听见章杉旋即说道:

“但任何通过直觉获得的灵感都是有保质期的,目前来说深度学习以及它的不同变体,仍然有很强生命力不假。

我认为将来几年深度学习仍然会带来很多新的项目或者是产品,在新的领域获得一些成绩。

但是到某一点,我相信大概五六年以后,他们可能会到达增长的极限。”

章杉这话让姚老眼前一亮!

紧接着问道:“那你觉得问题在于哪里?”

章杉思忖了一会说道:“问题是下一波的创新应该来自于哪里,它的源泉来自于哪里?”

看见姚老似乎认可似的点点头,章杉接着说道:

“对于人工智能我观察很久了,我想分享三个观察结果。

第一,为什么深度学习这么成功有效。

这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其实科学家已经在过去的四五年开展了研究并带来很多有意思的结论,颇具吸引力,我们对他了解不多,但是我们随着时间流逝能更好理解深度学习。

第二,你想要更高一层先摒弃世俗东西,做创造更多学术,我们从更深一层考虑最近发展是什么,对科学意味着什么,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年代久远的问题,我们一直试图理解和回答,那就是其实这也是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就是神经科学,现在问题是如何比较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即自然智能。

当然神经科学对人工智能也颇具有贡献,提供了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学习成功给了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可以更好看看自然智能是如何发挥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现在人工智能有一些东西是自然智能有优势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需要很多数据,自然智能只需要看看很小一些数据就可以做出决策。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们来更好了解的非常重要的机会,自然智能的运行机制。

第三,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考虑学术方面的问题,通过宇宙考虑问题,很多哲学家自古以来都很感兴趣一个问题是知识边界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学多少东西,我们对于真相可以有多靠近。

其实在量子计算方面现在有很大进展,其本身就扩大了人类认识知识、获得知识、在根本方面认知宇宙的能力。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不是可能将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真正的有一个机会来打败自然。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了我们一种新的角度,看待计算机科学的新角度。

我们可以重新定义计算机科学本质,我们过去认为计算科学是人为科学有一点像数学,但是英特网的数据,深度学习的数据,以及学习的行为等等,我们必须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自然现象,而且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它。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它是利用非线性元素进行学习,这种非线性化是很难从数学角度精确分析,所以我们现在有机会,我们可能需要真正的应用一些标准和方法,就是物理学方法来取得人工智能上的进展。

我觉得这是可喜的进展,我更希望计算机科学同样能够获得自然科学的深度和广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