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仙不愧是贴着美食家标签的大文豪。
在方宁和纣王闲聊的时候,苏轼已经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三荤三素,一凉一汤,共计八个菜。
得亏是大文豪苏轼花的钱买的菜,吃起来丝毫不心痛。
不然以抠搜闻名的方宁,一定会心痛的睡不着觉。
不过,方宁不喜欢抠搜这个词,他更喜欢节俭。
什么是节俭,一个字抠呗。
辛弃疾帮着苏轼来回的从厨房里端菜出来。
方宁也没闲着,帮忙摆放餐具,分发筷子。
可能是抒发了压抑在心中几千年怨气的原因。
纣王这会儿心情大好,又从全国普通话频道,自动切换成了中原方言。
“恁别说,今天这菜做的还真是丰盛,就是唯一有一个小虾刺(瑕疵)。”
“这个躺(汤)要是换成虎拉躺(胡辣汤),就可好嘞。”
苏轼拿着汤勺给纣王盛了一碗汤,“这是我拿手的东坡汤,您尝尝。”
纣王端着汤碗,先是吹了吹,而后直接嘴喝。
“不错,不错,恁做的这个汤很不错。”
“在孤王喝的汤里面排的第二嘞。”
“这第一嘛,自然是孤王最爱的胡辣汤。”
苏轼听了纣王的话后,那是相当的开心。
以前吃饭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的,今天在一个桌吃饭氛围有些压抑。
除了方宁自觉轻松外,霍去病、辛弃疾和苏轼,全都有些不自在。
“恁这吃饭也怪安静了,一起聊聊天嘛。”
穿越过来的纣王,彻底颠覆了方宁对纣王的想象。
纣王既然发话了,作为‘一家之主’的方宁,自当承担起家主的责任。
“大王,我现在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想要跟您请教一下。”
纣王吃着饭,看着方宁开口道:“啥问题,你说嘛。”
方宁开口道:“听说,在您在的那个时代仙人特别多。”
纣王听了方宁的问题后,一脸鄙视的看着方宁。
“恁这娃还挺迷信的,三千年前,孤王就不信鬼神,你个三千年后的娃还信。”
“可是明朝时有一本《封神演义》的书,记录的很详细......”
“《封神演义》是一本,用你们现在的话说,是一本以我们商朝为背景的同人。”
纣王停下筷子,接着道:“具体分类,就是恁们现在洪荒流。”
方宁听了纣王的话后,不禁愣了一下。
随后冲着纣王翘起大拇指,大王不愧是大王,意识独到,想法超前。
纣王的话,直接将方宁企图偷窥仙机的苗头给当场按死了。
“如果没有神仙,没有女娲造人的话,那人是怎么来的呢?”
接下来以人类起源为题目的,饭桌研讨会就开始了。
但是很快就演变成了世界是否有神仙的话题。
无神论代表:纣王、霍去病。
有神论代表:苏轼、辛弃疾。
摇摆不定代表:方宁。
辛弃疾此时有点尴尬,今天是他第一次站在了偶像霍去病的对立面。
霍去病不相信神仙的存在,“所谓神仙,不过是弱者寻求精神安慰罢了。”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相信神仙,就算真有神,我霍去病也敢持枪一战。”
纣王再一旁拍手道:“说的好,不愧是少年冠军侯。”
“就该有虎视天下一切的气魄。”
霍去病的话戳到了辛弃疾的尾巴根。
因为他的诗词里,就有神仙的描述。
“神仙不是精神安慰,而是一种境界,一种豁达的境界。”
“眉里阴功早,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辛弃疾引用了一首自己的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样是豪放派词人的苏轼,立马在自己私人的3460首的诗词库里,检索起了关于神仙的相关词条。
“我赞成小辛的观点,神仙不一定要具现成一种人物形象。”
“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当境界达到了,便可天入地,须臾万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要说苏轼不愧是有着词仙的称号,随便拎出来一首,都美的不像话。
双方一直争论不休,你说我精神空虚,寻求不存在的信仰。
我说你目光狭隘,思想禁锢,不懂自我升华。
方宁成了他们的争抢的对象,纷纷拉拢方宁成为自己阵营的队友。
方宁咳嗽了一下嗓子,“我觉得吧,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是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这个......”
说道一半的方宁突然卡壳了,只见他站起身来开口道:“不说了,我要去复习一下政治课本的知识了。”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