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得了传国玉玺,封锁消息,以为是神不知鬼不觉,但是他不知道,没有不透风的墙,也不没有不要彩礼的丈母娘。
孙坚合计一下,还是来找袁三公辞行。
“盟主,我最近偶感风寒,身体不得劲,看来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是某件东西闹得吧?”
“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狐狸,别聊千把年以后的聊斋了。还要我提醒嘛,枯井——女尸——小匣子。”
“盟主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传国玉玺。”
“跟我有什么关系?”
“孙将军,是你老实人,骗人你不行。”
这话说的,骗人你是真在行,天天拿四世三公唬人,自己忽悠个盟主的待遇,啥事不干,天天想着让别人当炮灰。
“我们是帮扶汉室,你得了玉玺,应该留在我盟主这里,等诛杀了董卓,还给朝廷。”
我去,还不是你自己想要,天下大乱,就凭你那怂样,董卓混到自然死亡都没问题,还光复汉室?
你袁三公,个子不高,想的倒是挺高啊。
“没有,我孙坚要是藏匿玉玺,不得善终。”
没办法,情绪到了,这么多人看着,不发个狠点的毒誓,是过不了关。关键是这玉玺关乎着以后子孙的前程,谁舍得拱手送人啊。
老天爷从来不把誓言当真,这次竟然跟孙坚杠上了,就要当真,看来老天爷也是欺负欺负老实人,专捡软柿子捏啊。
好你不承认是吧,那咱就撕破脸了。
其实袁三公,做别的不行,阴人是有一手,看孙坚屡立战功,就买通了孙坚身边的一个军士。所以,孙坚的事他是一清二楚。
“你不承认是吧,把人带上来,你看这个人你认识吗?”
孙坚一看袁三公还在自己身边安插卧底,气不打一处来,“你小子敢阴我!”
上去就要干,被十八路诸侯拉着,旁边的诸侯一看不行啊,得和稀泥啊,赶紧上来劝,“孙将军都发誓了,玉玺的事情应该是子虚乌有。”
袁三公本来就是来混日子的,也没带什么大将过来,自己又不会拳脚功夫,孙坚可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这要是真的打起来,自己能被揍成猪头,心里虚的很,只能看着孙坚大闹一场,扬长而去。
孙坚走后,这个三公越想越气,看了一眼地图,这个孙坚回去的必经之地是荆州啊,马上修书一封给荆州太守刘表。这个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胸无大志,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守着荆州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样的人最好控制,在袁绍和孙坚两人之间站队,他一定选袁绍,毕竟袁绍四世三公,家底厚啊。
况且,刘表得了玉玺也不敢独吞,一定给自己送来。
果然,孙坚经过荆州,被刘表拦住了。
“你藏匿传国玉玺,是要谋反吗?”
“我哪里藏匿,无凭无据,当心我告你诽谤。”
“你没藏匿玉玺,那就让我挨个搜。”
我去,这个刘表真是狐假虎威,仗着袁绍当靠山,真是谁都不放在眼里。
“老匹夫,你这是欺人太甚。”
刘表赶紧撒丫子跑路,孙坚要追赶,才发现刘表在两边早已埋伏好了伏兵。
孙坚人困马乏,刘表以逸待劳,孙坚在将军们的掩护下终于冲出包围。
话分两头说,在孙坚攻入洛阳的时候,阿操知道总攻的时刻到了,他来找袁盟主。
阿操:“现在董贼往西逃窜,我们应该合兵一处,追上去,一鼓作气,天下一战而定。”
袁三公:“将士疲敝,还是从长计议。”
剩下那些诸侯本来就是扯大旗作虎皮,装装样子而已,真要他们出兵,这是要了他们的命,都等着捡现成的。狗不是人,这些人是真的狗,都想着现成的吃。
“盟主说的好,盟主说的对,我顶啊。”他们纷纷附和。
“我们聚集十八路诸侯是为了天下苍生匡扶汉室,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你们怎能畏缩不前呢?”
袁三公还是那句话,“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我从长计议个蛋蛋,阿操实在受不这帮废铁的做派,自己带着兵去追赶董卓去了。
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操追到荥阳大败而归。
袁三公马上好酒好菜好招待,各路诸侯作陪,好不热闹。
袁三公:“老弟不要灰心,咱毕竟是把董卓撵出洛阳了啊。”
那是你的功劳嘛,那是人家孙坚的功劳,就是这样一个大功臣,还被你们排挤走了。
阿操:“我本想会盟召集你们,一起举着义旗顺天应命,一鼓作气诛杀董贼,匡扶汉室,可是你们畏缩不前,大失天下人期望,我是丢不起这个人,886.”
阿操失望而去,袁三公脸上挂不住,但是也无可奈何,阿操说的在情在理,把他们这帮伪君子的内裤都扒掉了。
酒席散去,公孙瓒学长找到我,“老弟,这个袁绍就是来混日子的,这帮人在一起天天吃吃喝喝,时间长了,大事干不了,再耍起酒疯,那就是一地鸡毛,咱们还是撤吧。”
我也有这个想法,反正就是起来看戏的,还干了一仗,露了个脸,也算是没白来,收拾小板凳,收起来还没吃完的瓜子打道回府。
也就在这时候,我发现这天下所谓的诸侯,都是垃圾,能称得上英雄的无非是阿操、孙坚,至于我的学长公孙瓒嘛,跟他们比起来,还是差一大截,主要就是家底薄。
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清楚的意识到,属于我的时代来了,我要韬光养晦,总有一天我会扶摇直上,欲与天公试比高。
十八路诸侯会盟解散以后,真正的天下大乱开始了,一个个小丑、野心家粉墨登场。这是真正的乱世,仁义道德被当做谈笑的资本,阴谋、利益才是永恒。
就说袁三公吧,屯兵河内,这个河内可不是越南的那个河内。河内就是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方。
袁三公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送来粮草,巴结这个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本来是雪中送炭的好事,袁三公却愤恨不平,“丈夫行于天下,怎么能靠别人施舍过日子?”
我去,你这个这不要脸的主,真是农夫与饿狼啊。你不就是看上冀州粮仓了吗,人家送你粮食倒是激发起你抢人家地盘的欲望。
谋士逢纪那是看出袁三公的心思:“想要冀州这个地方有什么难的?”
这激起了袁三公无限的兴趣,“有妙计?”
“冀州的韩馥是胆小怕事又没有什么谋略的人,你只要修书一封,忽悠公孙瓒一起去攻打冀州,到手一人一半。这样韩馥就害怕了,你再去做个好人,他一定为了保全性命,把冀州拱手相让。”
这么简单?反正不花一分钱,试试就试试呗。
袁三公马上写信给公孙瓒约定一起攻打冀州。
我这个学长啊,心眼实,还喜欢占便宜,马上答应了。
袁三公马上有写信给韩馥,公孙瓒要打你啊,你要小心啊。
韩馥那个怕呀,大哥你受累一下,只要能保住冀州,咱俩共同治理冀州吧。
袁绍假模假样去了,带了上将颜良文丑,大摇大摆进了冀州。
请神容易送神难啊,进了你冀州城,你麻溜的滚吧,看我身后了吗,都是上将军,你能奈我何?
这时候韩馥才知道被忽悠了,但是为时已晚,麻溜的卷铺盖走人,留条小命算了。
我这学长也是傻的可爱,还要平分冀州。
袁绍说,你派人来谈吧。
我学长就派了自己的弟弟公孙越去谈判,半路上被董卓的人伏击杀了。
我去,董卓表示这个锅我不背啊,你公孙越是谁我都不晓得,况且我在长安还没稳定下来呢,哪有时间去冀州那嘎达掺和那鸡毛蒜皮的小事啊。
我董卓是真小人,我承认,你袁三公是真伪君子,狗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