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中午时分,
东岸的厮杀也进入尾声。
除了还有零星几股高句丽军背靠背结阵、负隅顽抗之外,其他的高句丽军不是已经战死就是选择跪地乞降。
对于负隅顽抗的几股高句丽军,
唐军并没有急于杀死他们,
而是围而不攻,准备迫降。
一个哨骑策马来到苏定方面前,报告道:“团长,东岸的高句丽军除了有一千多骑兵逃走之外,剩下的不是被杀就是投降。”
“知道了。”苏定方点点头又道,“之前逃走的野蛮人呢?”
哨骑答道:“野蛮人早就逃远了,这会都已经在五十里外。”
“这些野蛮人,跑得倒是挺快。”苏定方啐了一口,骂道,“便宜他们了。”
说到这里一顿,苏定方又说道:“传我命令,派出游击兵,沿着辽河东岸往下游方向搜索,不要让任何一个高句丽兵漏网。”
“是!”一队骑兵迅即沿着东岸往下游去了。
苏定方取将马槊插于地,又从马鞍后取出宝雕弓。
然后挽弓搭箭,对着河中嗖的就是一箭,
河中当即响起啊的一声惨叫,血水涸开。
一个正在横渡辽河的高句丽兵被当场射杀。
苏定方哈哈一笑,返身喊道:“兔崽子们,快来练箭,这样的活靶子可不常有。”
苏定方一声呼哨,正在打扫战场的唐军便呼啦啦的涌到岸边,然后挽弓搭箭,将河中泅渡的高句丽兵当成了练箭的活靶。
……
到下午申时一刻,浮桥重新架好。
李承道率领西岸的唐军也开过来。
跟着一起过桥的,还有在西岸被俘的高句丽军战俘。
过桥的15万高句丽军,将近3万人阵亡,7万多人跪地乞降,剩下的5万多人全部跳进了辽河。
但是最终,没有一个高句丽兵活着东岸。
留在东岸的5万高句丽军除了1000多骑兵逃走之外,剩下的将近5万人,有5000多人战死,剩下的45000人被俘。
只有白山、粟末、拂湮等部的10万蛮兵,全身而退。
辽河之战,高句丽的30万大军全军覆灭,主帅乙支文德阵亡!
看着浑身插了至少有七八支大箭、几乎被射成刺猬的乙支文德,
李承道道:“打造一副好的棺木,再选一块风水宝地把他埋了。”
“不管怎么说,此人在明知必败的情形下都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以身殉国,这都是值得尊敬的,堪称国士!”
“他当得起我们的尊敬。”
“是!”一众部将恭声答应。
“渊盖苏文呢?抓到没有?”李承道又问道。
“没有,让他跑了。”苏定方挠了挠头,答道,“这小子跑得太快,我们骑兵团才刚刚开始发起冲锋,他就直接带着一千多骑兵跑了。”
“跑了?”李承道眉头一皱道,“跑哪了?”
苏定方道:“探马回报,跑进辽东城去了。”
“那还好。”李承道道,“只要没有跑回平壤就好。”
不管怎样,渊盖苏文在高句丽国都是最出色的军事统帅。
如果让这小子逃跑平壤,然后高句丽王再动员剩余兵力,甚至召集民兵勤王,那局面就有些不太乐观。
但是好在,渊盖苏文只是逃进辽东城而已。
经此大败之后,现在辽东城内的守军顶多还剩一两千人,
就算加渊盖苏文的一千多骑兵,也只有两三千人。
这么点儿兵力,给他的大军塞牙缝都还嫌不够。
当下李承道一伸手说道:“仁贵,纸还有笔!”
薛仁贵便赶紧奉纸笔,再然后转身、弯腰。
李承道将一张空白的帛书在薛仁贵背摊开,再执笔龙飞凤舞的写好奏捷书,又盖太子的印玺,再然后交给信使。
“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是!”信使接过制书封好。
然后翻身马,风驰电掣般去了。
李承道收回目光,又朗声道:“留下一个轻骑兵团打扫战场,掩埋尸体,其余各师、各团立刻整顿行装,向辽东城进发!”
“天黑之前,必须赶到辽东!”
周围的师长、团长轰然应喏。
一刻钟之后,唐军便迅速整好队列。
再然后浩浩荡荡的向着辽东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