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完成之后,各部门负责人先行离开。
军队军官及王来勇留下来,他们还需要继续商讨详细的退敌之策。
首先是王来勇,他需要负责此次的宣传。
对外界表达出对平民的友好政策,破坏平民对当地政府的信任,拉拢平民。
当然,周易凡也不是需要那些平民立刻倒戈,转为他们的拥护者,这不现实。
在没有推翻他们头上的家族及官僚,想要让他们倒戈并不容易。
现在周易凡只是提前做些准备,保证在打败守备军之后,可以顺利的接管地盘,扩大己方实力。
宣传,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其一,直接派现如今的村民过去,进行口头上宣传,讲诉自己以前的生活,然后再讲诉加入华镇之后的生活,形成对比。
这样一来,那些平民也是了解这些村民过去生活的,所以可信度高,那么他们相信的可能性就高,对华镇的抗拒性就会降低。
只是这样做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派过去的村民会有一定的危险,所以还需要慎重决定。
其二,就是靠纸质传单进行宣传,这种方法就要比直接派人过去安全的多,同时范围也广。
但纸质宣传的可信度就没有派人过去宣传高,同时纸质宣传的受众人群其实也并不多,毕竟这个时代的会识字的人并不多。
当然,如果能出现几个像浩瀚一样的人,那就相当不错了,因为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只是这种可能性极小。
其三,派遣特种兵前去捣乱,这是周易凡的釜底抽薪之策。
派遣特种兵渗透敌人区域,进行扰乱市场及暗杀官员,破坏敌方政府的统治,使其失去民众信心。
只是这样,等将来曝光之后,民众可能会对其有些不满。
不过,周易凡最终还是决定三个共同实施,至于派遣的村民,这需要王来勇自己来解决。
无论是广撒网,招自愿者,还是以利诱惑也罢,反正要在一天以内派十人以上过来,当然周易凡也留了一条底线,不得强迫。
同时李平崖这边也一样,破坏可以,甚至动静越大越好,但是尽量减少伤亡,而且不要暴露他们是华镇的人。
这实际上对特种兵有些不公平,但必须有人隐藏在黑暗中前行。
当然,周易凡也让李平崖采取自愿原则,同时对于他们不幸牺牲的人,周易凡也会对其家人进行优待。
回归到军队上来,这是一场战争,所以重心还是得在战斗上,宣传只是起辅助作用。
首先是特种兵,特种兵除了深入敌方破坏,还可以用于对敌军的偷袭。
在这个时代,全世界大多地方都是处于开发度极低的程度,而这就意味着地形及环境复杂多变。
更何况是安南这块地带,地形与环境更加多样化,这非常有利于特种兵前去打游击战。
而且不久前弹簧的成功,也让地雷触碰引爆的几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其中出现的那颗哑雷,也仅仅只是因为触碰等原因造成的。
也就是说用弹簧冲击燧石引火是完全可行的,那么在不能生产底火的情况下,想要继续提升地雷的作用就很难了。
所以现在军工厂正在以每天十颗的速度进行生产,主要是地雷这玩意太精细了。
不过想要正真检验地雷的的实战效果,还得经历战争的考验,所以此次特种兵进行偷袭也是对地雷的一次测试。
特种兵,地雷,弩,山林,小道...这些凑在一起,想想都知道这一定会给敌人一个惊喜。
当然,这都是周易凡的纸上谈兵,具体该怎么实施就需要李平崖进行指挥,他现在就相当于一个总参谋,进行出谋划策。
特种兵负者打游击战,陆军就得负者正面战场了。
对于正面战场,周易凡真可以说“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这是冷兵器时代,周易凡唯一在后世听说过的就是马其顿方阵。
但是对于其到底是怎么布阵的也是两眼一抹黑,并且还不知道在地形复杂的安南还有没有用呢,所以他才不会那自己军队去冒险。
还是用老办法,铁丝网,这是在没有大炮,枪械之下,唯一经过检验可行的办法。
至于手雷的投掷,床弩发射的炸药包的时机,这就需要他们自行掌握了。
这战场瞬息万变,周易凡也没办法判断不是,但周易凡也提了一个要求,务必将战场放在华镇之外。
同时还必须派人对县城进行防备,虽然县城现在并没有表露出攻击性,但周易凡可不确定他们就真一直那样温顺。
适当的防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海军,此次战斗他们并不参与,仅作为后备部队留守华镇。
海陆两军既然已经分离了,就尽量不要让其在混淆,可以协同作战,但绝对不能混淆作战。
陆军的事情就让陆军去做,而且周易凡对他们有信心。
但海军留守也不轻松,他们还要谨防到时候遇到敌人的溃兵袭民。
一旦正面战场获得胜利,敌人肯定就会出现大量逃兵,让他们逃窜至华镇的村庄,那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大的方向已经确定完毕,剩下的就该他们自行安排,备战。
同时,在下午,周易凡亲自书写了一封告华镇全民书。
其中讲述了平民吃不饱饭,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朝廷,地主及家族对他们的压迫剥削。
陈述了华镇将会带领所有人摆脱压迫剥削,达到劳动即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美好愿景。
不仅如此,还点出朝廷不愿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所以派兵前来掠夺他们。
最后还表示,不论敌人是士兵还是强盗,军队都会将敌人拦在外界。
告华镇全民书是在第二天一早才印刷完成,第一时间王来勇就加刊一期报纸,将这封告华镇全民书送到了家家户户。
虽然华镇识字(常见字也算)人口的仅仅只有千人,但这封告全民书,还是被广泛传播。
其中一些平民虽然不识字,但他们并不笨,在听完村主任念完之后,他们也会去思考。
这么一想,他们还真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就是那样造成了,而且现在自从加入了华镇生活的确在慢慢变好。
看透了这些,他们就再也不愿意回到以前的生活,更何况他们现在有自己的地了。
所以当王来勇招自愿者时,村民们都踊跃报名,最后在除调一些独生子女的家庭之后,在每个村庄选取了四人,共四十八人。
同时基于周易凡的告华镇全民书,他的纸质宣传也很快到位,只等派发,华镇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