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乐坛,首重词曲。
对于一首歌而言,歌词像是一个人的外表,曲像是人的内在。
而编曲,像是一位专业的形象设计师,它能让人通过衣着、发型、化妆等手段,完美体现出其所有美感。
所以,在大明乐坛中,单以圈内地位来说。
词曲作者高于等水平歌手,歌手地位高于等水平编曲。
或者说,对于词曲作者来说,歌手是用来演唱自己作品的工具人,编曲是帮自己作品润色化装的低级工具人。
而一般稍微厉害点的词曲作者,大多数更喜欢自己填词、编曲。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自己才更懂,自己的作品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乐器衬托。
关策当初和咕咪签约,分成能得到五五,也是因为自己的歌全是自产自销。
其中还包含了作词、作曲的价格分成。
相当于拿三人份的分成。
换成其他歌手,四六分,六成里大约最多占两成算是有发展前景的。
更多的新人歌手,其实只能占有一成的分成。
而编曲,确实是工具人地位。
整个编曲行业中,只有老牛是特殊的,但其实收入也并不是很高。
特殊的老牛,得益于其经年累月不自觉中,积累下的人脉。
成为了大明唯一一个,以职业编曲人身份,获得如此强大话语权的异类。
如果哪天老牛要过生日,关策来了发现满室大拿,恐怕也一点都不会惊讶。
“少爷,面好了!”
特殊的老牛,此时在厨房高喝一声,让关策过去帮忙。
关策连忙应声,进去帮老牛端面和菜码。
老牛的炸酱面算是一绝,之前关策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如今家里就老牛和关策俩人,老牛索性便又做了一次炸酱面。
炸酱是老牛自己调制。
菜码品种不多,只有黄瓜丝、豆芽、心里美、焯豆角、葱花和大蒜。
爷儿俩边吃边聊,主要是老牛询问关策,三首歌的编曲建议和要求。
关策自从金手指加身,饭量越来越大,今天更是一人吃了三碗。
老牛只吃了一碗后,就慢悠悠的喝茶品名。
毕竟年纪大了,又不像跟前的挂逼一样。
祭了五脏庙,一切收拾妥当后。
老牛和关策,给韩立平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到咕咪的录音棚来。
关策倒是没在意这点。
还是老牛先说的,毕竟是电视剧剧组,他们的录音棚用的是电视台的。
还不是最好的那种。
反倒不如咕咪这边的设备更好,效果更佳。
反正到时候掏钱的是韩立平。
——咕咪音乐的录音棚,除了给自家歌手录歌外,可不是免费使用的!
几人碰头后,开始慢慢磨三首歌的编曲。
这次确实有难度,所以还是由老牛主编。
因为关策有着“原作”的效果印象,所以会不时给出相应建议。
韩立平带的老张老刘二人,就算是给老牛打个下手,偶尔集思广益一下。
论专业水平,他们确实不行。
前后三天时间,终于把三首歌全部编曲完成。
关策还稍微好点,虽然体重仍没上来,但体质并不算差。
老牛他们,确实是年纪大了,精力自然不比年轻人。
三首歌的编曲全部做完,便再也挺不住了,说什么也要休息一天再说。
韩立平倒也放心,毕竟最难的歌曲问题已经解决。
后面录制和后期加入剧中,倒也不算麻烦。
三首歌的电视剧使用权合同,关策也和韩立平他们签好了。
剩下的,就是制作伴奏、确定歌手、以及和歌手签订分成合同了。
再往后,便是韩立平他们的事情了,和关策无关。
一月六号,周四,阴,小寒。
休息一天后,老牛关策几人再聚,争取两天甚至一天之内,把伴奏给录制出来。
韩立平把编曲中,乐器演奏者们找来一一和关策老牛介绍完后,又匆匆离去。
他要筛选出唱这三首歌的歌手。
先确定一批备选者,确定名录后,再和关策一起商议,敲定最终人选。
录音棚这边,老牛身为业内大拿,自然没人敢轻捋虎须。
关策没想到,伴奏们,对自己也是异常恭敬。
但略微一想,他也算明白了。
毕竟此时自己的身份,对他们而言,可是正经的词曲作者。
况且是质量如此之高的歌的词曲作者。
心中暗赞一声,果然混娱乐圈的,哪怕仅仅是擦个边儿,都没几个傻子。
经过一次次的磨合、微调等。
一月七号下午三点多,三首歌的伴奏终于完成。
关策先去和提前联系过的韩立平汇合选人。
老牛则在咕咪公司,等着最后一点后期制作完成。
前世,《江山无限》、《精忠报国》由屠洪刚演唱。
而《向天再借五百年》则是韩磊演唱。
三首歌其实是有演唱差异的。
所以,最终很可能需要三位歌手分别演唱。
韩立平这边共列出一线歌手8名,二线歌手32名作为备选。
因为时间紧迫,他早在之前就定好了八号上午敲一线,下午敲二线的通告。
这会关策过去,其实算是对合作方的关策,给予应有的尊重。
既然让人家决策,自然是要关策提前过目备选人员名单的。
虽然关策之前就说过,先让韩立平自己看着筛选,他只是不想自己的作品所托非人。
但韩立平的为人和内心,却不能就一点都不告知关策。
赶到之后,关策粗略看了一眼,便点头应允了。
他目前为止,除了朴正泰之外,又没有得罪过其他歌手。
没必要在筛选名单上卡谁。
韩立平和关策两人又讨论了一番歌手情况,最终又添加了两名在京的一线歌手,和三名二线歌手做备选。
太远的时间上有点赶,来不及明天的筛选。
如果明天没有确定完人选的话,再对歌手人选做出拓展。
天色将黑时,老牛带着录制好的成品伴奏赶来。
将存储着伴奏的U盘交给关策后,三人闲聊一阵,韩立平做东,拉着几人一起去京城名店泰丰楼用餐。
终于能好好喝上点酒的老牛,拉着韩立平几人不停劝酒。
韩立平和老张老刘,则是因为手中还有工作,倒也没算喝的太多。
而关策,也只是喝了约莫二两,便停杯不再喝。
老牛也不在意,一个人自饮自得,倒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