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县衙来人(1 / 1)宅在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安南国上层终于得到叛乱的消息。

但此前陈明宗禅位于陈旺(宪宗),而宪宗在位期间,随着诸大臣及名将的离去,安南国国力早已衰退。

适逢不久前,宪宗又崩殂,陈明宗立自己第十子陈暭为帝。

并以太上皇身份掌握朝政,此刻他的重心全在朝堂之上,对于周易凡的叛乱并无多重视。

同时三次抗元的成功,也让他们对所谓的汉人叛乱不以为意,就下命令以地方守备为主进行平叛。

只有张汉超等一系列旧臣对其汉人叛乱进行关注,毕竟在得到的消息中,汉人叛军还有百人对千人胜利的战绩。

但如今大越天灾不断,蒙元也在一旁虎视眈眈,所以重心还是在安抚民众,和防备元朝。

更何况叛乱者还是汉人,整个大越虽然有不少汉人,但也仅仅是不少而已,所以只需关注既可。

......

此时的周周易凡还在家中发懵。

至于为什么发懵,原来是一大早,家中突然告诉他,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对方是王家王傲颖。

“这...”周易凡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怎么说自己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单身贵族,追求的是自由念爱。

怎么能遵从这个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而且听名字也感觉对方一定不怎么样。

但这次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拒绝了,因为他才想回绝,母亲就已经拿出一张订婚文书。

这东西怎么自己以前不知道啊。

没过一会,就连三爷爷也来了,并且还把王家族长也带了过来。

看到这一幕,周易凡已经知道这门定亲是怎么一回事了,这就是一门政治联姻。

是想加深周王两家的联系,要不是自己母亲是李氏,这次联姻的可能就不是一人了。

得知这是政治联姻,周易凡更加抗拒了,不过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甩手离去。

而且想要推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比推翻家族的统治还难。

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和“孝道”相联系的,所以推翻它,就必须与“孝道”对抗,就是与所有人作对,不论贵贱。

千年的“孝道”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已经达到了扭曲的程度。

就算是以周易凡如今的地位,他也不敢在明面上斥驳父母,不然先前自做主张让小妹上学之后,他也不会和父亲交谈那么久。

所以周易凡只能采取“拖”字诀,当他们提出来成婚的时候,就以“大业未成,怎敢娶妻”为借口进行推迟。

只要拖到他建立起自己心中的国度,那个时候就没有人可以强迫他了。

送走他们,周易凡第一时间就去了集市,哪里正在准备第一批运往大陆的商品。

其中此次主要贩卖的就是香皂,精盐等高价值的物品,并且随同一起的还有一些移民代表。

他们将会回去进行宣传,并且继续招收移民。

此次依旧是刘启林带队,并且他已经给周易凡讲过杨万立这个人了。

对于杨万立呢,周易凡也挺感兴趣的。

当然是对需求人才的那种兴趣,毕竟人家曾经作为三品武散官,指挥过大型的战争。

现在周易凡就缺这样的人,先前百多人时,周易凡还能进行指挥,现如今,军队已经扩充到了千五百人。

再和之前一样的指挥就不行了,这个时候就必须得有人可以进行统筹全军。

所以此次过去,周易凡还交给刘启林一个任务,尽快将杨万立送过来,至于怎么送他并不关心。

是时候该成立一所军校了...

同时周易凡还成立了另一个部门,情报局,将管理人员授予刘启林和张耀(还留在大陆)两人,一正一副。

情报部,专门从事国外间谍密探等工作,而且现在只对周易凡负者。

所以情报部的级别相当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余各部门。

不仅如此,对于新成立的情报部,由于主要从事的是对别国进行情报收集等工作。

所以周易凡还决定,他们可以自行招募人员,然后上交档案进行保存即可,这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性。

同时此次刘启林过去,也不会久待。

他在交代完任务之后,就马上会带着杨万立同货物一起回来,在安南境内搭建针对安南的情报部门。

买卖,买卖,有卖当然的买了,不然拿钱来干嘛,所以此次刘启林一行还需要购买物资。

其中主要以硫磺和铁为主,至于怎么买就由刘启林自己负责了。

毕竟周易凡也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好不好买,要知道自古一来,铁都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

所以大批量购买应该不怎么容易。

安排完事情之后,货物,人员也已转载完毕。

启航,总数十二艘船只在海军的护卫下缓缓消失在地平线上。

此次共派遣十二艘船只,除了之前他们回来时的五艘四百料大船,剩下的三百料大船都为自产。

没错,王老师傅已经成功摸索出了烘干木头的技艺。

当然使用烘干快速制得木材,还是有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说在使用寿命上。

根据王老的判断,使用烘干木材制造的船只在使用寿命上,要比自然风干木材建造的船只使用寿命短上许多,也就只有六到八年左右。

但随着烘干技术的提升,船只使用寿命也会相应的提高。

不过这对于周易凡已经无所谓了,六年,已经足够了。

所以只要人手足够,周易凡甚至可以做到下饺子一样的速度下船只。

只是现在海军的船只就已经更换完毕,共八艘两百石大船,在近海进行游弋负责巡逻。

同时用作运输的船只也足够了,所以船厂并没有扩建。

当然,周易凡也曾经考虑过,是否开放船只,允许买卖,让民众也加入到海洋大开发之中来。

不过后来考虑到时机还未成熟,毕竟还从未和安南政府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较量。

民众难免会对他们信心不足,到时候有人购买船只逃跑就麻烦了,所以还是暂缓民用。

船队离开之后,周易凡又去参观了火药工坊,及军工厂等。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过来通知县衙来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